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是不信任的。 因為,她的夫君自己都是私下里承認過,沒什么指揮戰爭的天賦。 “未曾聽夫君提起過此事。今個兒不聽了兩位弟妹的話,我還不知曉呢?!备D镎f了此話后,望著兩位妯娌,問道:“倒是二弟、三弟有心南征,還真是有志氣,一心一意為父皇分憂解難啊?!?/br> “二位弟妹可是舍不得夫君去建功立業了?”福娘嘴里是這般笑問了話。 心里頭福娘在盤算了。這中間對她和夫君,以及兒子們會有什么影響嗎? 福娘覺得,她也許應該好好的跟夫君聊一聊啊。 最終,這一場三個妯娌間的談話,最后,還是歪了樓。又是轉到了兒女們的身上,當然,免不了又是談了些家常事情。 畢竟,妯娌三人也是清楚的。朝堂大事,她們這等皇家的媳婦,還真是做不了什么主的。至多,就是對自家夫君提了建議,最后的結果還是聽天由命。 當晚。 元熙殿。 在一家人聊了聊一些當天的趣事兒后。 福娘的四個兒子回各屋去歇息了。福娘和夫君留在了花廳里,夫妻談心。 至于小女兒如意,這小嬰兒早是睡得香甜了。 這會兒,夫妻二人沒留了侍候的人,自然是夫妻獨處著。福娘也不隱瞞什么,把白天里她與妯娌們的談話講了一遍。 朱高熙聽后,自嘲的一笑。 “看來,二弟、三弟是不甘心啊?!敝旄呶踔v了此話。 “五郎,此話如何說來?莫不成里面有隱情?”福娘望著夫君朱高熙神情上的自嘲笑意,忍不住關心的問了話。 朱高熙擺開著手中的茶杯,慢慢的說道:“就像你講的,福娘,我這些日子也琢磨了出來。也許父皇在最后的考量了。而且,從某些事情上,我已經看得出來,父皇有意立我為太子了。只是,如今還是沒有公開罷了?!?/br> “真的?” 福娘驚喜的問道:“父皇真愿意立你為太子了?太好了,這說明五郎你在父皇的眼中,是一個擔得起家國天下的優秀繼承人了?!?/br> “父皇這是準備承認你這個嫡長子的正統繼承身份?!备D锸钦鏋榉蚓吲d的。 因為,她的夫君是嫡長子,按著儒家的繼承法,本來就應該是天然的繼承人。如果真是在奪嫡之中失敗了,將來在新君上位后,那日子可不會好過啊。 “父皇已經提議了,今年春耕,順天府要開始推廣了蕃薯。而我就是這項差事的總負責人。至于瞻元這孩子,父皇也提了話,說瞻元身為嫡長孫,不能只專注于讀書。這一回我辦差,瞻元隨我身邊,由和教導一些實務政事?!敝旄呶跽f這等話時,眼神是明亮的。 這時候的朱高熙渾身上下,都透著一種干勁十足的味道。 “我當時就聽出來了,父皇不光是對我另眼相待了,就是瞻元這個嫡長孫的位置,也是讓父皇表示了出來?!?/br> 朱高熙說這話地,樂呵呵著。 畢竟,這些年了,朱高熙多少次努力辦好差事,就是想在父皇面前求了表面。他是兒子,他的父皇是天下有為的明君。 沒哪個當兒子的,不想自己偉岸的父親夸一夸自己的。 這種肯定,是一種對朱高熙而言,最大的認同啊。 “五郎,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成功的。如今,果然不出所料,你得到了父皇的肯定。你將來必然能成為了一位不遜色于父皇的明君英主?!?/br> 福娘在夸贊了她的夫君。 事實上,福娘發現,她的夫君朱高熙是一個暗暗自卑的人。很不可思議啊,堂堂的皇嗣,如今的大皇子朱高熙居然是一個心頭暗暗自卑的人。 但是,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 福娘也是在成婚后,發現了這一點。所以,這些年來,她從不說哪兒夫君不夠好。她只說,她的夫君在一直進步。 人嘛,只要進步,一定越來越好。 至于不夠好的地方,那也是努力不夠。努力夠了,一定更好。 夸贊什么的?不花了一毛錢,福娘絕對能不用臉的盡數兒,往自己的夫君朱高熙身上堆了。 “我會努力的?!?/br> “我會向父皇證明了,父皇選擇我這個兒子做為繼承人,一定沒錯的?!?/br> 朱高熙說了這話后,望向了福娘。 這時候,朱高熙眼光是溫情脈脈。他伸手,摟了福娘在懷中。這時候,雖然還在孝期里,夫妻二人只是純純的精神上的戀愛法。 不過,這等溫情,也是人歇息時,心靈最好的港彎啊。 當然,夫妻二人談話,歪樓歪遠了。 爾后,在夫妻二人都是松開了對方后。朱高熙才是笑道:“南征的事情,這朝堂上是提了。其實,二弟、三弟也應該是看出來了父皇的傾向。所以,他們應該想掙得功勞,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現?!?/br> “三弟也許想有功勞,得了更好的藩地?!?/br> “至于二弟,我覺得他應該是在找法子表現自己。他應該非常不甘心?!敝旄呶跽f這話時,也是有些戚戚然。 朱高熙自然清楚著。 他的二弟朱高晸應該真不甘心的。畢竟,他的二弟對于東宮的儲君之位,一直是視為囊中之物的。 當然,前題是扳倒了他這位兄長。 朱高熙的本事,自認為是不高的。所以,朱高熙的性格就是夠穩重,當然,也可以說夠保守。這些年來。 朱高熙行事,就是踏踏實實。 這樣的朱高熙功勞是沒多少的。不過,苦勞還是有的。 當然,這樣的壞處,就是不夠顯現了來的才干。但是,也有好處,那就是不容易讓人抓住了小辮子。也不容易招來了大大的麻煩。 若有小問題,憑著朱高熙的身份容易解決的。 于是,朱高熙這些年來,那就是表現出來了一個守成之君的性格。開拓,他沒份兒,守一份家業還是可以的。 第229章 南征。 自然是因為南邊不太平了。 當然, 這也不算什么大事。畢竟, 對于龐大的大周朝而言, 南邊的事情在朝堂上的重臣們眼中就是次要問題。 真正的大事兒,應該是正國本,立太子。 是的。 最近的朝堂上刮起了一陣立太子的風潮。這風到底從哪兒起來,如今有門道的人都知道。這風啊,是從言官那頭刮起來的。 當然, 出頭的人更簡單,是一位永和二年新登科的進士。 至于這位進士背后有誰? 嗯。人人都清楚。 這位進士是徐氏一族的女婿。這背后自然就是徐皇后的家族。是皇帝的岳父家。要說,這中間沒永和帝的意思,朝臣是不信的。 燕京、皇宮。 御書房內。 永和帝正在批奏章, 至于他的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