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上,要知道不管什么時候,以貌取人總歸是一種本能的通病。那對僧道看起來委實太寒磣了些,一點都不符合所謂世外高人的形象,自然并不可能被林家放在心上了。 至于去打那個金鎖片,其實算起來和賈敏有事沒事總愛在佛堂里頭點一支香似的,不過是隨手為之罷了。 誰能料到這竟然真的好使了呢。 本來完全沒把那對僧道放在心上的賈敏忙不迭的使人去庫里頭把那包被收起來的藥引子翻出來,然后再開始認真的琢磨到底該怎么湊齊藥方子。 別看林家的兩個孩子里頭,小兒子才是身子骨更弱一些的那個,但是到底小兒子的不過是常態的體弱罷了,只要精細著養著便是了。倒是女兒的病顯得格外的摸不著頭腦,其實倒是更讓林家夫婦兩個cao心一些。 不過不管怎么說,林家依舊不合適在這種時候直接出面,若是如今寶釵真的病入膏肓指望著這個方子救命便罷了??扇缃窳旨疫@邊卻是連寶釵的熱毒的事情都瞞的死死的,誰都以為林家姑娘是個健康得不得了的姑娘,哪能那這事做借口。 官宦人家最重名聲,賈敏閨閣時候能揚名京城,在教養上頭總歸是沒什么問題的,這種原則上的事情到底并不會逾越。 是以她便想到了薛家。 昔年的金陵四大家族,賈王史薛四家同氣連枝彼此互助,族里的子弟們自然也都算親厚。賈敏雖如今是林家人了,但是到底也曾經是賈家的女兒,和昔年的伙伴們總還是有些情分的。 薛家雖是四大家族里頭唯一一個留在金陵的,和賈家和賈敏其實都沒什么交情,尤其是和賈敏同輩的薛家老爺已經過世了的情況下,更是很難攀上交情。不過如今薛家那邊做主的大房太太卻是王家女出身,實打實的在京里頭長大的,不僅在閨中的時候和賈敏很是相熟,甚至薛王氏的親生jiejie還嫁進了賈家做了賈敏的嫡親嫂嫂。 別看賈王氏和賈敏的仇怨頗深到能牽連下一代的程度,但是真算起來其實大部分還是姑嫂的天生不和,和閨中時候的心理陰影不能說是完全沒關系吧,至少這并不是主因。 換句話來說大概就是薛王氏和賈敏的關系雖說不上密友,但是到底也總能維持個世交的交情——至于閨中時候那些小孩子的嫉妒心思,其實等略長大一些也就散了,且薛王氏本來就是庶出的出身,在王氏女里頭委實算是溫和的性子了,本就習慣了謙讓嫡兄嫡姐的她自然并不會和嫡出的賈敏別苗頭。 再加上賈敏如今作為正經的官太太,對于商婦的薛姨媽有先天的身份壓制…… 非常信賴薛姨媽并不可能把這事情鬧的滿城風雨的賈敏也就順理成章的一封信寄到薛家,以世交的身份請薛姨媽幫著湊一湊藥方子。 ——畢竟這種顯然和勞民傷財的事情由官宦人家做自然是要被彈劾了得,而若是商戶做起來可就并不突兀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不太理解為什么原著里頭薛家會一收到藥引子就信了……畢竟誰家去傳教的僧道長得那么磕磣啊…… 第49章 黛玉寶釵(九) 第四十九章 大概是有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病痛的東西,又大概是因為已經看見了治療的希望的緣故,哪怕薛家那邊一時半會兒的也并沒能湊齊東西,但是寶釵的日子依舊好過了不少。 而且隨著她一點一點的長大了一些,控制情緒的本事也到底比小時候更上一層樓了,是以這病發作的倒也越來越少了——雖然同樣的,金鎖片緩解病痛的作用也是在慢慢減少的。 不過至少短期內看起來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也就夠了。 雖說寶釵的名字其實很不符合林家歷來的習慣,但是寶釵到底不負林家女兒的名聲,隨著年紀的長大,出落得的確愈發的鐘靈毓秀。尤其是在林家小公子出生之前,林如海其實心里頭是默認了自己大概一輩子只能得一個女兒的了,很是將寶釵當成自家的繼承人教養了許多年,一直到小兒子出生了之后才對女兒寬松了一些。 不過這份寬松并不代表林如海重男輕女了,事實上隨著小兒子的出生,林如海只會對女兒更加的寵愛。 一般來說世家里頭多是對需要繼承家業的兒子嚴厲,而對于及笄就要出嫁了的女兒總是無比寵溺的,就如同當年賈代善一直都想著對賈赦賈政嚴格一些,但是對小女兒賈敏卻百般寵愛一樣。 在林如海的眼里,林家的爵位在他父親那一輩就已經沒了,若是林家依舊想要成為官宦世家,就得指望著小兒子日后能科舉入仕。至于女兒,則只要嬌寵著,日后再擇一門東床快婿,陪送一副厚重的嫁妝也就是了,很不必讓女兒過的太辛苦,只萬事隨她的喜好便罷了。 至于之前待她嚴格一些,不過是因為若是自己一輩子只得一個女兒的話,寶釵并無兄弟撐腰,無論是招贅還是讓女兒帶著全部家財出嫁都總得讓女兒自己能立的起來才行,如今既然寶釵已經有了兄弟,那么自然也就又不同了。 不過大概也是之前幾年里頭被教養的偏了,寶釵雖然在讀書上頭也頗有些天賦靈氣,但是到底對于管家理事上頭的事情更偏愛一些。雖說平日里頭也愛讀書習字,但是更多時候不過是把這些東西當做消遣,總歸是更愛和母親賈敏學著女孩兒家管家理事的本事,甚至瞧著也頗有天賦。 林如海雖說是讀書人,但是既然能做到鹽政的位置上,還一坐就是多年,自然并不是迂腐的性子,哪怕時下人更偏好于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他也并不會限制女兒讀書,甚至因為妻子閨閣時候就是有名的才女的緣故,他對于女兒的才情靈韻也頗為期待的。 不過……若是女兒自己對于這些東西不太感興趣,林如海也不是那種會苛責女兒的人,自然也是隨著女兒的心意便是了。 算算整個揚州地界里頭,誰不知林如海素來最是疼愛女兒的,甚至因著寶釵顯然對讀書上頭的事情也不是不感興趣,林家還格外聘了一個舉人來坐館教書,教的便是林家的大姑娘。 別看收個女學生對于讀書人來說未必是一件多么體面的活計,但是因為女學生不科舉不入仕,上課時間也短的緣故,其實很是吸引不少打算繼續科考的人的——尤其是林家的束脩給的大方,又有林如海這個仕途坦蕩的探花郎坐鎮,完全不耽誤他們一邊教書一邊考試,卻真真是上上之選了。 左右林家的大姑娘還沒到避諱男女的時候,只要身邊多跟著些丫鬟也就是了,等林家大姑娘不能跟男先生讀書的時候,或是辭館專心科考或是繼續教導林家小公子都是使得的,完全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步好棋。 而寶釵雖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