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1
直把人往絕路上逼。 王世貞咬了咬牙,赤紅著臉說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寫好!” 徐渭更不是一個認慫的人,拍著胸脯,“腹中自有萬卷書,別說一百篇,就是一萬篇又如何!” “好!”李默冷笑了一聲,讓你們嘴硬,但愿能一直硬下去。 “諸大授,陶大臨,你們兩個分別撰寫浙江和江西的方志,三個月之內,必須完成?!?/br> 又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兩個人沒啥好說的,只能咬著牙點頭。 李默把目光放在了唐毅身上,冷笑道:“唐狀元,你不是善于鉆研祖制嗎?那好,你就去修歷朝實錄,從太祖爺,到正德朝,有一點差錯,本官唯你是問!” 說完之后,李默一揮手,就把五個人趕了出去。 回到了值房,五個人面面相覷,一個比一個凄苦。王世貞說道:“我們的青詞還好說,可是方志上下幾千年,千頭萬緒,那是幾個月能寫好的,再說歷朝實錄更是卷帙浩繁,多如牛毛,累死也寫不完??!” 唐毅苦笑道:“寫不完也要寫啊,難道還能因為這個打官司?” 徐渭不以為然,“行之,我覺得怎么不能忍,你忘了草船借箭那段嗎?李默就好比是周瑜,擺明了要把咱們五個諸葛亮給逼死,就算咱們拼了老命把任務完成了,他也可以找茬。別忘了,他可是掌握著咱們的考評,隨便寫幾筆,咱們的前程可就完蛋了?!毙煳己藓薜卣f道:“我倒是不在乎功名,可是稀里糊涂栽到李默的手里,我不甘心??!” 陶大臨和諸大授一起說道:“誰甘心?可眼下不是沒有辦法嗎?人家既是翰林學士,又是吏部尚書,咱們就好像孫猴子,能逃得出人家的手心嗎?” 幾個人正在商量,突然外面腳步聲音,一推門,曹大章跑了進來。 “哎呦,你們都在啊,快去看看吧!” 唐毅一驚,忙問道:“一呈兄,什么事情?” 曹大章二話不說,拉起了唐毅,其他幾個也都跟著,一股腦到了學士值房的外面,粉皮墻上正掛著一份名單,下面聚集了一幫人,有江一麟,有龐遠,還有張四維等等。 原來入選庶吉士之后,要學習三年,在經過考試,其中優秀的留在翰林院。 嘉靖三十二年的庶吉士算起來,正好三年,該到了散館的時候,考試也是應有之義。只是今年的考試名單有些稀奇,不但是江一麟和龐遠這些庶吉士,就連曹大章這個榜眼也在其中。 有曹大章也就算了,在最后幾行,赫然寫著唐毅、諸大授、陶大臨、徐渭! “開什么玩笑,我們剛剛入選翰林,而且行之已經是侍講,諸大授和陶大臨是編修,就連我也是檢討,憑什么讓我們考試?”徐渭怒氣攻心,大聲叱問,其他人也是疑惑不解,一頭霧水。 突然背后響起一聲咳嗽,李默出現了。 “憑什么讓你們考試?食君之祿,報君之恩。本官早就說過,翰林院不是養老爺子的地方,要時時考評,那些不稱職的,要趁早滾蛋,免得玷辱士林清譽!”李默說完,一甩袖子離開。 從翰林院回來,幾個人咬牙切齒,李默擺明了是刁難他們,唐毅緊咬著嘴唇,對幾個人說道:“李時言蹬鼻子上臉,一而再再而三,他不知道適可而止,就別怪我無情無義!” 徐渭跟著唐毅這么長時間,還沒見他如此憤怒過。 “行之,你可有辦法對付李默?” 唐毅微微搖頭,“暫時還沒有,不過我相信欲使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李默走在作死的路上,長久不了,咱們先忍他一段時間?!?/br> 其實唐毅也沒有什么主意,可是他在大家伙心中威望太高了,有他這么保證,大家伙都松了口氣。 轉過天,唐毅四個早早來到了翰林院,其他人也都陸續趕來,在院子里擺滿了桌椅,就好像考童子試一樣,李默沉著臉坐在廊檐下,有書吏給每個人發放考試的卷子。 李默的目光不斷從唐毅幾個人身上掠過,嘴角帶著淡淡的冷笑。他已經想好了,就利用考試的名義,把唐毅他們的成績壓低,甚至弄成不合格,找個機會踢出京城,唐毅動不了,可是徐渭、陶大臨他們總沒有問題,要讓唐毅先變成沒毛雞,然后在一點點弄死他! 正在李默想著怎么擺布唐毅的時候,突然唐毅從座位上站起,做了一個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舉動,瀟灑離去,一張空白的試卷留在了桌子上。 上面只有一句話:此非人臣能論也! 第354章 李默完了 “漢武征四夷,而海內虛耗;唐憲復淮蔡,而晚業不終?!?/br> 一道以史為鑒的尋常策論,唐毅足足看了一盞茶的時間,其他的人早就奮筆疾書,可唐毅卻一個字都沒有寫,相反鬢角還流下了汗水。負責監考的嚴訥嚇了一跳,心說這位六首魁元不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吧,怎么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嚴訥有心提醒唐毅,可是有懾于李太宰的威風,不敢多說一句話,只能不停搖頭嘆息。 唐毅是不會寫嗎,當然不是! 他此刻的心里是巨浪滔天,心潮澎湃。 自從得知王誥廷推勝出,李默死灰復燃,唐毅的心中就有一個疑問,一個天大的疑問! 王誥之所以勝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嚴世藩推舉的胡宗憲的確資歷淺薄,第二就是徐階推舉唐順之,影響了中間派的立場。 就算唐毅非常自負,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嚴世藩輔佐老爹,橫行朝堂二十年,絕對是聰明絕頂的人物,尤其善于勾心斗角,結黨營私,他怎么可能犯這種低級的錯誤! 另外徐階的舉動就更是怪異了,他明知唐順之不可能通過廷推,為什么還要推薦,難道只是為了渾水摸魚,有棗沒棗打三竿子?可是他這么做,只會得罪嚴黨,而且讓李默進一步做大,對他沒有絲毫的好處。 嚴世藩不是不會犯錯,徐階同樣也會犯錯,可問題是兩個絕頂聰明人,超級大高手,同時犯錯,還讓李默撿便宜,這個概率簡直比火星撞地球還低。 唐毅之前并沒有說出來,而是他吃不準嚴黨和徐階為什么會給李默一個大餡餅,做事總要有動機,無利不起早??! 直到唐毅看到了這一道策論題目,他猛然驚醒,腦袋之中打了一道閃電。 漢武征四夷,而海內虛耗。 漢武帝就是劉徹,感謝那一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sao”,一下子把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推到了歷代最頂尖的帝王行列,而實際上在儒家一統江山的時候,漢武帝是受到很多攻訐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漢武帝窮兵黷武,到處征戰,為了填補國庫空虛,又橫征暴斂,巧取豪奪,比如弄出什么白鹿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