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 ——雖說這其實并不影響絳珠仙子還愿吧,但是到底對于神瑛侍者就難免有些不足了。 換句話說,也就是無論是林家哥兒還是賈敏,都是命中有一死劫的,若是能度過了自然事事順遂,若是度不過……而這些命格上頭的東西,早在他們自己投胎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的,其實和絳珠仙子并沒什么關系。 林家哥兒是打從娘胎里就病習慣了的,原著里頭林黛玉說的自己“打從吃奶時候就開始吃藥”如今若是用來形容林家哥兒也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情。雖說這些藥喝下去了之后也的確讓林家哥兒的身子暫時好轉一些,不過所謂是藥三分毒,哪怕只是一分毒呢,積攢在身體里這么長時間的威力也不可小視。 雖說自從甄家的事情被發現了之后,林家這邊的規矩的確又嚴苛了一些,賈敏也似乎對娘家有些失望的樣子,再不如以前那樣常和女兒寶釵提及自己在閨中的日子了,在發現女兒變得日漸獨立了之后就放心的將家里的管家事情托付給女兒一些,自己則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生而體弱的小兒子身上。 至于林如海,他其實在為官的庶務上頭是一把好手,但是指望他真的事無巨細的關心家里頭卻是有些為難了。這并不意味著林如海忽視家里,只不過每天白天在衙里頭處理公務,晚上回府之后見見妻子兒女,在兒子還沒怎么啟蒙的情況下再多關懷一下兒子的身體女兒的功課。 這年代里頭男主外女主內是金科玉律,如林如海這樣的已經算是顧家的好男人了,指望他整日整日的守在兒女身邊也不現實。 若是說對于賈敏來說,小兒子的病會讓她開始質疑娘家人,甚至開始變得有些草木皆兵。那么對于林如海來說,這回的事情自然讓他打算狠狠收拾甄家一回了。 坦白的說,圣上并不算是個昏庸的人,鹽政上頭從來都是要緊的差事,若是圣上真的全都沒有監察也是不合理的事情,雖說圣上頗為信賴林如海吧,但是這鹽政官邸里頭總還是插著一些眼線的,且林家這邊的主子接二連三的病倒了這件事是無論如何都瞞不住人的,京里頭雖然不至于知道所有,到底還是有所聽說的。再加上林如海當時使人在京中調查詰問的動作雖然不大,但是也并不是多么隱晦,尤其是在賈家其實也是頗為得圣上關注的人家,林賈二家鬧的這么大,自然是瞞不得圣上的。 雖然林如海主要管的是鹽政,不過所謂巡鹽御史也算是御史的一種,再加上他受封的虛銜蘭臺寺大夫其實也是和監察有關的,所以林如海能直接上書給圣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甚至為了不打草驚蛇,林如海還特地將彈劾的折子和今年鹽政官銀一道送上去的,所有的人關注的都只是銀子罷了,便是知道林如海同時遞了折子,也只以為就是尋常的請安折子而已,或只是為了說一說鹽政上頭這段時間的概況而已,再不然就是表功的折子,畢竟今年江南這邊風調雨順得很,稅收比前幾年還略微增長一些,幾乎每個江南官員都開始各種表功,這種情況下,自然沒人在意具體的折子數量問題,畢竟這年頭的折子也講究行文優美辭藻華麗,若是說的事情多了,自然得多上幾封折子,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 然后林如海的彈劾的折子就和官銀一道平平安安的到了京城,順利的遞到了圣上御案上。 林如海彈劾甄家的折子。 圣上宮里頭的寵妃甄貴妃,那真真是個后宮的人生贏家了,有寵有子娘家還得勢,尤其是甄娘娘的長子大皇子徒明昳,更是儲位的有力競爭者,便是和太子徒明晰也能斗個旗鼓相當。 在這種背景情況下,除非明火執仗地站在太子那一邊,否則正常人都不會直接懟上甄家一黨,更不要說是直接上折子彈劾甄家了。 比起甄家所出的大皇子來說,作為接受正統儒家教育的林如海來說,他其實還是更欣賞太子一些。不過這種欣賞并不足以讓他不顧一切的站隊,算起來林如海還是個徹頭徹尾的帝黨,至少在江南鹽政上頭,無論是大皇子黨還是□□其實都是被林如海得罪過的。 圣上如今的年紀已經很不年輕了,對于不少老臣難免心軟一些,這也是為什么甄家那邊能夠在江南那邊作威作福的原因——圣上年幼的時候頗得奉圣夫人照拂,后來身邊又有了甄貴妃這樣一朵解語花,如今年事已高難免心軟,更是對甄家無比的照拂。 難道說圣上對于甄家在江南那邊的所作所為完全不知情么,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算起來甄家不少行為圣上都是默認了的,只不過他也不知道甄家居然能夠囂張成這個樣子。 林如海對于圣上不可謂不了解,他也不是普通的在江南這邊的寒門子弟,哪怕他家里已經沒有爵位了,當初也仍舊算是列侯世家,又娶了賈敏這個同樣是圣上老臣的女兒,哪怕圣上的確偏心于甄家,林家到底也不是那些以前被甄家害的家破人亡的小門小戶能夠比擬的。 折子里頭從林家小哥兒病了開始說起,然后說到被林家太太發現了的(這種情況下寶釵作為未出閣的女孩兒卻是不合適被提起的)有些異常的賈家陪房,發現林家小哥兒的病并不是意外而是人為的。然后當賈敏去信去賈家問起的時候,才發現那家陪房人家剛剛收了甄家的好處。 雖說林家是姑蘇人士,但是巡鹽御史的官邸卻是位于揚州的,而甄家的祖籍倒是在京城里頭的,如今甄家家主甄應嘉卻是在金陵為官,甄家也集體在金陵扎了根,雖然同樣都在江南一帶,真算起來林家和甄家卻并不怎么熟悉。 江南稅收從來都是全國大頭,甚至江南一帶不僅文風鼎盛,商業也是極為發達的。圣上許甄家領了織造的差事,也就是有意補貼甄家的,再加上漕運上頭的油水,足夠甄家過的富富足足的。 在圣上眼里頭,甄家在這些肥差上能夠得到的油水足以讓他們幾輩子都過得富足了,而有些差事,比如河道上頭卻是完全容不得半點馬虎的,自然是不能讓人插手的,而甄家看起來也還算安生。 至于鹽政上頭,圣上也不是沒料到甄家可能有插手的意圖,這雖然也并不在甄家能插手的范圍內,但是到底并不至于太動搖江山社稷,雖說圣上難免偶爾會有些不滿甄家的大胃口,倒也勉強決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甚至每年的鹽稅上繳的時候,圣上也對金陵一帶鹽稅總是比其他地方少了一兩成的事情視而不見。 林如海能在鹽政上立足,一來得益于他自己不貪,雖說比前頭幾任嚴格一些,但是對于鹽商們來說,雖然有些損失,但是也同樣不用去花大價錢尋奇珍奉承人,損失倒也在能承受范圍之內,也不會惹了眾怒;二來也是因為林如海也不是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