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開始集結。而唐毅還像是淤泥之中的蓮子,在拼命積累著實力。 他回到太倉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練兵。 由于督標營的戰法得到王忬和盧鏜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聽說訓練三天就效果驚人,王提督都高興瘋了。不過唐毅很快澆滅了他的熱情,督標營雖然有不少新兵,但都是軍戶子弟,年輕力壯,已經訓練過一段時間。 有了好底子,加上唐順之和盧鏜兩位武術大家,還有唐毅這么個妖孽,才把督標弄得像模像樣??墒嵌綐艘灿兄旅娜毕?,只有長槍手,沒有火銃手,沒有刀盾兵,遠距離殺傷力幾乎為零。要是遇上裝備火銃和弓箭的對手,一定死的很難看。 但是不管怎樣,唐毅的練兵方法已經得到了唐順之和盧鏜的高度肯定。 以往總是講究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把軍隊的戰斗力寄托在武將身上??墒敲麑⒉怀S?,而且就算有了名將,也要生逢其時才能一展才華。 唐毅的思路卻開辟了全新的領域,把目光放在士兵身上,教會他們分工配合,教會他們殺敵制勝,最要緊的是這種方法還有極強的可復制性,哪怕只有中人之姿,只要老老實實按照步驟做,也能訓練出一支強兵。 自從和唐毅徹夜長談之后,唐順之不吃不喝,苦思了三天三夜,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厚厚的扔到了火爐里。 “別燒??!”唐毅這個心疼啊,心說那可是唐順之親筆手書啊,留到后世,絕對是了不得的文物,萬一后人是個敗家子,還能拿去換錢呢! 唐順之毫不為所動,冷笑道:“怎么,你小子還想留下這本書,寒磣我唐荊川嗎?” “我有那么無聊嗎!反正都是你的書,愛咋滴咋滴?!碧埔闼餍圆徽f話,眼看著書稿變成了一堆灰燼,唐順之拍了拍手,笑道:“餓了,有吃的嗎?” “早就準備了,朱大嬸做得面條?!?/br> 唐順之接過大碗,濃郁噴香的rou醬,伴著爽滑的面條,吃到肚子里,渾身一激靈,舒服到了心頭,連吃了三大碗,唐順之終于放下了碗筷。 “行了,這幾天選人選得怎么樣了?” “差不多了!”唐毅笑著說道。王忬采納了他的辦法,也知道東南的衛所兵早就糜爛不堪,只能招募新軍。唐毅就提議從鹽鐵塘的施工隊招募,這些人年輕老實,又經過簡單訓練,習慣了協同合作,很快就能訓練出來,派上用場。 而且唐毅還略微不好意思地說道:“我推薦他們也是有私心的,畢竟鹽鐵塘修完,就用不了這么多人手,不能讓他們失業?!?/br> 見唐毅如此“坦誠”王忬是欣然同意,還準許唐毅協助盧鏜一起挑選新兵。 咱們的唐神童當然不會把心里話都說出來,要想做一個合格的權臣,沒有軍隊支持是絕對不成的。別看只是一千多新兵,他們只要按照新式的訓練方法,絕對能一鳴驚人。而且接下來的若干年,東南御倭寇,西北抗擊韃靼,正是武將建功立業的時候,大名鼎鼎的戚家軍就是這時候崛起的。 這些難民弟子司唐毅為救命恩人,忠心耿耿沒有話說。不指望他們之中出現戚繼光那樣的天才名將,十年二十年之后,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坐到參將,游擊,千總,把總,也是一股極其強悍,可以依靠的力量。 槍桿子出政權,雖然還沒到可以造反的末世,但搞點兵諫還是可以的! 看唐毅想得出神,唐順之踢了他一腳。 “又想什么壞事?” “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唐毅氣呼呼說道:“荊川先生,晚生鞍前馬后,不辭勞苦,好不容易把織造局扳倒了,把天大的案子掀開了,您可不能拿老眼光看人?!?/br> “算你有功,朝廷也該把東南的亂象清理清理了!” 唐順之滿懷信心,和唐毅早出晚歸,刻苦訓練新兵,一轉眼,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朝廷總算是傳來了消息。 不過這個消息讓大家失望,非常失望! 嘉靖首先褒獎王忬做得很不錯,升任他為右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總督閩浙軍務。從提督變成了總督,貌似升官了,可是原本兼管的蘇州和松江兩府不經意間消失了。同時嘉靖采納嚴嵩諫言,派遣通政使趙文華擔任欽差,專職查案。 唐毅從錦衣衛手里弄到了一份趙文華的詳細檔案,咬牙切齒地研究。 “別浪費功夫了,姓趙的和我是同一科的!” “喲,這么說先生很了解他?”唐毅來了興趣,他雖然知道歷史,也僅僅是一些有名的人物,趙文華最多就是個模糊的印象而已,甚至連哪邊的都分不清。 “唉,我是了解他,可是越了解就越覺得不認識他了?!碧祈樦L嘆一聲:“當初趙文華中進士之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做事認真,是難得的干吏,后來得罪上官,被貶為東平州同知,那時候我回家閉門讀書,等我再聽到他的消息,趙文華已經拜嚴嵩為干爹,從此之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近年更是做到了通政使?!?/br> 唐毅一驚,心說都是同一科的,你還是白丁,人家都混成了大九卿,同樣是人差距咋就這么大捏? 唐順之沒注意唐毅的神情,自顧自說道:“趙文華自從做了通政使之后,每逢彈劾嚴嵩的奏折,都向送給老賊,然后才送給皇上,視朝廷法度無物,敗壞綱常,趨炎附勢。用盡各種辦法,討好嚴嵩老賊的夫人,靠著枕邊風,才坐穩了位置,與此等敗類同科,真是丟人!” 唐順之叨叨念念,罵了好一陣子,唐毅眨眨眼睛,總結道:“讓趙文華當欽差,就別指望著挖根了唄!” 第105章 河邊悟道 從四月中旬開始,東南的降雨不斷,給運河施工帶來不小的麻煩。雨水淤積,剛挖出來的航道滿是泥水,混著沙石雜物,根本沒法施工。 唐毅一時沒了主意,總不能用一瓢一瓢舀水吧,要是有水泵就好了,可是現在上哪弄去? 正巧唐順之趕來查看,唐毅只好求助這位無所不知的荊川先生,唐順之果然沒讓他失望,立刻下令制作一百架水車,水車不算新鮮,最早在東漢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過,又叫龍車,最長可到兩丈,人在岸邊踩動拐木,帶動龍骨板轉動,把河水帶上來,最多可以三架水車接力,把灌溉水提高到三丈高度。 唐順之還對水車進行了改進,放棄人力使用畜力,并且加裝了鐵質的轉軸。工人揮動鞭子,老黃牛乖乖帶著木制齒輪轉動,龍骨板發出吱呀呀的聲音,滿是泥漿的水流從河里抽出,按照挖掘好得水渠,流向了沿岸百姓的農田。 一百架水車一起發動,很快淤積的雨水被清理干凈,工人們歡呼著繼續挖掘,大家干勁十足,二百里的鹽鐵塘,如今已經修通了一百八十里,只要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