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3
京。 朱瞻元在這等時候,出了燕京,去了燕京外的一座廟中。這里有他曾經的師傅道衍和尚。道衍和尚歸隱之地,便是這一座廟中。 “皇孫不必再來貧僧這等世外之地了?!?/br> 道衍和尚的語氣是淡然的。 朱瞻元卻是笑了,說道:“我與師傅一場師徒,如何不能述舊?莫不成在師傅眼中,我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嗎?” 道衍和尚聽得這話后,臉上有些笑意了。 “皇孫如何?貧僧不敢評價?!钡姥芎蜕蟹浅UJ真的回道:“千百年后,自有后人為皇孫作了青史之評?!?/br> 道衍和尚這話里透露的信息,朱瞻元聽出來了一些。 朱瞻元琢磨著,這位說是世外的修道之人的和尚師傅,看來,也不是心頭那般平靜啊。他如今看出來了,道衍和尚的隱退是皇祖父的意思嘍。 果然不出所料啊,朱瞻元不得不佩服了皇祖父。這么一個稱手的祭酒軍師,應該用時就用,應該舍時就利落的舍掉了。 為何不用了道衍和尚? 朱瞻元很清楚。 皇祖父是不想將道衍和尚納入了朝廷之中。 因為,這些修道之人若真得帝王許可,納進了龍氣的綱常之內,那是會竊了大周朝的皇家氣運的。 曾經是需要一下,皇祖父還能容忍。 如今,自然是過河就拆橋了。 “師傅,你這扶龍庭,本皇孫瞧來,卻是收獲頗少??稍诹??” 朱瞻元開門見山的問了一話道。 說這話時,他不是平日里小大人的模樣,而是一個少年孩童心性顯露,那瞧著真叫一個率真直爽。 只是,打人不打臉。 道衍和尚只覺得臉被人煽得啪啪響。 當然,這是道衍和尚的心里想法。面上,道衍和尚還是端了高人風范。道衍和尚說道:“天子皆有天子的考量,帝王之愛,大愛無疆。貧僧世外之人,唯有敬服,豈敢私怨?” “啪啪啪?!敝煺霸牧苏?,拍得響亮。 “師傅這話講得真好?!?/br> 朱瞻元一臉的認真,似乎他說得話,就是心底的真話。那叫一個真,比真金還真。 可道衍和尚就有一種直覺,這個皇孫徒弟是在嘲笑他這個世外高人啊。 “皇孫,過獎了?!?/br> 道衍和尚說了這一話。 一時間,二人又是沉默了。 良久后,朱瞻元說話了,他問道:“師傅,你是修道之人,是世外高人??芍?,中原之外,天地有多遼闊?” 為這般想,完全是因為前一世,他娘給他講過了,中原之外,還有許多的國家。 人的一生,能瞧的,不過是自己眼中的世界。 中原之外,除了蠻荒,還有文明嗎? 前一世,朱瞻元沒那個福氣去探索了那世外的國家與文明。前一世,他少年之時,在二叔的一些打壓下,汲汲謀生。青年之時,他查到了父親的死因,他不甘心。所以,他要奪嫡。 爾后,母親死了。死在了一場對他的陰謀之中。 前一世,除了奪嫡外,朱瞻元就是忙于對皇位的謀劃。 及至登基后,也是朝廷之中,盤根錯結的各系明爭暗斗,他這位帝王若要帝王的實權,自然也是要一翻的龍爭虎斗。 守業,守祖宗基業,想當一個明君,并不是那般容易的。 前一世,朱瞻元有能力,有威望,去組建了海外的探索,為中原大地上,為皇家統治下的百姓,用手中的劍奪得更多適合耕種的土地時…… 他這位被世人喻為明君的帝王,卻是因為早年的宮廷奪嫡傷了底子,身體變得贏弱了。大志未隨愿,何嘗不是抱憾辭世呢? 第177章 道衍和尚以為朱瞻元這位皇孫的問話, 只是一個話引子。所以, 他沒有急著回答, 而是在繼續的聆聽。 但是,朱瞻元沒有再多語,而是目光認真的望著道衍和尚。朱瞻元用態度表明了,他在等待著這位曾經教導過他的師傅給予了屬于他自己的答案。 道衍和尚思考一下后,回道:“世間遼闊, 蒼海一粟。貧僧也不過一個修行的方外之人。中原之外,也許蠻荒,也許文明,貧僧不敢多談也?!?/br> 知, 是知。不知,是不知。 道衍和尚也不虛談。 說到底,佛門與道門, 道門是東土大陸的本地道教衍生。而佛門則是由天竺外傳,在本土扎根罷了。 佛門外來,那必然是中原之門, 再有文明的。 “師傅,果然信人也?!?/br> 朱瞻元先是笑了,爾后, 又是感嘆道:“可惜, 千百年來,中原大地上殺戮頗多,皇朝輪換, 起因皆是百姓無食,每每皇朝末年時,豪門世族把持了全天下的土地,讓百姓連立錐之地都無?!?/br> “造反是死,餓死也是死。無食的百姓,肯定是要造反的,沒人愿意去白白的死,也沒人愿意親人白白的死?!敝煺霸f這話時,有著一種語氣上的平靜。 他這一翻話,除了前一世,少年之時,他娘與他講過外。更多的,還是他當了帝王的體悟。 帝王難當。 就像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師傅,為何修行之人,從未曾想跳出了中原這一片土地,去尋得更遼闊的天地?而是歸縮于斯,固步自封?” 朱瞻元一直不解的便是這些。 這些求道成仙的,又或是修佛問心的方外之人,為何就是專門當了蛀蟲,而不是為天下人盡一些力量呢? “皇孫此話如何講?” 道衍和尚談然的問道。問這話時,道衍和尚心頭還是起了波瀾的。 “我查過一些記錄,東海之上有一國,名日出之國。那國里有神道與佛道并尊。這國位于我朝的東面?!?/br> “南方,密林之間,更有安南等小國犬牙交錯。那些小國有當地的巫術蠱師橫行于世?!?/br> “西南昆侖雪山上,密傳佛教統治那片雪原高域?!?/br> “北方更是胡人的薩滿教泛濫?!?/br> “四方之間,能讓我朝真正歸附的,不過是一個區區高麗小國,這還是儒家這等顯學教化的結果?!敝煺霸f這話時,望著道衍和尚的眼神里,透出了一種疑惑。 這真是朱瞻元的疑惑。 “儒家為顯學,是帝王的需要?!钡姥芎蜕挟數朗壳?,曾經是儒教的門生。當然,他先入道門,更破門而去,再轉修佛法。所以,道衍和尚本身對儒家的好感,還是非常濃厚的。他道:“治世當需儒家?!?/br> “是啊,皇家治理天下,需要儒家?!?/br> “如果道門佛門能夠像儒家一樣,展現自己的本事,又豈會在朝堂之上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朱瞻元前一世當過帝王。他很清楚,對于帝王而言,什么名頭不重要,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