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真的是她?” 胡雅蓮不敢相信。 是的,她不敢相信。 在知道了張福娘被指婚給皇五孫,成為了燕王府的世子妃時,胡雅蓮是說不出來什么滋味?總之,嫉妒絕對有的。 “這……” 胡雅蓮眼中的嫉妒,是讓她自己都覺得,她的面目一定可憎的。 “呼……”深呼吸一下后。 胡雅蓮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她在心頭安慰著自己。 皇五孫的嫡妻又如何?如今的世子妃又如何? 她胡雅蓮的男人是大皇孫,是太子的繼承人……總有一天,當大皇孫登上了那個至高之位時,她胡雅蓮比起了一個皇孫妃而言,必然是更加尊貴的…… “會有那么一天的……” 胡雅蓮如此給自己鼓勁道。 對于旁人的心思,福娘不知道的。對于別人的目光,福娘微有感應。不過,這是宮中,這很正常的。 畢竟,除了宮女太監外,還有侍衛在。 這等守衛,豈會不被人打量? 福娘能坦然自若的。 東宮的正殿內,待福娘和朱高熙到了時,就看見了等候在主位上的太子和太子妃。 “拜見太子大伯、拜見太子妃伯母?!?/br> 福娘學著朱高熙的稱呼,一對小夫妻是齊齊的行了禮。 “你們一對璧人,真是般配??炱饋?,不需多禮?!碧有Φ猛﹂_心。 福娘夫妻謝過后,起身了。 “高熙啊,你的哥哥弟弟們,全在你大哥的院子里。你這孩子先領你媳婦去那里坐會兒。你們兄弟間素來親絡,得好好熱鬧一下。我和你伯母,就不打擾了你們孩子間的聚會?!?/br> 朱高熙得了太子大伯這話,自然就是應承下來。 隨后,福娘夫妻二人是告退。然后,由得小太監領路,去往了大皇孫朱高錦居住的院子。果然,如太子所言,這里面的客人真多。 在朱高熙的介紹下,福娘一一見禮。然后,她就認識了,朱高熙前面四位堂兄娶的妯娌們。以及朱高熙的堂兄堂弟們。 福娘是新婚媳婦,比朱高熙年長的兄長和嫂嫂,自然是送了新婚夫妻禮物。至于比朱高熙年紀小的,呵呵,同樣是贈送了禮物。 當然,福娘同樣是一一有回禮。 畢竟,這是平輩間的交往嘛。 東宮處,人多著,自然話題也多,福娘夫妻二人就是多坐了會兒。 倒是東西六宮的主位娘娘那邊,福娘和朱高熙擔擱的時間并不多。只是拜了禮,得了長輩的賞,然后,福娘和朱高熙這一對小夫妻就是打道回燕王府了。 巳時。 東宮,大皇孫朱高錦住的小院內。 大皇孫妃馬氏正在跟陪嫁的馬嬤嬤說話,她道:“嬤嬤,你怎么看胡氏?” “目前瞧著是個老實的?!?/br> 馬嬤嬤點評了話道。 “大皇孫身邊的老人,就胡氏一個。我對這個女人,總有些隔應的慌?!贝蠡蕦O妃馬氏有些不悅的說道。 “皇孫妃,您是剛嫁進來,有些事情還得忍忍先?!瘪R嬤嬤勸話道:“就是不喜胡氏,暫時不動她的好,省得落人把柄?!?/br> “等過些時日,皇孫妃在東宮立穩了腳跟,胡氏一個侍妾您是想捏圓,是圓。想搓個方的,那就是個方的?!?/br> 馬嬤嬤一席話,馬氏自然是聽進去了。 “嬤嬤,你的意思,我明白?!瘪R氏想一想后,才道:“我就是一種直覺,那個胡氏不是一個善茬?!?/br> “算了,算了。我這最先要做的事情,還是就如嬤嬤說的,在東宮里立穩了腳跟?!贝蠡蕦O妃馬氏嫁進東宮前,就已經知道了,東宮里的麻煩也挺多。對于一個新媳婦而言,最重要的麻煩,就是婆媳之間的。 在大皇孫妃馬氏的頭頂,有兩個婆母。 一個是大皇孫的嫡母,一個是大皇孫的生母…… 如今東宮的婆媳之道,考驗的就是馬氏的能力了。 在馬氏想著如何處理好了,兩個婆母之間的關系時。太子妃常氏正在與呂良娣談話。 “圣上的意思,讓太子出行去雍州。代天子祭祀秦嶺的歷代帝王和神邸?!碧渝J险f了這話時,又望了呂良娣一眼,她道:“太子的意思,此次出行,由你去侍候?!?/br> 呂良娣聽后,心頭一喜。 她面上卻是不露聲色,道:“妾聽從吩咐?!?/br> 太子妃常氏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便這樣吧?!?/br> “你且好好準備一下出行的需要?!碧渝淮诉@話后,似乎乏了,也不再多語,就是舉了舉茶盞。 呂良娣見此,是認趣的告退了。 在呂良娣離開后,太子妃常氏的眼神里,顯現出來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澀。她說道:“嬤嬤,你說,我是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太子妃常氏伸手,撫了一下自己的小腹,繼續道:“我真不甘心……” 太子妃常氏的陪嫁嬤嬤,常嬤嬤寬慰了話,道:“主子,您別急。會有機會的?!?/br> 其實,太子妃常氏和常嬤嬤都清楚著,沒什么多大的機會。因為,落了五個月的男胎,又是傷心,又是小產,太子妃常氏是傷了胎宮,再難有子嗣了。 第46章 五月初十日。 天空, 烈日炎炎。 燕王這一日沒有去衙門里報個道, 因為, 他這邊都準備跟宏武帝請辭回燕地,回他的老巢封地。所以,他不再多露面,亦是無妨的。 對于太子將往雍州代天子祭祀一事,燕王是知道的。畢竟, 這等事情只要有風聲了,是瞞不住誰的? 對于太子,燕王是服氣的。 太子是馬皇后生的嫡長子,即嫡且長, 在下面弟弟們的心中,那是一個蠻不錯的長兄。 燕王清楚著,太子去雍州的原由是什么? 今年春, 太子跟宏武帝鬧矛盾了。當然,這不是頭一回。早在馬丞相被宏武帝弄死的時候,這一對父子就有了一個心結難解開。 宏武帝是開國帝王, 他的心中自有溝壑,他并不在意了嫡長子的一點小別扭。 說起來,燕王對于父皇和長兄之間矛盾, 看得一清二楚。他的父皇是一位開國帝王, 身上是威勢如天,壓得整個朝野上下是大氣也不敢喘上一口。 那些儒家的讀書人,在宏武帝身上討不了半分好。呵呵, 便是轉移了目光,一窩子全竄進了東宮,總之,這些讀書人的想法和目的,就是整出來一個符合儒家觀念的未來天子。 太子師從名儒,又喜文好學。還別說,真是成了儒家心目中,最合適的那一類未來天子。 對此,宏武帝有些不滿,覺得太子不像他。 子不類父,這是多少宮廷斗爭中,太子的不祥開始啊…… 不過,相較于那些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