分卷閱讀1078
他不屑地笑了一聲,“不就是個江湖說書的嗎,朕豈會和他一般見識。這次出來,朕只帶著一對耳朵,一雙眼睛,你退下吧?!?/br> 黃錦將信將疑,退到了旁邊,小心觀察著,嘉靖臉色凝重,他雖然嘴上說不在乎,可心里卻不這么想。 說書的藝人,你要當他是胡說八道,就是胡說,包括在內,多數橋段都是編造的,和史實出入非常大,經不起推敲??墒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說書人要養家糊口,要掙錢,他一定挑百姓喜歡聽的內容來說。而且大多數的愚民,一輩子接觸不到正史,他們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僅限于聽書看戲,所以說說書藝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他們在后臺是供奉孔圣人為祖師爺的。 嘉靖閉目沉思,他嗅到了不安的味道,果然如同他擔心的那樣,民間百姓愚昧,見有人不畏強權,敢沖敢撞敢說大話,就替他們拍手叫好。海瑞這個畜生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訕君賣直,只為了他自己揚名天下,當真是可惡至極!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該如何把這股風給扭轉過來,真是傷腦筋??! 嘉靖閉目思考著,說書先生講到了精彩之處,海瑞佯裝不認識胡公子,還拿出了胡宗憲給各地禁止鋪張浪費的公文,責罵胡公子,既然身為人子,為何不尊父親的命令?要么就是不孝,要么就是假冒。 弄得胡公子走投無路,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承認假冒,結果被海瑞打了一頓板子,沒收了數千兩黃金,充入衙門。 “好一個聰明的海青天!” “海老爺智勇無雙,不畏強權,真是好樣的!” “是啊是啊,如此青天大老爺,我們怎么就沒有福氣攤上啊?!?/br> 百姓們議論紛紛,打賞的銀子比起以往足足多了十幾倍,說書先生嘴角都笑開花,能看到里面的小舌頭。 “諸位客官抬愛,小的再返一場?!?/br> 說書先生重新坐下,未曾開口,先長嘆一聲,醞釀好了感情,才說道:“諸位方才有人說,沒有福氣,成為海老爺的治下之民,其實不然,海老爺已經進京為官,是戶部的郎中?!?/br> “哎呦,這下子好了,有清官在朝,我們的一肚子委屈,就有地方說了?!?/br> 大家喜笑顏開,別提多高興了。 說書先生卻搖搖頭,哀嘆道:“大家恐怕要白高興一場了,海老爺進京不假,可是他老人家又得罪了皇上。今年三十,大家伙都在家里頭吃餃子過年,海老爺卻被抓到了詔獄,只因為他老人家替咱們升斗小民說話,蒙冤下獄,生死不知??!” 聽到這里,喝茶的客人們一個個群情激憤,有人一拍腦門,總算是想了起來,這些天鬧得沸沸揚揚,說是有人罵了皇上,被扔到了詔獄,要砍腦袋殺頭,原來就是海老爺,海青天??! 百姓們可不干了,有人就說清官忠臣被害,是朝中出了jian黨,要替海老爺伸冤,把他給救出來。 有人卻不屑一顧,什么jian臣,分明是陛下下令抓的,要罵就罵昏君吧! 大明朝雖然也有以言獲罪的情況,卻沒有大規模的文字獄,更沒有禁錮思想,打壓言論,人們的思維還是開放的,膽子也是十足的。 錦衣衛詔獄雖然厲害,總不至于管一錢不值的老百姓吧! 京城的人,都有一股子打抱不平的勁兒,很快就議論紛紛,去年道士大肆抓捕童男童女,做什么靈兵,大家還都記憶猶新,提起來咬牙切齒。 你一言,我一語,三層的茶樓,房蓋都快被大家伙吵起來了。 嘉靖默默坐著,一動不動,可是枯瘦的大手,卻越來越深入大腿,疼痛提醒著他,一定要鎮定,都是一幫愚夫蠢婦,不要在乎他們??杉幢闳绱?,嘉靖的呼吸也沉重起來,整個人像是膨脹的河豚,被怒火給充滿了。 聽著百姓的議論,九成九都是罵朝廷,替海瑞鳴不平的。嘉靖雖然有所估計,可是也料想不到,在民間,自己的評價竟然是如此之差。 見嘉靖渾身顫抖,額頭直冒虛汗,黃錦嚇得連忙湊過來。 “皇爺,奴婢求您了,趕快回宮吧!” “滾!” 嘉靖用力一推,把黃錦推到了一邊,喘著粗氣道:“朕要看著,朕不信,這大明的江山,就沒有一個忠臣嗎?” 正在這時候,在角落里站起一個年輕人,二十出頭的模樣,穿著儒衫,很是文雅。他臉色凝重,咳嗽了幾聲。 “簡直豈有此理,君父如天,陛下是你們每個人的父親一般,為國盡忠,為家盡孝,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你們在家里也這么議論父親嗎?”說話之人,略帶著湖廣口音,抑揚頓挫,聽得清清楚楚。 百姓們就是一愣,“你是干什么的,憑什么教訓我們?”有人不服氣道。 “在下不過是一介書生,此番進京求學,本以為天子腳下,大邦之地,百姓會有所不同,今日一見,實在是讓人失望,失望透頂!海瑞賊子,誹謗君父,無法無天,當人人啖其rou,喝其血。反而有人稱他為青天大老爺?你們是想天天人人不忠,個個不孝嗎?” 不得不說,讀書人還是很有地位的,他一開口,百姓們立刻都閉上了嘴巴。就連說書先生都連連抱拳,“小的都是信口胡說,諸位就當是一個笑話,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的!” 幾乎被唾沫星子淹死的嘉靖,突然抓到了救命稻草,眼睛放光,盯著那個替他說話的年輕人,不停點頭。 “好,很好。黃錦,回頭去詢問一下,如此青年才俊,要重用?!?/br> 有這句話,一輩子的前程就不用愁了,黃錦默默記下。 正在此時,有一個更年輕的人站了起來,一臉的稚氣,最多十六七歲的模樣,他大搖其頭,沖著替嘉靖說話的年輕人輕蔑一笑。 “真是想不到,一個不辨是非,不懂道義的小人,也敢自稱讀書人,真是天下讀書人的恥辱!” “你說誰?” “當然是說你!海大人仗義執言,為民請命,說得哪一句話不是真的,你敢說海大人不忠不孝,你不是小人,誰是小人?” “海瑞辱罵君父,狂悖犯上,枉顧綱常,胡言亂語,難道不是小人嗎?” “你說海大人胡言亂語,那修醮煉丹也是對的嗎?避居西苑,不理朝政,任用jian黨,胡作非為,南北烽火遍地,百姓流離失所,大明江山搖搖欲墜,這些不是事實嗎?除非瞎了眼睛,聾了耳朵,才會以為天下盛世,萬民安康。不信,你問問在場的百姓,誰的日子過得更好了,誰肚子里沒有怨氣?” 少年歲數不大,可是說起話來,仿佛連珠炮,威力十足,對方被駁斥的滿臉通紅,氣沖斗牛,連一個小兔崽子都擺不平,還有臉見江東父老嗎? “小子,你可敢和我辯論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