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0
生員唐毅立功不少?!彪m然一萬個不愿意,嚴嵩還是把唐慎和唐毅推到了前面,不為別的,趙文華多大本事他清楚,真弄得完美無瑕,首先就招來嘉靖的懷疑,還不如自己先說了。 果然,聽到了這兩個名字,嘉靖露出了喜悅,“朕若是沒記錯,就是他們重創過俺答,從沙洲,到蘇州,屢戰屢勝,堪稱國之棟梁。對了,嚴閣老,聽說唐毅和嚴世藩還有過沖突,你怎么舍得把功勞給他???” 嚴嵩心中苦笑,御口親封國之棟梁,不給能行嗎! “啟奏陛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不論犬子,還是唐慎,唐毅,都是陛下的臣子,在老臣這里,一視同仁!”嚴嵩義正辭嚴說道。 嘉靖盯著嚴嵩,見老首輔一臉凜然正氣,沒有絲毫的破綻,不由得感嘆:“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撐船,你和朕好好說說,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總算問到了實際,嚴嵩暗暗松了口氣。 嘉靖是十足十的陰謀論者,他看問題從來和別人不一樣,剛剛的幾次發問,就是想看看嚴嵩什么態度,是否有偏袒,然后再決定相不相信嚴嵩的話。 顯然,老嚴嵩憑著豐富的經驗,輕松過關,接著他就把戰斗的經過說了一遍。 嘉靖聽得很仔細,從趙文華和唐毅被綁架說起,到如何脫險,如何遇到倭寇,嚴嵩把故事說的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嘉靖都聽入了迷。這本事要放在后世,那也是超級大神寫手一枚,要不怎么說狼走遍天下吃rou,狗走遍天下吃屎呢! 相對而言,嘉靖對唐毅的事情更感興趣,當聽到他放水淹七軍的時候,欣慰地頷首,當講到他給麻葉投毒,害得他們拉了兩天肚子,嘉靖更是哈哈大笑,暢快至極。他早就想把倭寇擺弄十八般模樣了,聽著唐毅的事跡,就仿佛替他出了胸中的惡氣。 痛快,舒坦,比起神游八極,和諸天神仙夢游都爽快! 一口氣讓嚴嵩講了三遍,直講的老頭子口干舌燥,眼冒金星,嘉靖才感嘆說道:“曾記得三十二年的時候,小家伙就獻計對付俺答,如今兩年有余,年輕人也長大了,變得越發出色,我大明缺少的就是頭腦靈活,肯做事,能做事的年輕人!”嘉靖感嘆說道:“嚴閣老,你說讀書人千千萬萬,怎么多數都越讀腦袋越僵,成了榆木疙瘩兒,還說為君解憂,除了添麻煩就是添麻煩,都是一幫廢物,這個唐毅朕一定要重用?!?/br> 曾幾何時嘉靖也說過重用唐慎,這下子好了,爺倆的前程板上釘釘,誰也動不了了。嚴嵩在心里頭動刀子,老家伙不是因為唐毅灌了嚴世藩一壺酒,就恨上了他,嚴嵩還不至于那么沒品。 真正讓嚴嵩嫉恨的是唐毅救了楊繼盛,這些年彈劾嚴嵩的不知凡幾,有人砍了頭,有人下獄論死,有人丟官罷職,有人被趕到了邊關吃沙子……不管怎么說,只要得罪嚴閣老,就沒有好下場——唯有楊繼盛一個例外。 如今楊繼盛在泉州大練鄉勇,和倭寇幾次作戰,勝多敗少。更有人上書舉薦,希望讓楊繼盛接任福建巡撫。 好家伙,不但沒干掉楊繼盛,反而讓他活得更滋潤了。 有這么一個例子擺在面前,誰還會在乎嚴閣老的威風,萬一言官爭相效仿,就算是嚴閣老渾身是血能做多少毛血旺,被亂拳打死老師傅,幾乎是必然。 一想到這里,嚴嵩就恨唐毅牙癢癢。 可是他也看得出來,嘉靖這么喜歡唐家父子,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但是難不倒老jian巨猾的嚴嵩,借力使力,借刀殺人,是他貫會的本事。 就聽嚴嵩附和著嘉靖的話,“陛下,的確是不容易,老臣記得一年多以來,這是東南唯一的一次大勝,堪稱唯一亮色。更加難得此戰是以六千鄉勇,對戰同樣數量的倭寇,雙方勢均力敵,竟然達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可見倭寇并不如傳言之中,兇神惡煞,能一個打十個,我大明還是有血性漢子,有第二卷。的猛士!” 嚴嵩的話本來沒有什么問題,可是落到疑心病晚期的嘉靖耳朵里,每一句都帶著刺兒,什么叫唯一亮色,分明是張經按兵不動,不敢和倭寇打仗。六千鄉勇,對戰同樣數量的倭寇,還贏得如此漂亮,鄉勇尚且如此,拿著朝廷餉銀,靡費糧餉無數的正規軍又該如何? 唐慎是血性漢子,是猛士,那么相對的,張經就是沒有血性,就是懦夫! 嚴嵩沒有明著說一句壞話,卻把張經在嘉靖心中的形象摧毀殆盡,這份功力當真是舉世無雙! 果然,嘉靖臉色變得黑漆漆的,一雙細長的眼睛,閃爍著鷹一般的鋒芒。精舍之中,空氣幾乎凝結,嚴嵩,還有麥福都屏息凝神,只等著嘉靖爆發,下令拿下張經,換上趙文華。 這種場景麥福見得太多了,可是老太監依舊不寒而栗,一次次邪不勝正,在他的面前哪里是一個糟老頭子,分明是千年老妖,化成人形! 千鈞一發,突然嘉靖緊握著的手松開了。 “嚴閣老,朕還有一事不解,趙文華好好的為何會被綁架,還把唐毅也給綁去了?” 突然問了這么一句,嚴嵩腦袋空白了一秒,急忙說道:“啟奏陛下,倭寇狡詐,假托文華家人,約他去秦淮,應天的官吏昏聵無能,坐視倭寇混入,沒有絲毫準備,老臣以為應該……殺!” 真夠狠的,為了避重就輕,替趙文華遮掩錯誤,就把無辜官吏推出來頂缸,說話之順溜兒,顯然不是一次兩次了。 嘉靖長長出口氣,“不要凡事都怪別人,說到底是自己不夠謹慎,還需要歷練??!” 一句話,斷了趙文華上位的路。 趙文華沒法當總督,也就意味著張經還安穩。嚴嵩難免有些失落,他以為把嘉靖已經摸透了,可是道君皇帝時不時的,還能給他一些驚喜,讓嚴閣老也感到措手不及。 “嚴嵩,有功將士要賞,要重賞,這個內閣擬個單子就是了。有一個人,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嚴閣老幫著參謀一下?!?/br> “陛下請講?!?/br> 嘉靖笑道:“就是唐毅這小子,屢次立功,還都是大功,朝廷不賞不足以激勵人心,可是他又年紀輕輕,還沒有考上進士,朕也不好過分超擢,是寬亦誤,嚴亦誤,閣老可有什么好辦法?!?/br> “這個……”嚴嵩眨了眨眼,突然福至心靈,笑道:“陛下方才說了,唐毅是萬千讀書人當中會做事的,是讀書人的楷模,倒不如讓唐毅巡視東南,慰問諸軍,以示陛下愛民之仁德?!?/br> “慰問諸軍?倒是該好好問問他們,朕的糧餉都到哪里去了,都養了小妾不成!”嘉靖豁然站起,走到了龍書案前,提起毛筆,沉默一會兒,刷刷點點寫到:書生能堪重任,文武該當如何! 兩句話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