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2
結束,哪怕乞丐都知道只要開海了,手腳健全的就能找到工作,哪怕干不了活兒,那么多人達官顯貴過來,施舍的錢都會多起來。 唐毅的一番作為,把陸炳看得都快哭了! 他老人家到了天津,一刻不歇,悶頭干活,結果沒落下好,反而鬧出了聞香教之亂,好懸沒陰溝里翻船。 可是人家唐毅呢,光動動嘴皮子,就把人忽悠得如癡如醉,看那個癡迷的程度,簡直比聞香教的王森還要厲害。 陸炳甚至都懷疑,如果唐毅登高一呼,這幫人就能跟著他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毫不猶豫地干起改天換日的大業。 當然這只是陸炳的錯覺,唐毅之所以能引起轟動,主要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身為大明有史以來科舉成績最輝煌者,普通的老百姓都把他當成了文魁星,說出來的話都是神仙的意思,你說他們敢反駁嗎? 再有就不得不說交通行多年的積累,天津也有很多商戶和他們有生意往來,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們也要捧著唐毅。 但是不管怎么說,唐毅是把聲勢造了起來。 接下來唐毅做的事情又讓陸炳迷糊了,這位沒急著修港口,也沒急著弄錢莊倉庫,反而號召所有百姓,展開一場“大掃除運動”。 從各級衙門開始,所有官差包括錦衣衛在內,都上街清掃衛生,還特別派人去各家各戶,凡是沒有廁所的,全都幫著修建廁所,在街上見到大小便的一律重罰…… 其實和同時期的西方相比,中國的城市衛生條件還算不錯,就拿西方來說,更是糞水遍地,別提多臟了,女士穿著高跟鞋就是減小和地面的接觸,省得踩到地雷。至于頭上的大沿帽,則是防備從天而降的糞湯。 不過說實話,天津的衛生條件距離唐毅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解決廁所的問題,唐毅又在各處設立浴池,要求每個人至少半個月要洗一次澡,外出要衣著整潔,沿街的房屋都要整修,主要街道兩邊要種植花卉樹木,生活垃圾要放到指定地點,然后由專人運走。還有城外的亂葬崗子也要清理,不準隨意丟棄尸體,屠宰家畜要到指定的場所…… 林林總總,規定不下上百條之多。 別說普通百姓,就連陸炳看得都頭皮發麻,“我說行之,整個大明朝,除了紫禁城,也就天津規矩大了,你不是說要干正事嗎,弄這些有的沒的干什么?” 唐毅幾乎每天都要到處巡視,嗓子都喊啞了,不過精神頭十足。 “陸太保,我干的就是正事?!?/br> 陸炳一頭霧水,表示不解。 唐毅沙啞道:“城市就是一個吸引人員和財富的大水池,你把城市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自然能吸引富商前來,有了他們進駐,人氣上來了,聰明的人就會嗅出不一樣的味道,到了那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往前沖,比起咱們拿著鞭子趕要容易多了,不信你就看著吧!” 陸炳對唐毅的這套光做道場不念經的行為十分不解,可是他也拗不過唐毅,只能看著,就在唐毅到了天津三個多月,南北的商人陸陸續續來到了天津。 有山東的,有晉商,有徽商,有閩浙商人,更有蘇松等地的商人,更令人吃驚的連遼東的參商、珠寶商、木材商、皮草商都趕來了,如果不是僅限于國內,估計朝鮮等地,還有西洋的商人都會跑來。 不過光是這些人,就已經讓天津熱鬧非凡,到處都人聲鼎沸,茶館飯館充滿了高談闊論的人群。 大家伙到天津的第一感覺就是干凈,從城里到城外,都出都整潔無比,就算這樣,還不時有人灑掃。 再有就是天津的官老爺和氣,進城也沒有亂七八糟的稅賦,一些官差衙役甚至主動幫著商人指引道路,介紹住處,弄得商人們受寵若驚,心說這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隨著漸漸適應了天津的情況,大家驚喜地發現天津充滿了魅力。 比如城中新建了各地的會館,在會館之中,不光是落腳的地方,巡按大人還會每天派人送來最新的商業消息,包括各地的物價,一些牙行商號的廣告,招工信息,衙門的辦事流程,以及天津港口的建設進度,開海的規劃……足不出戶,什么消息都一清二楚。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就是一個談資而已,可是對于敏感的商人,這就是商機,就是銀子! 每一個到天津的商人都有深深的感觸,遍觀整個大明,就沒有比天津更合適經商的地方! 有個這個判斷,這些商人們就果斷下手,購買房屋,租用店鋪,趁著地價還便宜,果斷卡位,先到先得,后來可就沒有了。 你買我也買,七八月的天津街頭,到處都是渾身大汗,手里揮舞著大把銀票的商人,他們就像是蝗蟲過境,凡是看到的東西,全都不放過。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房價和地價就飆升了三倍還多,而且還在不停上漲之中。 到了如今,陸炳只剩下一個字,那就是:服! 心服口服,從腦瓜頂服到了腳底板。 不用開海,光是征收房屋地產交易的稅賦,陸炳手里就有差不多二十多萬兩銀子,什么打掃衛生啊,修建浴池廁所啊,花費全都夠了,還剩下了七八萬兩。 他自己做主,先給嘉靖解送五萬兩銀子。 牛刀小試,先來了個開門紅,而接下來更大的餡餅就要落下來了,在八月十五,第一批從江南起運的漕糧和布匹就要運到天津,每個人都屏息凝神,等著這一關鍵的時刻! 第376章 金山銀山滾滾來 八月間,東南季風依舊強勁,碩大的船帆臌脹如同氣球,載著萬石貨物,劈波斬浪,進入天津港口。在肚子巨大身形笨拙的貨船外面,還有不少速度極快,身材修長的軍艦負責保護。 所有軍艦都由俞大猷帶隊,這位老將軍一直存在建立強大水師的愿望,當初王忬和張經執掌東南期間,一來經費不夠,二來他們也不支持,弄得俞大猷的夢想遲遲實現不了。不過好在南兵部尚書唐順之鼎力支持,加上新晉的浙直總督胡宗憲,傾其所有,水師總算是有了眉目。 值得一提,受到唐毅的影響,唐順之對西洋的學問也來了興趣,這位本身就是天才,他要是下功夫,就沒有什么弄不明白的。 唐順之發現傳統的舢板太小,福船裝載運輸不錯,但速度不夠,靈活度也差,只能運貨,不能打仗,至于沙船一類的,cao控性能也遠不及西方的船只。 他找來了幾個西洋傳教士,仔細研究之后,借鑒西方蓋倫船的形狀,降低船只高度,將船艉改為方形,又采用了四支桅桿,前面兩個是方形,后面兩個是三角形。船只造出來,修長堅固,更為關鍵即便是逆風,也有相當不錯的適航能力。 俞大猷見到新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