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5
” “嚴閣老,你的意思呢?”嘉靖問道。 嚴嵩揉著發紅的眼睛,痛心疾首說道:“陛下,老臣沒有意見,老臣只有滿腹愧疚,前番推薦趙文華,他在東南兩年有余,連戰連捷,聲名遠播,陛下信之,用之,回京之后,陛下更是百般恩寵,不只加封戶部尚書,更是將修筑外城的事情交給他。一時間趙文華名滿天下,堪稱群臣表率,想不到他竟然是一個驢糞球外面光,一肚子草包,要查他,更要查他在東南所用之人,除了兵備副使唐慎之外,其他人都要一個不落,務必斬草除根,東南才能太平?!?/br> 嚴嵩不止一次提到要嚴懲,而且不停加碼,從最初趙文華一個,到胡宗憲,再到趙文華用過的所有人,如果不認識的,甚至都懷疑真正和趙文華有仇的是嚴嵩,而非李默。 正所謂旁觀者清,唐毅在一旁看著,一次兩次,他漸漸摸出了嚴嵩的路數,不由得在心中給老家伙豎起了兩個大拇指,真他娘的太高明了! 說白了嚴嵩用的是什么招數,就是補鍋法——做飯的鍋漏了,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片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請點火來我燒煙?!彼酥魅宿D背的時候,用鐵錘在鍋上輕輕的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及主人轉來,就指與他看,說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敝魅寺耦^一看,很驚異的說:“不錯!不錯!今天不遇著你,這個鍋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 嚴嵩不斷加碼,悄然之間,把趙文華的身價不斷推升,本來趙文華在東南由于張經壓著,就是個打醬油的,后來雖然扳倒了張經,他又貪腐撈錢,除了胡宗憲之外,趙文華沒什么心腹,就連胡宗憲和他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可是經過嚴嵩這么一弄,就仿佛東南的大局是趙文華一手打造的,要拿下趙文華,就要徹底清洗東南,要動無數文武的官帽子。 殺一個趙文華容易,如果把東南所有文官都拉進去,大開殺戒,那可大大超出了嘉靖的承受范圍,只見嘉靖面色不停變幻,突然語重心長說道:“嚴嵩,趙文華也不是十惡不赦的,他還是替朕辦了不少事,不能一篙子打翻一船人嗎!” 第342章 嘉靖的奇特屬性 貪墨欺君,禍國殃民,怎么看趙文華都是死路一條,唐毅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能逃得過懲罰的方法,可是人家嚴嵩就做到了,當嘉靖說出不能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的時候,鬼門關就出了一絲縫隙,足夠趙文華逃出生天了。 恰恰在這時候,唐毅也終于如夢方醒,把嚴閣老的伎倆看了個通透,他差點要叫出來,單從權術來看,唐毅忍不住給嚴嵩一百零一分,多出來的一分是讓他繼續驕傲,要是不驕傲,世上再也無人能對抗嚴嵩,只能等著此老一天天凋零,因為人類已經無法阻止他了,只有上天,才能收走這個妖孽! 作為本朝第一大jian黨,嚴嵩的勢力遍及京城的犄角旮旯,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都能一清二楚,就算李默有陸炳支持,在情報上面也討不到便宜。 李太宰揪著東南的事情,要對趙文華下手,嚴嵩早就知道,其實作為六部當中權柄最弱的工部尚書,在朝堂上本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此前嚴黨也折損了吏部尚書萬鏜,刑部尚書應大猷等人,也沒見嚴黨傷筋動骨,反而越發興旺??墒勤w文華卻和普通人不同。 首先趙文華對嚴家父子最為忠心,做事也最賣力氣,指哪打哪,任勞任怨,不管是嚴嵩,還是嚴世藩,也包括嚴嵩的妻子歐陽氏,趙文華都伺候的舒舒服服,熨熨貼貼,在眾多走狗鷹犬當中,他是第一位的。 其次趙文華在東南蹲了兩年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把胡宗憲收入帳下,使得嚴黨的勢力終于有望把持東南,染指軍權和財權,這對于臭名昭著的嚴黨來說,是攸關生死的事情干,如果趙文華折了,胡宗憲跑了,他們幾年的籌劃就化為泡影,這個損失嚴黨承受不起。 第三就要說到眼下內閣的情況了,李本滾蛋了,只剩下嚴嵩和徐階兩位閣老,遞補新人的聲音起來,嚴黨最有資格的就是趙文。如果在這時候,讓李默干掉了趙文華,踏著他的尸體,進軍內閣,世人會怎么看?沒有入閣的李太宰都比嚴閣老厲害,一旦入了閣,豈不是能和嚴閣老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 人心是很微妙的事情,萬一大家都接受了這個觀點,嚴黨沒準就真的要土崩瓦解。 所以,趙文華必救!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趙文華最大的問題就是欺君,這也是嘉靖最不能容忍的,別忘了張經就是以因為這個罪名,在大勝之后黯然收場,要不是唐毅費盡心機,老頭子早就身首異處了。 說到了這里,就不得不說嚴閣老的高明,他一不給趙文華講情,二不替趙文華狡辯,反而是一副大義滅親,清正廉明的模樣。 唐毅分析,這種態度至少帶來兩種好處,第一向嘉靖表明我是忠心的,是一心替你著想的,哪怕是我最親的干兒子,殺起來也毫不手軟,至于第二條,那就不得不說嘉靖性格中的弱點。 做為整個大明,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嘉靖十五歲登基,剛上來就面對著兩朝元老楊廷和的強大壓力,換成普通皇帝,多半會選擇暫時屈服,忍辱負重,等著羽翼豐滿,等著老臣凋零,可是嘉靖沒有,他做出了兩千年歷史上都不多見的壯舉。 以大禮議為突破口,憑著自己手上少得可憐的籌碼,同整個官僚集團作戰,這一戰就是二十多年,難度不下于一個小童生考上狀元郎。 作為一個后世的人,唐毅深知,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差不多就是一個人性格和觀念的形成期,留下的烙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難以磨滅的。 唐毅上輩子接觸過各個年齡段的人,六七十歲的人欣賞紅色俄國,四五十歲的提到日本贊美的總是很多,二三十歲的喜歡仰望燈塔,等到了更年輕的一批人,更多的則是唯我獨尊,霸氣十足。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大體上有這么一個趨勢…… 嘉靖這個娃很不幸,在他叛逆的青春期,和臣子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禮議,雖然他獲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但是也種下了他對臣子根深蒂固的偏見和不信任。 總有刁民想害朕! 這就是嘉靖的潛意識,故此越中四諫,楊繼盛,沈煉,還有無數忠貞之士,他們上書彈劾嚴嵩,在嘉靖看來,這些人不是要對付嚴嵩,而是項莊舞劍,最終目的是要打自己的臉,是要搶班奪權。 有了這種念頭,上書的人還有好下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