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3
足以說明太祖爺的態度嗎?” “非也非也?!毙煳纪蝗恍Φ溃骸袄洗笕?,太祖爺說的是欲絕之,是想要,而非真的要做,我說的沒錯吧?” 唐毅笑道:“誠如老大人所說,可是這段后面還有一句,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茍不禁戒,民皆陷入刑憲矣,故嘗禁其往來。關口就在一個‘嘗’字,太祖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他老人家曾經禁絕,可接下來政策就要變化了,何以見得,看第四條和第五條,第四條是嚴金銀,銅錢,兵器等物出海,而非是禁,第五條呢,是不許用番香番貨。為什么呢,國初之時,民生凋敝,通貨緊缺,金銀銅錢等物不能流出海外,光是禁止海上貿易還不行,還要管住百姓,只要百姓不用番香番貨,金銀就不會外流?!?/br> 嘉靖聽著唐毅的話,眼前就是一亮,歷代明朝的皇帝不是看不到開海的好處,可是苦于祖制,他們誰也不敢大張旗鼓開海。 直到此刻,嘉靖終于窺見了一絲推翻祖制的機會,忍不住躍躍欲試,插嘴道:“外流不許,言下之意金銀流入就沒問題了?!?/br> “陛下圣明!”唐毅笑道:“太祖爺反對買外面的東西,可是不反對往外面賣東西賺錢?!?/br> 眼看著又有兩條祖訓被推翻,剛剛吃了大虧的李默實在是忍不住了。 “唐毅,你根本是胡說八道,既然太祖爺不反對賺錢,那為什么還有最后一條,不準人民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 “哈哈哈,這就是太祖爺令人高山仰止的地方?!碧埔愀袊@說道:“太祖爺立國以來,天下初定,戶口銳減,荒地遍及天下,此時耕種土地的人還不夠,豈能鼓勵百姓經商?然則海外之利又不能不要,所以太祖爺想出了絕妙的主意,那就是不許民間貿易,只能由官方進行?!?/br> 唐毅笑道:“說到了這里,徐渭的疑問也就明了了,成祖皇爺正是秉承太祖之命,七下西洋,進行官方貿易,宣揚大明天威,帶來海外豐厚利益。成祖爺南征北戰,修筑京城,編撰哪一項工程離得開銀子,可以說開海通商,乃是永樂盛世的關鍵!” 唐毅說完之后,簡直要給自己拍巴掌了,我特么的太能穿鑿附會了! 可以說在場大多數人都被說服了,唯獨李默還不放手。 “唐毅,你說開海帶來了永樂盛世,那為何仁宗皇帝,宣宗皇帝不再繼續海上通商?難道仁宣不是盛世嗎?” 用你的鍋下你的面,李太宰也夠刁鉆的,在場眾人都看著唐毅怎么回答,只見他輕輕一笑:“太宰大人,說到底您還是沒看懂太祖爺的圣訓,太祖提到要防止金銀外流,經過太祖成祖苦心經營,我大明已經物阜民豐,無所不有,譬如兩個水池,原本一個水位低,一個水位高,自然高的向低的流,等到水位一致之后,流動也就停下來了?!?/br> “好一張伶牙俐齒,那現在你主張開海,是外面的水位又高了嗎?”李默須發皆乍道。 “不錯!”唐毅大聲說道:“近幾十年來,西夷在海上探險,發現新大陸,挖掘到數量驚人的金銀,倭國列島,也有大量金銀產出,他們手捧千百萬兩金銀,想要換取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厚利當前,此時不開海,更待何時!” 第348章 大勝大憂 自從朱老四遷都北方之后,天子守國門,固然很有魄力,但是卻帶來一個要命的問題,那就是南北信息落差太大。 比如江南經濟蓬勃發展,商貿繁榮,而帝國的決策者還停留在傳統的小農時代,本能地排斥變革,拒絕改變??墒菚r代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唐毅要做的就是狠狠敲擊大明的君臣,讓他們能睜開眼睛,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陛下,臣等五人,皆久居東南,耳濡目染,西夷固然物產貧瘠,民生富庶遠不及大明,但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西夷不但本土金銀儲量豐富,而且窮極思變,近百余年來,西夷頻頻遠航,試圖尋找前往東方的航路,貪圖者,就是我大明的絲綢瓷器,陰差陽錯之下,他們竟然發現了一片新大陸,金銀礦產無數,西夷因此陡然而富,東南海面,時常能出現西夷船隊,整船整船的金銀運來,數量之大,簡直令人咋舌!” 大家正側耳傾聽的時候,李默忍不住暴喝一聲,“陛下,臣以為唐毅根本是一派胡言!試問西夷若真是金銀遍地,豈不是富庶遠超大明,這種鬼話誰能相信?” 唐毅不疾不徐,輕蔑一笑,“太宰大人,倘若把您放到一片荒無人煙的地上,給您一袋黃金,一袋大米,請問您取哪一樣?” 不等李默回答,唐毅笑道:“我想正常人都會取大米,西夷就是如此,我曾經問過一個西夷傳教士,在他們那里,蔬菜水果的價錢是大明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當他們看到東南集市上幾文錢就能買走一大堆蔬菜的時候,一個個驚掉了下巴?!碧埔阌每鋸埖诙?。說道:“正因為西夷物產有限,而金銀眾多,和他們貿易才有利可圖,一匹絲綢,在大明最多買到十兩,如果賣給西夷,至少二十兩,據說遠渡重洋,運到了他們的國度,一匹絲綢甚至能達到五六十兩之多……” 唐毅為了證明不是自己在撒謊,讓諸大授和陶大臨把這些天他們從丙辰科同年嘴里得到的消息都拿了出來,獻給嘉靖,還有在場的群臣。 不得不說,大明的士人不是滿清能比的,他們自負不假,卻并不封閉。 其實在場的眾多大臣也聽聞過不少西夷的事情,以往只是當成笑話,可是經過唐毅的整理,卻給大明的君臣極大的震撼。 比如在里面就有一條,大明境內北方由于銀子相對短缺,金銀比價在八九比一,南方是十比一左右,而西夷由于白銀眾多,他們的金銀比價是十三四比一,最令人叫絕的是倭國,倭國黃金產量極大,幕府雖然規定金銀比價和大明一樣,都是十比一,但是很多坐擁礦山的藩閥治下金銀比價甚至在五比一,西夷往往利用金銀差價,從倭國牟取暴利,而后用來換取大明的物產…… 這一條很多人看不明白,可是在場兩個天才卻都驚駭不已,嚴世藩或許因為一目了然,最先反應過來,緊接著嘉靖也是大吃一驚。 “唐毅,你說倭國的黃金竟然比大明便宜一倍?” 唐毅苦笑著點點頭,“很多真倭俘虜的口供,的確顯示如此?!?/br> 嚴世藩幾乎高興的跳起來,大叫道:“陛下,臣有了填補虧空的辦法了,只要把大明的白銀運到倭國,換成黃金,一百萬兩白銀能換回二十萬兩黃金,豈不是相當于二百萬兩白銀,足足能多賺一倍??!” 嘉靖也強壓著激動,用變了調的語氣問道:“唐毅,嚴世藩說得可對?” 不得不說,嚴世藩的天才讓唐毅都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