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2
實國用,富裕百姓…… 相比前一篇四平八穩的文章,這一篇則是鋒芒畢露,爭議頗大,在場的考官就分成了兩派,有人高舉祖制大旗,要黜落此子,也有人認為這是救時兩方,陛下尚且明發上諭,讓朝廷官吏諫言,豈能以言獲罪。 雙方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尹臺這家伙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么藥,就是死挺手里的文章,簡直像老虎一般,誰敢反對,他就咬誰。甚至揚言,如果不取中,他就上書陛下。 李本頭都大了,他這個人本來就膽小怕事,祖制豈是能隨便改的,可是他又不想惹麻煩,突然眼前一亮,他決斷不了,就交給上面吧。 “尹大人,隨本官去面圣,恭請圣裁?!鳖D了頓,李本又說道:“本官帶我中意的文章,你帶著自己中意的,倘若陛下怪罪,各自承擔!” 第332章 最倒霉的主考官 “臣李本(尹臺)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嘉靖端坐在云床上,面前擋著紗帳都沒有撩起來,似乎懶得看這二位大臣,足足夠了好一會,嘉靖才緩緩睜開眼睛。 “今科的二位主考來了,你們給朕選了什么人才?” 聽到了嘉靖縹緲的聲音,李本搶先跪倒,將五份他認為最好的考卷托在了頭頂,在五份考卷下面,還有另外五個備份。 由于殿試只是排名,而不淘汰。一旦會試取中,就可以對外宣稱是天子門生,別人也會這么看。但實際上,皇帝陛下可能既沒有看過你的卷子,也沒有給你排名次。 畢竟卷子成百上千份,就算粗略看一遍,也足以把人累趴下,咱們的嘉靖皇帝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好好打坐練功呢。 所以通常只會看五魁的卷子,也就是前五名,但是呢,為了體現恩自上出,不能只拿五份卷子請陛下評斷,還要備上五份。 要按唐毅的話純屬脫褲子放屁,是給了嘉靖選擇的權力沒錯,但問題是選擇對象卻是你們給的,拿上去十只貓,嘉靖看瞎了眼睛,也挑不出一條狗??! 其實這就是文官體系對皇權的無形限縮,誰讓老朱家的子孫懶呢,只能聽人家擺布。嘉靖欣然接過卷子,還笑道:“朕正要看看天子門生的能耐?!?/br> 李本沒有注意到嘉靖說天子門生四個字時的異樣,直溜溜跪著等候。 嘉靖掃了最上面的文章,正是金達的那一篇,看了差不多一半,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扔在了一邊。 接著又拿起下一份,越看的時間越短,正式的五篇全都看完,隨手一扔,把備份拿過來,這回更利索,直接看考生的姓名了,看完之后,臉色頓時就變得青紫起來。 “李本?” “臣在?!崩畋敬蛄藗€冷顫,急忙答道。 嘉靖手指有節奏地敲著大腿,輕輕一笑,“朕欽點你作為今科的主考,倒是想問問你,有什么見解?” 不是考學生嗎,怎么考我??! 李本腦袋一下子死機了,他是大學士不錯,可幾乎沒有被召見過,也沒有單獨應付嘉靖的經驗和辦法。 他愣了一下,只能照本宣科,“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天心仁慈,體察萬民疾苦,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崩畋咎咸喜粩?,最后還意猶未盡補充了一句:“這也是朱子的看法?!?/br> 好家伙,把朱熹都搬了出來,看來朕不贊同都不行了? 嘉靖嘴角帶著一絲冷笑,不置可否,又看了看尹臺,問道:“副主考又是怎么看?” 尹臺打了一個激靈,他當然看得出來,李本的話不合嘉靖的心思,只是在君前駁斥上司,也要冒相當大的風險,他一時拿不到主意,不由得想起來考前的一件事情…… 尹臺身為副主考,曾向嘉靖上了一本,詳述會試流程和要點,由于每次科舉都大同小異,尹臺也沒有太上心,只是虛應故事。 可是出乎預料,這篇奏疏不但批了,還是嘉靖親自批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乍看之下,仿佛是嘉靖勉勵他要擔負起重任,把朝廷掄才大典做好。身為臣子,能得到皇帝期許,那可是天大的恩典,問題是尹臺只是副主考,要是有期許,那也是主考的。尹臺可沒有自戀到認為嘉靖特別賞識他。 尹臺連著三天惴惴不安,不斷思索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卻不得要領,就在考試前一天,確定考生名單的時候,尹臺突然發現了一個名字:唐毅,自行之,蘇州太倉人氏…… “毅在這里??!” 尹臺悚然一驚,他當然聽說過唐毅的大名,只是還想不到,唐毅那小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值得堂堂九五之尊,幫著他打招呼……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己任”,幾個詞穿在一起,就是要提拔唐毅,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你要擔負起來…… 正是有了這句話,尹臺才會替唐毅出頭,和李本力爭。 剛剛尹臺一直在察言觀色,他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 得罪李本又如何,關鍵是要得到陛下的賞識。想到這里,尹臺跪爬了半步,聲音洪亮地說道:“啟奏陛下,李閣老持論甚正,立意高遠,下官非常佩服。只是他所言和眼下的情形出入太大,臣不敢茍同?!?/br> “嗯!”嘉靖微微點頭,追問:“哪里又出入?” “陛下,倘若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朝廷多收一分,百姓便要損失一分,朝廷體恤民情,珍惜民力,百姓富足,自然國家富足。然則……”尹臺提高了聲音:“如今天下,北有韃虜,南有倭寇,兵連禍結,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百姓猶如嬰兒,嗷嗷待哺。如此境地,又怎么富足?時遷事移,方今之時,圣天子當奮發有為,百姓常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正是這個道理?!?/br> 啪啪啪! 嘉靖拍起了巴掌,笑道:“副主考果然有些見識,可是誠如你所說,百姓已經困頓疲敝,朕若是再加征賦稅,縱然將財賦收了上來,百姓也有民變的危險,朕不忍為之?!?/br> “圣上仁慈,臣這里正好有一篇文章獻上,其中就有解決之法,請陛下御覽!” 說著尹臺將唐毅的考試文章托在了頭頂,黃錦急忙拿過來,放在了嘉靖面前。 這一次嘉靖看得相當仔細,還不時點頭,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文章中的觀點全都說到了嘉靖心坎上。 “……天朝上國,富有四海,物產豐饒,向為蠻夷之國垂涎,必以萬兩黃金求之而不得。以天朝有余之絲綢、瓷器,貿易海外蠻夷多余之金銀,百姓得生計,朝廷得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