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4
自憐,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 相反,選擇了利益,等到爬到了高位之后,驀然回首,又變成了另一個徐階,另一個嚴嵩,曾經的理想都成了一句笑談。 難,真難! 作為唐毅的謀士,王寅和茅坤他們只能提出建議,卻不能替唐毅做主,還要他做出選擇才行。 唐毅起身,緩緩踱步,不停思索著。 憑著自己兩世為人的聰明才智,就不信找不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實在不行,就和徐階講和吧? 唐毅很快又搖搖頭,他掀起連番的輿論戰,不斷抹黑徐階,和老徐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而且他和徐階一樣,力量都來自于心學,如果唐毅不能一鼓作氣把心學和徐階切開,只會讓心學重新落入徐階的手里。 那樣一來,整個全盤謀劃,就要土崩瓦解,這是唐毅更加無法接受的。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唐毅突然一抬頭,看到了一張橫幅,上面有四個大字,氣韻十足:天子門生! 這是考中六元的時候,嘉靖欽賜的。想想當年,唐毅和嘉靖的關系遠比現在好很多,處處都能得到嘉靖的庇護,鬧出了事情,直接找嘉靖,麻煩也就沒了。 可是眼下呢,唐毅要走重臣路線,不能事事依靠嘉靖,而且嘉靖越發昏聵,為了修玄,耗資巨萬,國庫虧空,嘉靖是頭號罪人。幫著皇上做事,就難免被底下的人罵,都說屁股決定腦袋,唐毅越發站在了大臣一邊…… 稍微走神,唐毅晃了晃頭,突然他的眼前靈光一閃,似乎抓到了什么東西,閉目思量許久,突然嘴角露出了笑容。 “大人莫非心有所悟?”沈明臣好奇道。 “沒錯,其實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情,內閣成員的決定權不在廷推,而在陛下!” “陛下?” “沒錯,別以為天子怠政,大臣就能做主?!碧埔愀袊@說道:“咱們的陛下可是十五歲就和兩朝元老對撕,乾綱獨斷,金口玉言,幾十年來,他就是大明的天,不客氣說,只要陛下還有一口氣,誰也別想遮天蔽日,嚴嵩不行,徐階不行,楊博更不行!” 提到了嘉靖,三大謀士也有了思路。 的確有些奇怪,朝局一輪一輪的風波,那么多高官牽連進入,卻很少看到嘉靖發聲,皇帝陛下仿佛銷聲匿跡,臣子們都幾乎忽略了他。還以為嘉靖真的修成了太上忘情,不理俗務了呢! 顯然,嘉靖不會放棄他的權柄,死也不會。 唐毅要斗徐階,楊博想要入閣,牽連到朝局變動,最終的裁判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嘉靖,金口不開,什么陰謀算計,都沒有用。 想通了這一點,沈明臣急忙說道:“大人,莫非您想讓陛下否了楊博入閣的請求?” “那還不把山西人得罪死??!”王寅翻了翻白眼,“句章兄,拜托你多用點腦子成不?” “哼,說的好像你挺聰明似的!”沈明臣不服氣道:“有本事你想出一個好主意??!” “我!”王寅也被問住了。 想要左右嘉靖的想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被別人知道之后,還會后患無窮,饒是王寅,一時之間也沒有了主意。沈明臣回敬了他一個白眼,裝什么蒜,你也不比我高明多少??! 唐毅呵呵笑道:“句章先生,十岳先生,你們不用爭了,陛下那里我左右不了,可是我能管得住自己?!?/br> “大人,您的意思是?”三個人異口同聲。 唐毅微微一笑,“前些日子,朝天觀被雷擊,起了大火,上百間的房舍,無數珍貴的法器和藥材都化為灰燼,保守估計,損失不下二百萬兩銀子??!” 朝天觀著火,沒頭沒腦,三個人面面相覷,茅坤在京的時間最長,他突然想起一事。 “大人,莫非想要上位,都要經過這一關考驗嗎?” “嗯?!碧埔泓c了點頭,“明知道考題的答案,卻要故意寫錯,真是傷腦筋??!” 茅坤突然笑道:“大人果然厲害,須知道答錯了遠比答對了要多得分??!” 他們兩個打啞謎,王寅低著頭思索,沈明臣徹底蒙圈。唐毅也不說破,只是讓大家伙放心。 剛剛轉過天,西苑就傳來了旨意,小太監宣唐毅去西苑見駕。 “唉,當了這么多年的乖乖寶,還真有些不習慣?!碧埔銓χR子,整了整頭上的梁冠,撣了撣大紅袍,又勒了勒金帶。弄得跟要去相親的小青年一樣,等到收拾利落,才上了轎子,一路趕到了西苑。 有人帶著他,來到了萬壽宮前面,他剛要遞牌子進去,后面突然有咳嗽聲,猛地一回頭,來人正是唐順之,一段日子不見,老師的鬢角多了許多白發,神色之中難掩疲憊,和往常的謫仙人物,大不相同。 唐毅突然鼻子頭發酸,唐順之咧嘴,笑了笑,“還傻站著什么,隨著為師去見陛下吧?!?/br> 第728章 嘉靖的考題(下) 一段時間,唐順之沒有做什么,可是又比任何人做的都多。 徒弟和徐閣老掀起的大戰,烽火何止限于京城,兩京一十三省,士紳官員,無不卷入其中,內閣不穩,六部不寧,兩京不安……又遇到了一個不負責的皇帝,加上四方戰亂頻繁,可謂是百病齊發,一起來襲。 可令人奇怪的是斗爭僅僅限于官場,國政耽誤的并不多,該推的政務還在推著,東南抗倭,西北對付韃靼,都沒有太多的影響,一切還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如此反常,并非是大明朝洪福齊天,也不是嘉靖修道有成,百靈相助。而是唐順之,身為次輔,甘當柱石,始終以國事為重,扛起了繁雜的公務,安撫東南將領,調和九邊的督撫,把黨爭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他沒有參與其中,也就使得在京官員不用立刻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唐順之一手托著兩邊,一肩扛起朝堂。大明不亂,居功厥偉。 唐毅沒有責怪老師不出手幫忙,相反他知道,唐順之如此,才對他最為有利,唐黨和徐黨,其實是同一株大樹的兩根枝干,非要拉開楚河漢界,拼一個你死我活,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可以說是唐順之,避免了徒弟成為千古罪人。 為了苦心維系脆弱的朝局,唐順之付出了多少心血,光是從斑白的頭發,就看得出來。唐毅心疼老師,難免心酸。 “行之,你不會怪為師吧?” “弟子如何不知老師的辛苦,我們終究是大明的臣子,享受著百姓的供養,若是為了一己之私,就弄得天下大亂,禍國殃民,真的就該死了!” “好!不愧是我的弟子?!?/br> 唐順之微微一笑,十分自豪,有些為有所不為,什么時候,爭斗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心懷著大局,就是社稷之臣。 唐順之老懷大慰,師徒兩個一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