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書迷正在閱讀:反瓊瑤之總領太監、甜點試吃員、星砂、我給師父買麻袋、男?;?藍樹)、吻替是只小奶狼[娛樂圈]、迪因上將的土黑瘦媳婦、淮景2、生之所戀、重生之后
知道這事急不來,恐怕這十幾個大棚都要種荔枝了。貴族一茬茬的買完,再輪到平頭小老百姓去買,一聽說這價格跟如今相當漂亮的rou價差不多,稍微富裕點的咬咬牙也開始嘗個新鮮了。至于草莓之類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一般老白姓根本買不著。世家大族那可都是十里八鄉有親戚朋友的,自然要把東西買回去炫耀。——這可都是臨國的仙果!吃了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的!還有這草莓,真是甜香可口,怕是連臨安城里的那些貴人都吃不著!還真就吃不著,因為臨國友好的拒絕了水果出口的請求,表示我們現在農業能力有限,以后有機會了再談。這消息直接順著水果的香氣傳遍了整個淮南淮北,然后整片南國都知道了揚州城的這神奇本事。秋天能吃著春天的果子,rou價還比宋國便宜一半!厲欒一聽民政局的來問能不能再擴收十萬城民的事,揉著腦袋開始想罵臟話了。這一次蔡余蕭把辛棄疾帶出去,是為了巡視養雞場和養豬場。養雞場如今已經徹底轉回私營,經營管理的都非常不錯。“我這,一個養雞場有五棟雞舍,每年養五批——這畢竟異變之后沒雞苗供應,比往年要少一批?!饼徖习鍧M臉堆笑的帶他們看機械化養殖的場地,解釋著平常的情況:“全年出欄差不多五十萬只毛雞,年飼料消耗兩三千噸吧?!?/br>辛棄疾拿著錄音筆,聽得都懵了。一個養雞場,一年可以養五十萬只雞?難怪揚州城的雞rou已經便宜到十六一斤了——怎么會養這么多!一千年以后的人,難道給rou雞喂得是金谷子不成?他們首先進入的,是孵化場。這是——燈泡!辛棄疾在指導下換好了防護裝,跟在蔡余蕭的身后,下意識地用手掌靠近那些孵化箱,感受到了熟悉的溫暖。臨國如今都是用電力取暖,沒有人燒爐子了……所以……這些雞,都是用電腦控制的恒溫箱來孵化的嗎?不需要一只母雞,連公雞都不需要……“這邊是性別cao作間,”龔老板示意道:“公雞只保留少數用于配種,大部分都直接在性別篩選后絞成rou醬,用來加工成別的副產品?!?/br>蔡余蕭點點頭,詢問道:“疫苗的事情解決了?”“嗯,藥業現在大部分都已經開始恢復生產了,我們本地有老相熟的藥廠,在給我們固定供貨?!饼徖习逍Φ溃骸艾F在病死率很低,畢竟控溫控濕系統、通風系統全都恢復運行了——十一月那會簡直和災難一樣?!?/br>辛棄疾見其他人可以提問,小心地打了個招呼,問道:“這些雞,都吃什么???”“高蛋白昆蟲飼料?!饼徖习逡姴叹珠L有個新面孔,耐心地解釋道:“我們和江銀的廚余垃圾處理站有合作,飼料成本很低?!?/br>蔡余蕭見他有興趣了解,意味深長的拍了拍旁邊周秘書的肩,讓她解釋一下具體的情況。“是這樣的?!敝苊貢拿济閯恿艘幌?,艱難道:“這些雞吃的昆蟲飼料,是蟑螂?!?/br>辛棄疾眨了眨眼:“這么多雞……需要多少蟑螂啊,那豈不是要專門派人去捉?”周秘書嘆了口氣,看了眼自家局長惡趣味的笑容,把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原來,這江銀鎮的垃圾處理系統,在四年前就已經實現了生態化了。別的類型垃圾暫且不計,但各餐廳、食堂、食品工廠的廚余垃圾,都是一律分類回收至垃圾處理站,由批量養殖的蟑螂進行處理的。這個技術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試點運行,到了2030年已經被廣泛推廣,相當的生態環保。蟑螂本身非常能吃,每天可以消耗十幾噸的廚余垃圾,這樣這些垃圾就不用填埋、傾倒,可以保護土地和水源。而蟑螂本身排泄的糞便被統一收集當成飼料,蟑螂本身也可以被加工成昆蟲蛋白飼料,無論是細菌檢疫還是疫病篩查全部合格。人們浪費的食物被集中收集,再統一送到處理站成為蟑螂的飼料,蟑螂變成飼料去喂養雞鴨豬鵝,這些動物再被做成佳肴送上餐桌。整個循環還是挺健康的,而且給更多的人創造了就業的機會。“另外,我們養殖的畜禽排泄物也被統一收集起來,進行集中加工處理,作為供養農產品的肥料?!饼徖习蹇聪虿叹珠L道:“這個之前已經跟您匯報過了?!?/br>辛棄疾跟著他們一路往前走,腦子里在不斷地消化這些東西。這些理念和實踐,就是科學啊。所謂的科學,不一定是什么神兵利器,或者是些匪夷所思的化學現象。這里的一切——雞鴨吃的飼料,他們身上穿的防護服,通風管道送來的空氣,還有他們交流的思想,全都蔓延著科學的氣息。青年默不作聲的聽著前輩指點他回去以后怎么寫報告,心里突然想到了從前學的那些四書五經。那些東西,不是不好。是不夠務實。體恤民生,心懷天下,具體要怎么做,才能讓太平盛世重現呢。怎樣才能讓老百姓都能吃到rou呢。四書五經里從來不討論這些,所以百年前的躬耕之事,到了如今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他再一次想起了趙青玉的建議——學一年,準備考取城南中學,把應該學到的知識都拿到手,再離開這里。可是,到了那一天,恐怕自己也會被徹底同化,再也不想離開這里了吧。——大學是改建的。在揚州與江銀聯通之后,雖然進入江銀鎮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確認,但出去卻不太費勁。以至于大量的企業家、生意人在重獲自由,離開應急軍隊之后,第一時間就是確認資產,然后尋找新的生財之道。揚州城有錢的世家貴族多,人口稠密而勞動報酬低,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創業之地了。——他們當中任何一人的故事被挑著講出來,都可以拍成有些奇幻色彩的勵志創業電視劇。比如玻璃廠的老板們,如今已經響應了政府的號召建立了合資企業,開始向整個宋國出口玻璃了。正因如此,大量因人口失蹤、所有權不明的房屋被政府回購,用作新的用途。一個中學與旁邊的三個住宅區被合并成了大學城,開始艱難的恢復研究工作。說是研究,也不是搞什么現代知識的創新和發展,而是在盡可能的培養專業對口人才,與復蘇原有的科技水平。今年七月第一批學生從中學畢業,開始填志愿分專業,在教育局的安排下進行分配。一部分人直接開始實習或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