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
什么意外被廢了的話,除了被弄死之外再沒別的結局,所以不管是出于主動還是被動,也自然把有意躲自己位置的徒明晰當成敵人才行。 人們常說,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敵人,太子對甄家和大皇子的關注度自然不是尋常人能比擬的,甚至作為對圣上最熟悉的皇子,他比作為當事人的徒明昳還早的了解到了圣上的心思。 雖然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太子仍舊為此放了不少心。 若說圣上曾經有意更換儲位卻是冤枉了,圣上諸多皇子里頭,太子還是最被寵愛滿意的那一個,就算圣上對徒明昳滿心喜愛的時候,也頂多就是打算給他培養些勢力使得他在日后也能過的舒坦一些罷了。 而太子被作為儲君培養了這么多年,也不是完全不懂事的。之前甄家一心想和自己作對的時候太子自然是容不下人的,不過若是徒明昳成了被拔了牙的老虎,太子自然不介意在圣上面前做出一副自己很大度寬宏的樣子。 畢竟舉凡是做父親的,哪怕在諸多孩子里頭有所偏愛,也不可能真的把別的孩子逼到無路可走,總歸還是盼著諸多兒女都能安穩妥當,要是自己做出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只怕圣上就該心生不滿了。 ——當然了,這所謂的寬容大度也不過是暫時的做個樣子給圣上看的罷了,等日后太子真的大權獨握的時候,那時候他還到底愿不愿意再容著這個不安分的和自己幾乎鬧翻了天的兄長可就不好說了。 之前徒明昳仗著長子的身份擺明了車馬要和太子作對,憑借著自己的身份和圣上的寵愛很是拉起了一堆人馬,一度給太子造成了很大的恐慌的壓力。 當初太子還為此咬牙切齒,只覺得自己這個儲位早定的太子殿下還比不得徒明晰這個庶出的在人心里的地位。不過現在撇開之前承受的壓力,只回頭看起來這樣也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因為先頭最年長的兩位兄長的明著爭斗,諸位皇子也有心無心都早早的站好了隊伍,這向著太子的人自然不用說了,就算是徒明昳那一伙的,隨著領頭人的失勢,這一黨的人的勢力也隨之會大幅度縮水,甚至完全不會構成新的威脅。 徒明晰是所有皇子里和圣上感情最深厚的一個,感情深厚到哪怕如今他的年紀也已經很不小了,至少在沒感覺到直接的過不下去的威脅的情況下,太子也并不愿意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倒也還能耐得住自己的心事。 作者有話要說: 蝴蝶效應很強大。 我其實把提綱改了很多次,猶豫著要不要把蝴蝶效應弄得這么強大,坦白的說,無論是從寶釵還是黛玉的身份,其實都不足以改變太多的事情。 可是后來寫著寫著,又真的想多開一開金手指,因為想寫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因為覺得紅樓里面都是遺憾,想要盡可能的去彌補這些不順遂,哪怕這樣會讓一切顯得格外不合理。 如果說每個故事都能成為一個小世界,我希望在我的小世界里,每個人都能得到很純粹的幸福。 第88章 黛玉寶釵(四十八) 第八十八章 有的時候,最了解一個人的很可能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敵人。 這樣的話,在太子和大皇子之間顯得格外的明顯。 太子先是旁觀者清的察覺了圣上的那一點不易察覺的態度區別,然后徒然放心之下倒是變得愈發的從容鎮定。而大皇子雖然也不是個蠢的,到底還是難免當局者迷了一些,最后還是從太子與眾不同的態度里才慢半拍的察覺到了圣上的心意變動。 帝心難測,這朝中的局勢從來都瞬息萬變,這察言觀色的先后自然無比重要,哪怕徒明昳只比他兄弟晚一兩天發現風向的轉動,這時候也已經算是有些遲了。 這對他可真心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就如同太子素來標榜自己之所以和大皇子水火不容是因大皇子野心太大的緣故——作為已經被冊封了的儲君加上獨一個的元后嫡子,若是他最終不能成為那個人上人,除了萬劫不復之外不可能有第二個下場,所以自然不得不反擊,這理由聽起來總是合理的。 可大皇子那邊,他之所以和太子徹底撕破了臉皮又何嘗不是因為他也已經無路可退呢。 當初甄貴妃以妃嬪寵妾的身份卻搶在正宮皇后前面生下長子本來就有爭搶的意思,若說她是個沒有野心的卻是騙不得任何人的,再加上之前甄家享受足了從龍之功的成就感,欲壑難填之下可不就惦記起了下一回。 圣上還只是被甄家老太君奶大的,登基之后就如此照拂甄家,使得甄家從一個本來毫不起眼的泥腿子人家一躍成為當朝的新貴重臣,這跨度真心不可謂不大。不過一個奶嬤嬤就能帶來這樣的好處,那若是坐在上頭的那個人換做是自家的親外孫,甄家可不更得榮耀滿身了。 甄應嘉和榮國府的賈政雖然前程本事上天差地別,不過在某種程度上總有些相似之處,比如哪怕甄應嘉還算是有鉆營的本事,但依舊并不是多么擅長做官的人,這一點無論對誰來說都不是什么難以察覺的事情。圣上雖然是個偏心的人,卻總也歸算是個明君,哪怕看在甄家老太君的面子再愿意提拔甄家,也不會給甄家他們承擔不起的權利,頂多只讓甄應嘉管著個油水豐厚的職位,卻從不會真的托以重任,更別說讓甄應嘉回京入閣了。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哪怕甄家在金陵再是土皇帝,在京里頭不少有權有勢的人眼里,甄家也仍舊算不上真正的天子重臣,雖然肯定是不能隨意得罪了甄家,卻也沒必要太給甄家臉面。 君不見就是賈家如今都已經落魄成這樣地步了,王夫人這個五品的宜人仍舊能半點都不打怵的和甄應嘉的夫人平等來往。雖然這里也一定有榮國公府和王夫人兄長王子騰的面子在,但總也和甄家是外臣而賈政卻是京官不無關系。 但若是坐在上頭的換成自家外孫的話,回京入閣位極人臣可不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甄家是很有野心的,然后他們潛移默化的就培養出了大皇子的野心。 要不然大皇子平白的怎么能起了這樣的心思呢。 太子還在襁褓里頭的時候就被封成儲君了,那會兒大皇子也不過還是個吃奶的娃娃,可以說他在還不知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并不是繼承人的候選。若是他從一開始就老老實實的做個皇子王爺,甚至不算上圣上對甄家的偏愛,只瞧著他比起其他弟弟們的年紀優勢就注定未來總不可能籍籍無名。要是沒人刻意攛掇他,而是由著圣上將他引導到合適的路上也未嘗沒有好日子過。 誰說權臣王爺就不是個好前程,太子本身是身份不容置疑的元后嫡子,比所有兄弟的出身都高出一截,并不可能從一開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