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9
一是不能出亂子,第二是不能影響鹽稅。而在心里面,我給自己下了另一條任務,就是無論如何,要把鹽價壓下去,讓窮苦的百姓喘口氣,所以無論如何,我也不會看著鹽商重新把鹽價提起來!” 唐毅的語氣不容置疑,帶著強烈的堅持,吳天成聽得格外激動,師父不光是能耐夠自己學一輩子,做人也是自己的榜樣! “師父,您只管下令就是,需要弟子怎么做,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br> 唐毅呵呵一笑,“不必如此,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給鹽商貸款,幫著他們收購更多的食鹽,錢越多越好?!?/br> 放在往常,吳天成一定會詢問原因,可這一次他學乖了,老師吩咐的就去做,哪怕再反常,也不需要懷疑。反正到了早晚會有掀底牌的時候。 吳天成急匆匆去安排,唐毅意猶未盡,喝飽了茶水,小憩了一會兒,才讓譚光準備馬車,悄悄離開了行轅,七拐八拐,唐毅的馬車到了一個小院。 從小院出來,唐毅已經換了一身打扮,留著小胡,穿著華麗的絲綢長袍,手里拿著灑金小扇,額頭還貼著一塊狗皮膏藥。 總而言之,不倫不類,誰也不會這個殺馬特非主流和欽差狀元聯系在一起。 譚光他們也都扮成了狗腿子,隨著唐毅出了成,騎上早已準備好的快馬,立刻前往鹽城——以鹽命名的城市! 早在戰國時期,這里就開始煮海為鹽,到了唐朝時期,更是號稱“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于茲”,僅在鹽城一地,就有一百二十三所鹽亭,幾乎家家煮鹽,每歲產鹽百余萬石。 到了明朝,鹽城更加興旺,是兩淮產鹽的中心,剛一進城市,空氣之中都彌漫著煙火氣息,嗆得人直咳嗽,道路上到處都是挽著褲腿,推著鹵水和柴火的力巴。 他們瘦的皮包骨,黝黑的肌rou承擔著和身體完全不相符的重量,如果不是快步走動,就好像青銅的雕像一般,飽經風霜,佝僂而又高大。 唐毅駐足許久,才讓譚光去敲響了王家的大門。 吱呀呀,大門開放,從里面探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瞪著外面的人,突然提起拳頭,對準譚光就打了過來,嘴里還罵著:“讓你們抓我爺爺,小爺打死你們!” 他的氣勢很不錯,可拳頭就太差了,譚光一伸手,抓住了胳膊,輕輕一帶,就摔了一個大馬趴。小少年還挺倔的,爬起來又打,結果又被譚光摔倒。 連著四五次,府里的人都被驚動了,王文顯急匆匆跑在前面,出門一看,他見過譚光,再往后一看,差點跪了。 “唐……” 唐毅連忙做了一個閉嘴的動作,他快步進了王家的大門。王文顯是又驚又喜,把唐毅請到了后面的小客廳。 “大人,您怎么來了?” 唐毅把帽子扔到了一邊,笑道:“我要是不來,你們不一定怎么罵我呢!” “哪能??!”王文顯連忙搖頭否認。 “別說廢話了,你還能拿出多少食鹽?”唐毅開門見山道。 第534章 陰險的算計 王文顯半商半農,在他身上,同樣兼具兩種性格,商人的狡猾和農民的堅韌,怪異而又協調地交融著。 比如他把三個兒子都趕走了,身邊只留下一個腦筋不太清醒的孫子王修。鹽運司的兵丁不斷抓人,商隊也都被扣押了,說不定抓自己的兵已經在路上了,可是那又如何? 老頭子當了一輩子的灶戶,海邊的鹽場就是他的莊稼地,你們可以殺了我的頭,卻別想讓我放棄自己的田! 王文顯一直在等著,誰知等來等去,竟然把唐毅給等來了。老頭子是又驚又喜,又是奇怪! 他不是沒找過唐毅,唐毅當時敷衍搪塞,后來根本就不見人。王文顯只當唐毅撒手不管,沒少大罵唐毅,見了面,他老臉火燒火燎的,一雙手來回搓動,沒地方放。 “王先生,本官這次過來,是想告訴你一聲,反擊要開始了!” 老頭好像被打了強心針,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一下子年輕了五歲! “大人,我就知道您不會不管!我代替大家伙,叩謝大人恩典!” “不必虛禮,本官問你,還有沒有食鹽?” 王文顯激動地說道:“有,還是那句話,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唐毅眉頭一皺,突然笑了起來,“果然!”王文顯不解其意,疑惑地看著。 “呵呵,我要是沒猜錯,你應該是用的曬鹽法吧?” “這個……”王文顯驚駭地瞪大了眼睛,這可是他藏了多少年的秘密,竟然被唐毅一語道破,難道傳說是真的,他真是文曲星下凡,能未卜先知? 王文顯驚得不會說話,唐毅卻自顧自說著:“用曬鹽法,節約了柴火鐵鍋,最多花費一些人工,十斤的成本不會超過一文錢,而且產量極大,難怪你之前敢打價格戰呢!對了,我挺好奇的,你是怎么發現曬鹽法的?” 一直藏在心頭的秘密,被輕輕松松說了出來,王文顯唯有和盤托出…… 最晚從夏朝開始,就有煮海為鹽的作法,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提取食鹽的技術進步不大,但確實在發展。 比如到了明代,各大鹽場普遍采取曬煮結合的辦法。灶戶們在沿海構筑鹽池,借著漲潮的機會,引進海水,利用陽光和風的力量,帶走水分,一點點蒸發,留下濃縮的海水——苦鹵。 熟練的鹽工會往鹵水里面放蓮子,當蓮子都浮在表面的時候,就證明鹵水的濃度夠了。 下一步將鹵水挑回家中,放到大鍋里加熱,差不多一鍋能煮出八到十斤的鹽,每生產一百斤食鹽,差不多需要四百斤的柴火,加上鐵鍋,成本并不低,這也是大量灶戶破產逃亡的原因。 王文顯在最初的時候,也是用這個方法,有一次家里沒糧,他空著肚子干活,累到在了鹽池旁,家人連忙把他背了回去,又從鄰居家求來了半斤小米,給他熬了一鍋粥。 王文顯醒過來,他一看老婆孩子都圍著自己,頓時著急了。一天不煮鹽,就沒有收入,想要一家人都餓死??! 他急得拖著疲憊的身體,搖搖晃晃,跑到了鹽池,令他吃驚的一幕出現了。 由于他來的晚了,加上日頭充足,在鹽池的下方已經出現了一層食鹽結晶。 王文顯靈機一動,他取了一些,放在嘴里,咸咸的,和煮出來的鹽沒什么差別。 從此之后,王文顯不停琢磨,他偷偷弄了一個小池子,把鹵水放了進去,趕上了晴天,一天的時間,池底兒就出現了一層食鹽,繼續不斷加入鹵水,幾天的功夫,他就收獲了百十斤的食鹽。 發現了這一點之后,王文顯高興的幾乎發瘋! 原來不說柴火煮,也能得到食鹽,花費的時間雖然多一點,可柴火錢省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