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7
會試的成績迥然不同,唐慎也不由的心懸了起來,莫非自己的策論出了問題? 一直等到三甲進士名單,唐慎才出現在第一名,好不容易念完,一甲和二甲的進士要進殿謝恩,三甲的只能等在外面,唐慎難免失落尷尬,不過能中進士就算好事情,王忬不也是三甲嗎…… 就在唐慎安慰自己的時候,突然有個老太監笑瞇瞇走了過來。 “圣上口諭,令同進士唐慎進殿面圣!” 第167章 皇恩浩蕩 曹大章本是今科會元,自然滿心想著再多一元,不過陳謹學識過人,書法更是在他之上,能中狀元也是理所當然。只是唐慎竟然會落到三甲之列,讓曹大章實在是驚駭。別人不知道,可是他心里頭明鏡似的,唐家父子有多大的影響力! 究竟誰能把唐慎壓到三甲,怕是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當朝的首輔嚴嵩嚴閣老!再加上之前宴會的矛盾,如果說不是嚴嵩,誰都不信。 不光是曹大章,就連其他人也都是這么想的。大家對唐慎越發同情,認為一個三甲進士實在是委屈了他,歷來反嚴的斗士都受到士林的追捧和仰慕。 唐慎這個三甲進士,比起進入二甲的名聲還要好一萬倍。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福禍相依是說不清楚的。 此刻感到最委屈的人應該就是嚴閣老,老嚴嵩悲憤地仰天長嘆:“老夫沒有打壓唐慎啊,沒有??!” 說什么也不管用了,他沒出手,可是他的兒子出手了,這才叫黃土泥掉到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當聽到嘉靖下旨意,宣召唐慎覲見的時候,老嚴嵩心里忽悠了一下,老眼之中滿是駭然神色。由于壬寅宮變的事情,嘉靖對大內有著強烈的恐懼,金殿傳臚是不得不來的大典,往常嘉靖不過是露一面,接受新科進士三跪九叩之后,就立刻轉回西苑。 而如今竟然在奉天殿召見唐慎,恩寵之隆,簡直超乎尋常! 既然如此恩寵,那為什么不把唐慎的名次提前? 不管二甲還是一甲,不都是嘉靖一句話的事情,他為什么依舊要給唐慎三甲同進士?三甲,三甲啊…… 嚴嵩的眼前突然多出了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嘴角掛著冷笑,輕蔑地看著他! 那個人就是前首輔夏言夏貴溪! 夏言也是三甲進士出身,后來擔任六科給事中,在大禮議之中,夏言受到嘉靖的賞識,當時首輔是靠著大禮議驟貴的張璁。張璁對于夏言屢屢冒犯自己,十分惱怒,并且仗著權威,發動百官要捏死夏言這只小螞蟻。 可是夏言辯才無雙,強直豪邁,又得到嘉靖的信任,斗來斗去,夏言的官職越來越大,恩寵越來越隆,竟然達到了和張璁分庭抗禮的地步。 結果因為誣告首輔張璁翻了船,言官出身的三甲進士竟然打破了歷來的規矩,成為了大明的首輔…… 雖然后來夏言栽在了嚴嵩手里,對于夏貴溪嚴嵩是一萬個佩服。而如今呢,唐慎又是三甲進士,自己則是首輔,和當初的張璁比起來,恐怕名聲也好不到哪里去。嘉靖又要抬舉唐慎,皇帝究竟打得什么算盤,莫非要重蹈覆轍? 一想到這里,老嚴嵩后背都冒出了冷汗,他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都怪這個目中無人的畜生,你是給咱們爺倆挖墳??! 不提嚴嵩又驚又懼,單說唐慎,在麥福的指引下,來到了進殿,規規矩矩行了大禮。 “唐卿免禮平身!”嘉靖的聲音有些縹緲,好像來自九天之上一般,唐慎連忙說道:“臣,叩謝圣恩?!?/br> 他站立在眾位新科進士之前,恭恭敬敬。 嘉靖看了看他,突然笑道:“唐卿,你的策論朕看過了,也給六部九卿都看了。他們很多人都贊同你的說法,次輔李本,通政使趙文華,工部尚書歐陽必進都提議要大練鄉勇,以浙人守浙土,以閩人衛閩境。你以為如何?” 唐慎一聽,慌忙跪倒。 就在殿試結束,唐慎找到了兒子,把他的如何寫的策論和唐毅說了一遍。 唐毅聽完之后,不由得冒了冷汗,他真心誠意地給老爹豎起了大拇指! “爹,孩兒錯了?!碧埔阋还降?,而后慚愧地說道:“孩兒是想著拋出驚人之論,吸引注意,然后退而求其次,利用世兵和募兵結合,卻忽略了皇帝怕麻煩的性子。比較起來,還是老爹高明!” 唐慎笑著擺擺手:“鄉勇這事也是你說過的,爹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只是策論做了,接下來要怎么辦,爹心里還沒有數?!?/br> 唐毅眼珠轉了轉,立刻和老爹展開了聯合推演。 在過去的兩天之中,唐慎已經不知道多少次想過這個問題了。 當嘉靖發問,他立刻說道:“啟奏陛下,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鄉勇說白了還是利用地方豪強士紳的力量,這股力量只可利用,而不可重用,朝廷軍權,必須系于陛下之手,才能安全穩妥?!?/br> 唐慎說完之后,一旁的趙文華就迫不及待質問道:“唐子誠,策論是你寫的,你現在又反對大練鄉勇,兩面三刀可不好??!” 本來趙文華和唐順之是同科,很支持拉攏唐家父子,可是這對父子不識好歹,把小閣老氣成了那樣,趙文華也不得不和他們劃清界限。 唐慎心中有數,微然一笑:“趙大人,一篇策論不過幾千字,焉能把我心中所想盡數說出來?而所想的方略又如何能盡數實現?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軍制大事非同小可,不制定出幾套方略,不詢問各方,匯集意見,如何能令人信服?下官此時能想到的不過是一些思路而已,你何必如此著急?” “哼,好一張伶牙俐齒,倒要聽聽你有什么高見?!?/br> 唐慎沒有搭理他,而是沖著嘉靖磕頭,而后說道:“陛下,微臣以為編練鄉勇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不然地方豪強大戶趁機做大,絕非朝廷之福,只怕禍患尤在倭寇之上?!?/br> 嘉靖聽在耳朵里,不由得笑道:“唐慎,你既然知道編練鄉勇有如此危害,卻為什么還出這個主意?” 唐慎毫不畏懼,挺直了胸膛,大聲說道:“巴豆有毒,卻能治便秘之癥,鄉勇也是如此,大練必然產生危害,可是適當使用,卻是御敵利器。臣統計過,江南沿海的倭寇多為百人以內的小隊襲擊。倘若城池當中,有五十名經過嚴格訓練的鄉勇,平時巡邏放哨,遇到倭寇來襲,立刻關門閉寨,嚴防死守,倭寇得手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臣以為每州縣的鄉勇名額不宜超過一千,且要分散交給多個大族,然后由知縣、縣丞、巡檢等官吏統籌。尤其重要的是練兵官必須朝廷從外地調遣,臣與兵部侍郎唐順之,及犬子制定過練兵方略,沙洲一戰已經初見成效。以此方略練兵,只要踏實嚴謹,就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