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5
多的新鮮作物被引了進來,除了辣椒之外,花生,玉米,紅薯等等,作為開放的前沿,杭州出現新鮮的食物,不足為奇。 唐毅哼著小曲,瀟瀟灑灑回到了院子,抬頭一看,就在他的書房門口,有八個彪形大漢,立在了兩邊,十分威嚴雄壯。這是誰啊,好大的膽子,敢跑到自己的地盤撒野! 還沒等唐毅發作呢,胡宗憲從書房里面推門,跑了出來。 “哎呦,行之老弟,你可算是回來了!老哥都想死你了!” 一見胡宗憲如此熱情,唐毅的頭皮都麻酥酥的。 這些年他算是看透了胡宗憲,這家伙典型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沒事的時候,擺出一副大帥的架子,出了事折節下交,別提多客氣了。 看今天的架勢,不用問,他一定是又要求自己什么事情。 “默林兄,身體有些不舒服,實在是抱歉?!?/br> 轉身唐毅就要跑,“站??!”胡宗憲斷喝一聲,“行之老弟,我就那么不受你待見嗎?” 唐毅扭過頭,呲著牙一笑,“豈敢豈敢,默林兄日理萬機,我不能耽誤你的事?!?/br> “哈哈哈,你不用哄騙我,我又不是傻子。不過,行之,這一次你的確錯了,我不是來求你幫忙的,而是要告訴你一件好事情?!?/br> 唐毅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胡宗憲伸手拉住了他,兩個人到了書房,對面落座,外面有八個壯漢守著,誰也不許靠前。 胡宗憲搓著手,在地上走來走去,那個神色很熟悉,有點像唐毅成親的那一天。他心里咯噔一下,不是胡宗憲要討小老婆吧?以這家伙的貪婪,紅包肯定少不了。 rou疼啊,他胡思亂想,胡宗憲沒空搭理唐毅想什么,低下了頭,湊到了唐毅面前,未曾開口,先笑了起來,格外的自信暢快。 “抗倭的大局定了!” “哦?當真?”唐毅也嚇了一跳。 “沒錯!”胡宗憲篤定地說道:“行之,你知道這一次是誰劫走了欽差大人嗎?” 唐毅眼珠轉了轉,低聲道:“不會是王直吧?” “聰明,就是這位老船主!” 胡宗憲眉開眼笑,向唐毅介紹了情況,原來這一次欽差為了盡快趕回京城,也擔心馬車顛簸,損壞了靈芝,就走了海路。 一路順暢,誰知到了浙江海面,突然被劫走,欽差大人被帶到了一座島上,扔到黑屋里,關了兩天,差點沒把他餓死。 到了第三天,突然有一個老者出現了。 見到欽差,格外的客氣,把手下人痛罵一頓,給欽差松綁,又是讓郎中檢查身體,又是擺酒壓驚。 太監沒見過什么世面,被感動壞了,老者順勢就跪在了地上,訴說自己是被逼無奈,不過覓利商海,賣貨浙、福,與人同利,為國捍邊,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斷然不敢為也…… 這個老者正是海盜頭子王直,他親自率領不下,護送著欽差回到了杭州,分手之前,王直還獻上黃金三千兩,外帶著一封親筆信。希望欽差能幫著他上達天聽,讓陛下知道他的苦心。 太監都是見錢眼開的,拿黃金的時候眼睛都被蒙了,可是回到了杭州,腦袋涼快了,嘉靖是何許人也,敢替倭寇頭子傳話?活得不耐煩了,他只能把書信交給了胡宗憲。 “呵呵,這個王直啊,他竟然想繞過本官,直接向陛下投降,真是癡心妄想!”胡宗憲得意洋洋道:“不管怎么說,他愿意投降,東南總算是太平了!” 第480章 勇者無畏 斗了多年的老冤家,突然要投降了,怎能不讓胡宗憲興奮,甚至瘋癲!抗倭大業總算露出了曙光,只要解決了老船主王直,為禍東南幾十年的倭寇就會銷聲匿跡,天下就能重新恢復太平! 千秋功業,在此一舉,胡宗憲一下子覺得自己年輕了二十歲,整個人都要飛起來了。 相比胡宗憲,唐毅就沒有那么瀟灑了,王直會投降他并不意外,只是這么快就放棄抵抗了,實在是讓人措手不及。 “默林兄,你不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嗎?王直手下幾萬倭寇戰力未損,船只過千,在倭國還有龐大的勢力,無論如何,也看不出走到山窮水盡的架勢,不會是有詐吧?” 胡宗憲擺擺手,自信滿滿說道:“行之,你當我這幾年都是吃白飯的嗎?王直早就在我的掌控之中了!” 話語之中,透著強烈的自信,甚至有那么一些傲嬌。別以為天底下就你一個人能!對付了徐海,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是執掌幾十萬大軍的天下第一封疆。 胡宗憲滿懷得意,向唐毅訴說了他對付王直的辦法…… 王直是徽州人,胡宗憲也是,所以他了解王直,說到底王直雖然手握數萬大軍,實力雄厚,可是他依舊擺脫不了商人的性格。 什么是商人的性格,就是斤斤計較,凡事算計太多,決斷太少,優柔寡斷,沒有成大事的決絕! 胡宗憲執掌東南以來,苦練大軍,在沿海修筑堡壘,嚴防死守,又向百姓廣為宣傳,把倭寇說的和紅眉毛綠眼睛,和地獄來的小鬼似的,吃人不吐骨頭。 經過幾年的努力,東南的百姓對倭寇再也沒有好感,隨著七大姓海商成為過去,倭寇沒了內應,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神出鬼沒,如入無人之境。每次搶掠只能硬碰硬,東南的百姓又同仇敵愾,加上新編練出來的鄉勇,還有大量的精銳客軍,即便倭寇能夠得手,也損失慘重。 尤其是明軍還不時偷襲各個小島,弄得倭寇不勝其煩。 整個嘉靖三十七年,王直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他手下的士兵不但沒有增加,還要減少的趨勢。 不光如此,官府收服了徐海和辛五郎之后,這兩個人掉轉頭,都成了對付王直的急先鋒。他們甚至不用出兵打仗,只要把旗號立在那里,就有小股的倭寇主動歸降。這些倭寇多數是海商出身,受海禁政策影響,才不得不下海為盜,如今全面開海,再加上有徐海辛五郎做表率,他們還當倭寇干什么? 說句不客氣的,哪一天戰死了,連祖墳都回不去。 一年時間,原本依附王直的力量就走了三分之一。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王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未來還想作戰,就必須拿出自己的心腹精銳去拼。 比起勢力龐大的官軍,根本就沒有絲毫的勝算。 要是換成普通的草莽,多半會想腦袋掉了碗大的疤,老子就拼個魚死網破! 王直卻不會這么想,有徐海作為前車之鑒,讓他投降也未嘗不可。 事實上呢,胡宗憲早就把握了王直的心態,他前番送了幾個王直的家人過去,只是有一個人沒有送,那就是王直的老母親。 老太太七八十歲了,身體倍兒棒,一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