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大權獨攬了,卻也到底沒辦法給女兒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甚至因為“祖宗家法不可逆”的緣故,連女婿明面上的身份也不能提一下,只好暗地里親近補償一二了。 不過好在圣上這位遺珠好歹有個縣主的名頭,宗室里頭也不少人知道她的出身,倒也沒人欺負了她,只夫妻兩個一起做個閑云野鶴的樣子便罷了,日子倒也不差,哪怕在明面上也很有幾分體面。 圣上的這位布衣之交也不知怎么的,對只有一面之緣的薛家姐兒很是有些好印象,等回家之后也沒少和夫人說起來這事情。 也就是那會兒黛玉真不過是個孩子,再加上縣主娘娘也不是個小心眼的,否則就以這位盛贊的程度,指不定家里的夫人就很是能醋上一回呢。 他們夫妻相得多年,卻是不知怎么的沒能得一個孩子。好在夫妻雙方都對綿延子嗣承續香火并沒太大的執著,倒也不會因此鬧出什么矛盾來。 只要丈夫不是沒事想給自己添個姐妹進門,這位縣主娘娘還是不介意和丈夫聊一聊哪一家的好孩子的。 比如這會兒偽裝成來逛首飾店的尋常婦人的縣主娘娘聽到薛蟠提起丈夫夸過的薛家姐兒,到底還是滿心好奇。 薛蟠也是個憨的,只知道不能將妹子的事情說給男人聽,這會兒見是個婦人聞起來,又是和自己頗為熟悉的圣上親信家的夫人,竟并不拿人當外人,當下便一陣夸贊。 在薛蟠眼里,自家妹子自然是天下頂好的姑娘,憑誰都是比不得的,在他嘴里黛玉更是無一不好。 縣主娘娘自己雖然沒孩子,但她娘家兄弟卻有孩子——當然這里的娘家指的可不是圣上這個親爹,卻是她記名的那家宗室人家了。 當初因為她娘的出身有些不光彩,宗室里頭地位高些的人家總有些不情愿,又因為各類禁忌的緣故,她便只被記在了一家郡王家里做他家的嫡長女。她到這位郡王家里時候雖然年紀不大,卻也是記事了的,她算是會做人的,和這家里的幾個兄弟的關系都算是不錯。她出嫁時候圣上在宗室面前還有些勢弱,再過了幾年圣上漸漸大權獨攬之后對她也頗為照顧,她嘴上推辭著圣上對自己的不少有些太顯眼的恩典,暗地里卻贊養父養母對自己的教養精心之類的,很是給娘家討了些好處。 如此這般下來,她倒是和她娘家關系不錯。 本朝規矩宗室總有不少禁忌,過的風光的人家便算了,稍微不如意一些的人家就過得窮困。 她養父母算是能生的,撇開庶出的幾個弟妹不說,就是嫡出的兄弟就有五個,除了長子一脈能繼承爵位之外,別的人都得自己討生活。 別看本朝才傳承了沒幾代的時間,已經很有些沒什么能耐的宗室人家開始生計艱難了。 薛家這邊便是有再多不足,到底皇商出身不能缺了銀錢,若是姐兒本人出色一些,配給沒有爵位的次子幼子也是不差的。畢竟哪怕是有在仕途上折騰的能耐,這缺了錢財日子也不好過。 縣主娘娘心里已經起了思量,不過面上卻是不顯,還想著總得和娘家人說一說才是——左右這薛家姐兒才十二三歲,哪怕如今薛家已經開始相看人選了,到底并不急于一時。 作者有話要說: 補3號的更新,最近依舊很忙 第98章 黛玉寶釵(五十八) 第九十八章 這事情委實算不上太急,畢竟薛姨媽眼光也不低,不可能隨便將就了普通人家,這一時半會兒的確尋不到合適的人。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黛玉的年紀還小,十二三歲的年紀就算訂婚還嫌略早一些,所以薛姨媽自然有的是時間將眼光放的略高一些,略微挑揀挑揀女婿家的情況。左右以薛家在皇商人家里的地位,縱是再過兩年想在差不多門第的人家中尋覓也沒什么困難的。 金陵往京里頭的信件往返,一個月便也得了。這會兒以薛姨媽的糾結勁兒看來,自然很難給黛玉尋到個四角俱全的好婚事。 京里面雖然不少人還是難免覺得和商戶聯姻有失身份,但卻不得不給這位不知怎么的投了圣上眼緣的姑奶奶一個面子。好在薛家這邊好歹是皇商身份,又占了個紫薇舍人后人的名分,并算不得全然的普通商戶人家,到底是推了個三房的嫡次子出來。 家里繁衍的人口太多就意味著資源定然分配不均衡,不說老郡王諸多嫡庶兒子們,便兒子們所出的孫子家在一起就很是不少了。三房本來就不占長不占幼并算不上受寵,這位嫡次子更是三房繼室所出,并非原配嫡子——三房老爺和原配感情甚篤,早早就說好了三房能得的那個不算大的爵位和家里的大部分財產都給原配所出的兒子。那位繼室太太的出身也說不上太高,哪怕傾其所有也不能給兒子太多的幫襯,惦記著自己兒子日后的生活,到底是顧不得體面了,索性毛遂自薦了。 縣主娘娘雖然心里和家里仍舊親近,到底嫁出來多年,對娘家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再加上提起這事情也不過是一時興起所致,縱然真沒結果也未必放在心上,當下也懶得去查明這里頭有什么彎彎繞繞的,得了結果之后索性就將事情推給自己丈夫了。 雖然大多數時候兒女婚事都是女人們之間說的事情,不過縣主娘娘又和薛姨媽不熟悉,只她丈夫好歹和薛蟠相熟罷了。雖然略有些不規矩,但也只能由著男人們出頭了,所謂父母之命又說長兄為父,讓薛蟠這個當哥哥的出面也未嘗不可。 不管什么時候,沾上了皇家的事情總能變得格外的高貴。 三國時候劉備只靠著一個所謂的中山靖王之后的名義就能以一個織履販席之輩的出身招攬大批賢才三分天下,那還是和皇家隔了幾百年完全不可考證的關系呢,如今皇室開國不過百年,甭管哪家的宗室其實血脈聯系的都不遠呢,再加上本朝皇室姓徒,并不是個多么常見的姓氏,更是打從一開始聽起來就地位超然。 薛蟠在外頭是個叱咤風云的薛大爺,在家里的時候卻還是個孝子孝兄,對妹子的事情不敢擅專,總得由薛姨媽做決定才行。 薛姨媽倒是對宗室還了解些,自然知道宗室和宗室也有所不同,不過若是她仍舊是王家女的時候或許還能依著爵位高低關系遠近給宗室分成個三六九等,如今薛家商戶人家又遠在金陵,自然憑哪家都顯得高不可攀了。 而且薛姨媽也是個精明的人物,對這門婚事的來歷難免有些不解,等問薛蟠時候他只說是當初某某年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