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
坐在了廂房門口,擋住了他的去路。 “爹,您想放棄不成?” 唐秀才不想在孩子面前丟人,只能回去,可是連續三四次,唐秀才干脆破罐子破摔。 “毅兒,跟你實說了,我寧可去領兵上戰場,我也不考勞什子鄉試!” 唐毅聽完之后,平靜異常,唐秀才還只當他理解了呢。 “毅兒,你太懂事了!”唐秀才感動得快哭了。 “爹,孩兒還有更懂事的呢!”唐毅一回頭,兩個家丁把那副明晃晃的步人甲搬了出來。唐毅站在鎧甲旁邊,微微笑道:“孩兒不攔著您去當英雄,可是您也不能攔著孩兒不是!” 唐秀才呆立在當場,臉色鐵青,嘴角抽搐,點指著唐毅,怒道:“算你小子狠!”氣哼哼的一轉頭,只能回到書房,繼續苦心孤詣了。 也別說,就靠著稀里糊涂的閉門造車,唐秀才的八股文竟然有些能看了,趙聞的評價漸漸多了,唐秀才也似乎開了竅,越寫越通順,有時候一天甚至能做五篇尚可的文章。 其實唐毅私下請教過趙聞,為什么不給老爹仔細講解,把經義掰開了揉碎了,趙聞只是一句話,唐毅就沒詞了。 “一個半月的時間,你爹能讀懂什么?”趙聞笑道:“我讓他作文,不過是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寫出一篇差不多的文章而已,到了考場上,能寫出來完整的一篇就算贏了!” 正捧著文章過來的唐秀才一聽,直接趴下了,太傷自尊了。 可是不管怎么傷,他都要撐下來,整整一個月,唐秀才寫了三百多篇文章,手都練成了雞爪子,毛筆寫禿了十幾支,聽到八股兩個字,都吐了。 當最后一篇文章送到趙聞的手里,看了一遍,趙聞竟然前所未有地露出了笑容。 “唐世兄的文章雖然不算出彩,但是也挑不出毛病,能不能取中,就看考官的意思了,在下也就能做什么多了,告辭!” 唐毅千恩萬謝,送走了趙聞。他準備好了馬車,爺倆帶著衣服書籍,離開了沙洲。剛剛出城,道路兩旁竟然聚集了好些百姓,唐秀才雖然沒在沙洲幾天,可是他畢竟打敗了倭寇,救了所有人。接下來唐毅替老爹處理政務,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條,沙洲迅速從倭寇的陰影之中走出來,大家心里頭都有一筆賬,對唐家父子充滿了感激之情。當馬車過來,有人仗著膽子喊了一句:“大人加油,我們支持你!” 瞬間大家繃緊的面孔都放松了,高聲喊道:“大人加油,大人加油??!” 更有人送來了象征著“高中”的年糕和粽子,感動得唐秀才熱淚盈眶,咬了一口,齒頰留香。百姓們忍不住一陣歡呼,唐秀才同樣心情激動,熱血沸騰,大有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架勢。 唐毅和老爹趕到南京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客棧已經住滿了讀書人,就連柴房都是人,房價更是漲了十幾倍不止,偌大的南京城,就好像是一鍋正在燒開的水,只等著沸騰的時候到來。 當然唐毅不用擔心,他的產業眾多,早就安排好了下榻的地方,一座幽靜的小院子,離著貢院只有二里之遙。 這幾天難得沒有再逼迫老爹,而是讓他正常休息,調整身心狀態,這也是唐毅一路考出來的經驗,總算老爹重新紅光滿面,精神抖擻。 提著籃子,裝滿了筆墨紙硯等應用之物,毅然走進了茫茫的人海,緩緩向著貢院大門流去。 成千上萬的人群,加上相送的親人家丁,竟然比起高考還要壯觀,一想到自己也要走這么一回兒,唐毅頭皮就發麻! 好不容易目送老爹進了貢院,唐毅才退了出來,擦了擦頭上的汗水。一個多月下來,他比老爹還累,愣是瘦了十幾斤,都沒孩子模樣了。 趕快找了家飯館,要了一大鍋羊rou,貼貼秋膘,補一補,然后才回到住處呼呼睡覺,等他再度醒來,就見到沈林在屋子里來回走動,焦急不已。 “有事?” “哎呦,少爺,你可算醒了,唐大人派人過來,讓你去見他?!?/br> “老師!”唐毅不由得臉一沉,埋怨道:“干嘛不早點告訴我!” “少爺,您都多長時間沒睡好了,小的怎么忍心打擾!” 唐毅沒說什么,而是迅速換了身衣服,這一次唐順之沒有在兵部,而是在府邸見了他。進入唐順之的書房,一股詭異的氣氛讓唐毅詫異非常。一貫云淡風輕的唐順之竟然抱著頭,滿臉的愧疚。 “行之,為師恐怕害了你和你爹??!” 唐毅身體一晃,不好的念頭涌上了心頭,“不會是那張紙出了事吧?” 第140章 中舉 鄉試一共有三場,每場三天,一共九天時間。對于每一個讀書人來說,這九天時間簡直是人生最痛苦的折磨。從進場那一刻開始,他們就要放棄讀書人的尊嚴,解開衣裳左手拿著筆硯右手拿著衣襪,排著隊站在甬道里聽候點名,依次走到的面前每一位考生由兩名搜檢軍搜身從頭到腳仔細搜查,不許一張紙片,一個字流入考場。 繁瑣的檢查往往需幾個時辰才能搜完,深秋的時節,江南還好,要是到了北方,那酸爽簡直沒法形容,很多考生自腰際以下都凍僵了,幾乎不知道自己身體發膚之所在,沒有了一點讀書人的體面。 這還只是勞其筋骨,下面還有更苦其心志的東西,就拿第一場考試來說,一共要做三道四書題,每道題二百字以上,相當于必答題,另外五經選一,一共四道經義題,每道要寫三百字以上。 也就是說,三天之內,要寫夠七篇八股文,加上第一天要花大量時間搜身,還要恢復凍僵的身體,再扣去吃喝拉撒,真正留給考生的時間只有兩天,絕對是超強度的腦力和體力考驗,甚至有考生在科場猝死,也就不足為奇了。 考生累,主考也不輕松,上萬人考試,光是第一場考試,每人七篇八股,加起來小十萬份考卷,要糊名謄錄,要在一二十天之內閱完,就夠考官們把眼珠子看瞎,把精神耗盡。 因此考官們也漸漸形成了默契,鄉試只重視頭一場,在頭一場之中,只看重“四書”義,只要被取中,后面的就變得無關緊要,以至于產生“茍簡濫劣,至于全無典故不知平仄者,亦皆中式”的局面。 聯想到閱卷工作的艱難,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了解了鄉試過程,就知道趙聞的高明之處,他對唐慎的輔導是對癥下藥,一個半月的時間,講解文法經義,全都是白搭。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唐慎適應高強度的考試節奏,保證在規定的時間,把七篇八股文寫完,至于其他的,就是老天爺的事情…… 經過了緊張激烈的考試,唐秀才提著籃子,晃晃悠悠,從貢院走出來,唐毅連忙跑過來迎接老爹,看他除了臉色有點蒼白,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