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3
姓民不聊生,再這么下去,怕是會出大亂子。晚生前來是替知府大人來借糧,還請老大人施以援手,晚生感激不盡?!?/br> 唐毅說著和徐渭一起站起身,深深一躬。 龐策的壽眉挑了挑,問道:“王崇古怎么不自己來???” “府尊大人事務太過繁雜,實在是抽不開身,等風波平息,自會親自上門道謝?!?/br> “嗯!”龐策沉默了一會兒,才勉強說道:“糧價暴漲,老夫豈能不知!我們龐家也是上百口人,如果王崇古來,老夫是斷然不會借糧。不過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老夫不能不借,去,點出五百石,讓行之帶走?!?/br> 好嗎,唐毅的面子比知府管用,也不知道是該喜悅還是該流淚。就這樣,從龐府出來,唐毅又連著去了好幾家,其中有和交通行有聲音往來的士紳,也有唐順之的舊交好友,門人弟子,也有心學的信徒,不管是看著唐毅的面子,還是看著徐渭的面子,或多或少,都借了一些糧食,有二百石的,有三百石的,加起來還不到一萬石,只能算是聊勝于無。 “行之,我覺得咱倆不像是化緣的,倒像是要飯的,你看哪一家不用眼角看咱們!”徐渭氣呼呼說道:“我就不信,他們一個個良田萬畝,糧囤堆得滿滿的,拿個三五千石一點問題沒有。區區二三百石,不過是打發要小錢兒的,真丟人!” 唐毅滿臉含笑,“文長兄可是覺得委屈?” “那倒不是,我是覺得咱們這是浪費時間?!毙煳嫉吐曊f道:“行之,你不是準備了殺手锏,為什么……” 唐毅果斷擺手,堵住了徐渭的話。 “文長兄,就說談情說愛吧,為的是娶親生子,要是把前面的過程都省略了,直接入洞房,感覺好嗎?” 徐渭仰著頭,思量一下,說道:“沒啥不好的,我媳婦就是入洞房才見第一面的!”又想起了愛妻,徐大才子的眼圈發紅。 唐毅急忙岔開話頭,“文長兄,還是說唱戲吧,一出戲最精彩的唱段也就那么幾句,可是前后還不能省去,沒有了鋪墊就沒了味道。不經過慢火熬制,就出不來一鍋好湯。不等雙方把牌都出光了,我的殺手锏就沒用了?!?/br> 徐渭總算是懂了,“行之,那你說咱們現在就是跑龍套的角兒唄?!?/br> “沒錯,我們要把氣氛造起來!” 唐毅拍了拍屁股,信心十足地說道:“蘇州的大戶摳門,明天咱們出城,去太倉,到咱們的大本營,我看誰還能不出糧!” …… 唐毅和徐渭急匆匆趕回了太倉,與蘇州受得冷遇不一樣,錢胖子帶著一群人早就翹首以盼。 “哎呦,公子回來了!” 錢胖子小跑著上前,接過唐毅的馬韁繩,屁顛屁顛往城里走。 “怎么樣了,糧食可籌措好了?” 錢胖子一聽,倒是愣了一下,不好意思說道:“公子,實不相瞞,我們只買到了三萬石出頭?!?/br> “怎么這么少?” 這回輪到唐毅吃驚了,太倉,太倉啊,自古以來都是產糧的重地,隨隨便便拿出幾十萬石,不算什么,怎么就只收了三萬石?莫非是錢胖子辦事不得力? 許是感受到了唐毅不滿的目光,錢胖子額頭冒汗,忙說道:“公子,等到了家,小的跟你細細說?!?/br> 在眾人簇擁之中,回到了府邸,先去見過朱氏,朱氏對糧食的事情沒什么興趣,反而知道唐毅中了府試案首,歡喜莫名,問長問短,又囑咐唐毅要好好讀書,三元及第,給唐家增光添彩。 科舉為王,世道如此,哪怕出身勛貴也不能免俗。唐毅只能諾諾答應,從朱氏的屋子出來,回到了書房。 這時候錢胖子已經等在了屋中,直接開門見山。 “公子,小的也是剛剛知道,早在年初的時候,就有人趁著糧價很低的時候,囤積糧食。大戶們倒是有糧,只是他們已經簽好了約書,收了定金,糧食都不是他們的。小的買來的三萬石,都是今年增產的。小的也不好逼著大家伙違約,辦事不利,還請公子責罰?!?/br> “原來如此?!?/br> 唐毅點了點頭,看來趙旭這些人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就布局了。想想也是,常平倉都能被偷梁換柱,蘇州周圍的大戶還能不擺平??! 唐毅的腦袋也大了起來,他和王崇古一樣,都需要拖延時間,調集力量。根據他的判斷,王崇古所謂即將運到的二十五萬石糧食,很有可能會出問題。憑著趙旭等人的能量,至少要打一個對折。 所以自己至少要弄到十萬石,最好更多一些,才能維持住局面。 “老錢,你說所有的大戶都簽了約書?就沒人例外嗎?” “也不能這么說?!卞X胖子掰著手指頭說道:“還有兩家就沒簽?!?/br> “誰?” “第一家就是您的岳父太倉王家,至于第二家,就是華亭的徐閣老徐家!” 唐毅以手擊額,心說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還用問錢胖子嗎?王家千年傳承,王忬父子一文一武,有名望有實力,可以無視趙旭那些人。至于徐階,那就更不用說了,家里頭幾十萬畝的田地,每年光是收租子就有十萬石糧食。 徐閣老那邊還有些遠,王家可就在眼前。 “去,準備一份禮物,我這就去王家?!?/br> 唐毅換了身新衣服,幾天忙活他也憔悴了不少,好好洗了洗臉,徐渭捂著嘴打哈欠,“行之,都是一家人,至于這么正式嗎?” “總要留個好印象吧?!?/br> 唐毅也十分放松,坐在馬車上,還小憩了一會兒,到了王家大門,伸了伸懶腰,管事的見過唐毅,慌忙過來迎接。 “快請進吧?!?/br> 到了大堂落座,沒多大一會兒,一陣腳步聲,一老二少來了三個人,老者是王忬的堂兄王愔,兩個年輕的是王愔的兩個兒子,王世宇和王世賢。大家見過面,寒暄了一會兒。王愔先笑道:“聽說行之中了案首,小兩元了,要是道試再來個案首,小三元,那可是值得慶賀。沒別的說,舅舅高興,讓他們準備酒菜,好好聊聊?!?/br> 唐毅微微點頭,沒多大一會兒,家人就擺上了酒菜,王愔親自陪酒,唐毅連喝了三杯,笑著說道:“舅舅,外甥前來還有些事情,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都是一家人,客氣什么?!?/br> “那外甥就說了,是這樣的,蘇州城中缺糧,知府大人讓我和文長兄出來借糧。我覺著平抑物價,是保護百姓的善舉,而且知府大人也說了,不是白借,每石糧食三兩銀子,要比平常高一倍的價錢,您老以為如何?” 本以為王愔會毫不猶豫答應,誰知他竟然默默無語,倒是王世宇和王世賢兩個嘴角帶著淡淡的冷笑,頗不以為然。 “莫非有什么難處?” 王愔沒說話,王世賢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