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0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一旁的李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她早就想把殺了平平父兄的項城王一伙人揍成豬頭了,如今有了機會,恨不得立刻帶著千軍萬馬沖到荊南的江陵去。 對了,平平還有一個哥哥,能救回來最好。 顧卿個人覺得這個計劃很靠譜,至少晉國公、齊邵都認為這么做風險最小,收益最大。 和楚承平一樣,因為涉險的人是李湄,所以顧卿還是猶豫了半天。 荊南不像邊關,陳有重兵,總共加一起也沒多少府兵,天軍一至,想來就會立刻歸附。只是項城王這么自信的帶著三皇子跑到江陵去,肯定是有什么原因,萬一江陵到處都是陷阱,李湄陷進去就太坑了。 但最終,顧卿看見了李銳和李湄的眼神。 那是想要一戰的眼神。 和邱老太君記憶里李老國公一樣的眼神。 她如今已經不是邱老太君了。即使是邱老太君,也不能強硬的罔顧子孫的想法,用“為你好”來掐滅他們的夢想。 李銳的夢想,想來應該是能夠收復疆土,馳騁沙場吧? 李湄……李湄是為了楚承平? 富貴險中求,李銳需要一場戰爭來奠定自己的功名。她知道自家孫子,他這武衛將軍不是真刀真槍拼來的,肯定心中早就有所抵觸。如今若是能夠“名正言順”,他必定是要去試上一試的。 李湄…… 哎,這吉祥物當的。 顧卿看著楚承平和親親期盼的眼神,最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 看見神仙奶奶的反應,李湄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李銳帶著三千禁衛軍和以及軍隊在幾個夜里化整為零,以探查前方道路的名義離開了彭城。他只帶了騎兵,帶著換乘的空馬和幾天的干糧豆料,便領著這支奇兵往相鄰的荊南而去。 李湄也跟在隊伍里,她獨自騎著一匹軍馬,帶著在校場練武的那身盔甲,馬邊插著一副弓箭。 這副弓箭,只有她和兄長能夠開得,乃是李銳的寶貝,被她要了來護身。 上萬兵馬向著荊南而去,為了奠定結局,所倚仗的就是快。比和項城王合作的那支反賊的反應更快。 李銳有過多次疾行的經驗,羯人在馬上已經成了習慣,李湄這一年多都在校場被大哥和其他將領教導,在馬上也是尋常,這一行人在路上亮出了“黃旗”,以極快的速度從大道趕到了荊南。 荊南西南邊的州府首先做出反應。李銳讓幾名禁衛軍拿著皇帝的手諭進城,又在城外拉開儀仗,簇擁著“皇帝”到了城下,便有荊南的百官前來跪迎,絲毫不敢懈怠半分。 李湄冒充平平實在太多次了,怕是稱之為“演皇帝專業戶”也不為過。她好言安慰了荊南的百官,并不怪罪他們過去觀望的態度,李銳又將齊邵寫的“王師即將迎回三皇子的,前往荊南討伐亂臣賊子”的檄文讀了一遍,讓百官分發荊南各州府傳布檄文,便帶著騎兵繼續往江陵而去。 一路上,有意謀得功勛的地方官員紛紛開城相迎,讓道于軍,又有提供糧草、派出府兵追隨的不計取數。 大楚并未失道,荊南又是楚氏興旺發達之地,說是“龍淵”也不為過,往往是小皇帝的旗幟一到,無數世族和豪強紛紛“從龍”,等李銳擁著莫名其妙起來的大軍到了江陵城下時,這些人馬都足以直接攻城,不必勸降了。 李銳雖然不懼戰斗,但并不是好殺好名之人,更何況他身邊還帶著meimei,能避免打仗自然是好的。 就連所有的羯人勇士都被這位“天可汗”的威望嚇到,只憑兩萬人無需攻城略地直接一路長驅直入荊南腹地,更是聚集起無數人馬紛紛向江陵靠攏,一起協助“討伐”逆賊,這在這些游牧民族的勇士們看來,簡直就是奇跡。 雖然齊邵和晉國公早就預言過這種情形,但這般容易,讓李銳都吃了一驚。 只有李湄完全不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神仙奶奶點了頭,那這一路一定是順風順水,因為有神仙保佑嘛。 若是齊邵在這里,知道李湄的想法,一定會覺得好笑。 朝廷從來都不覺得項城王和三皇子這邊是什么問題,一直沒有人征討荊南,一是最急切的是擁立新帝上位,二是誰也不愿意背上“逼死三皇子”的名聲。 誰知道項城王會不會一不做二不休把三皇子殺了賠命? 李銳的王師陳兵江陵城下,項城王便知道大勢已去。 他所倚仗的,無非是三皇子楚承烈的“正統之名”,以及支持二皇子的一些兵馬,還有自己花費巨資募集來的兵丁。 尹天翊的那幫人早就已經陸陸續續的離開了,原本幫著他穩定江陵局勢的那支人馬,也在十天前就離開了江陵。 他們只是盟友,何況對方形勢比人強,他也控制不住別人的去留。 項城王挾著三皇子,帶著最后的人手從東門內的地道逃竄出城,但這么一群人出現在江南鄉間,自然有許多人發現??蓱z的項城王猶如喪家之犬,沿路有不少百姓前往王師通報他們的行蹤,還有膽大的一路跟著就為了報訊能得到封賞。 李銳此行帶著斥候營,又全是騎兵,沒有半天就追上了倉皇逃跑的項城王一行,將他們圍了起來,李湄也穿戴起全身的鎧甲,被無數將士護著,一起到了陣前。 說起李銳和項城王,那真是說不清道不盡,兩家的冤孽能從十幾年前說起。 李銳看著被羯人用無數利箭指著的項城王一家和三皇子,控韁駕馬站在最前方,對著項城王楚濂勸道: “你也是楚氏宗親,此刻你若送回三皇子,隨我們入京,也許看在同脈同源的份上,陛下可以饒你一命。你身后一家老幼,也能得以幸免?!?/br> 江陵城被害怕的百姓打開了城門,項城王一家帶著三皇子由密道離開,在江陵城留下了二皇子的部下以及京中跟著他一起出逃的陸家人和孫家人,還有不少擁護三皇子的宗親們。 項城王的卑鄙和薄情,有此可見一斑。 項城王瞇著眼看著被遠遠的簇擁著,穿著盔甲坐在白馬上的少帝,厲聲喝道: “李銳,你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禁衛軍首領,有什么資格說饒我性命!就算是勸降,也該小皇子親自來勸!” 他梗著脖子,像是一個烈士那般地喊道: “少帝行四,三皇子比他要大,本王擁立三皇子為帝,有何不對!” 李銳翻了翻白眼。 若不是他背后兩個家將抓著三皇子,誰耐心聽他瞎說些什么。 這老家伙,還以為別人不知道他勾結的那些人馬是什么人吧? 里通外敵,若不是三皇子在他手上,早就被射成刺猬了。 項城王的表演還在以一種拙劣的方式繼續著,他在唾罵著大楚對宗親的薄待和鄙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