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4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代這種學子們講究禮儀規范的地方出這樣一個奇葩很奇怪,于是便往其他方向想了想,“他的頭發干凈嗎?” 但凡邋遢之人,一般頭發洗的也不勤。更何況這是古代,洗頭很麻煩。 李銘回想了下,已經想不起那個學子頭發干不干凈了。至于有沒有異味,當時鼻子里充斥著的都是酸臭的襪子味,好像沒聞到其他怪味。不過也許是臭味太重,已經蓋掉其他的味道了。 “想不起來了,孫兒明日再去觀察觀察?” “算了吧,當我沒說。人家要是不想和別人住一間,甚至做出這般大的‘犧牲’,你還是不要戳破的好?!鳖櫱湟彩请S口一說,并沒有希望李銘當真。 “話說你在國子監……” “太夫人,老爺來了?!遍T口有婆子報訊,“老爺來的十分匆忙,官服都沒有脫呢?!?/br> 顧卿和兩個孩子奇怪的望向門口。 李茂很少這么早回來的。這天色還沒黑呢。 沒一會兒,穿著紫色朝服的李茂進了屋,見面就丟下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娘,定北軍的秦老將軍遇刺身亡,陛下點了原鎮北將軍的袁羲去范陽主持軍務?!?/br> 李銳一驚。秦斌的爺爺? “還有,陛下也點了兒子,兒子這次也要隨軍出發,去北面督查大局?!?/br>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奶奶為啥會換個說法呢?莫非……祖父其實就是那個更臟的?’ 李碩:……真是死了還躺槍。 ☆、第203章 寅虎丑牛 楚睿這次點李茂出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年岐陽王那邊投誠的大將王泰和因為剿滅岐陽王有功,被點到定北軍守衛邊關,手中握著數萬大軍。袁羲是員老帥,又是先皇的心腹,在定北軍雖然可以坐鎮全軍,但實際上練兵、點將等具體事務都是王泰和做的。 李茂當年通過神機弩上的編號查到了王泰和有問題,隨即王泰和就反了,部下最精銳的一萬精銳騎兵全體逃出關外,成為大楚最忌憚的一支力量。 要知道騎兵難得,而邊關的騎兵通常是一人三馬,另配手弩、弓箭及各種武備若干,這一萬人叛逃,等于是跑了三萬匹馬,一萬張良弓、陌刀等。 袁羲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有被懲治的太過,全是看他是先皇的心腹,而且御史調查后也確認這位老帥沒有牽扯到叛亂的原因。 但楚睿不會因為御史查出來的結果就安心用他。所以便有了李茂的這次幽州之行。 一來前方局勢到底如何,光看戰報并不能完全了解,李茂身為兵部尚書,理應上前線一探究竟;二來袁羲可用,但又不敢大用,李茂此去名為調查秦老將軍之死,實際上卻是兼具監軍一職,皇帝甚至給了他三萬中軍,裝備了一千把神機弩,無論發生什么事,安然而退是足夠了。 范陽如今局勢復雜,名義上有各方世族相助,其實這些世家也分派系,幽州大半被胡人所攻占,許多世家的基業毀于一旦,對這些異族仇恨極高,一天到晚想著打回去。 但如今朝廷的戰略是死守,范陽身后有整個大楚的援助,若是再堅持一段時間,那些反賊是耗不過他們的。 只是這么做,最苦的是幽州的百姓,范陽以北的百姓本就經歷了屠城、搶掠、家破人亡,如今大楚只守邊不收復北方,這些逃難南下的百姓就沒有回返舊土的希望。 顧卿聽李茂說了原委,心中也是無限唏噓。 就從大局上來說,朝廷的做法確實沒錯。對付外族,堅壁清野向來是最好的一種辦法。把所有的糧食和人聚集到大城中,然后加固防御工事,讓敵人糧盡力馳,不戰自潰。 可對于那些被迫放棄家園,帶著全家老小逃難的百姓來說,這段無妄之災就是天降的橫禍,讓人無處托身。 最主要的是,就連范陽城里都出現了刺客,說明范陽已經不保險了。李茂這時候去范陽,會不會有危險? “兒子此次去幽州,準備帶上玉舟先生培養的幾個護衛。這些人精于防護之道,兒子不讓他們離身就是。家里也養了不少當年跟父親一起行伍多年的老兵,兒子都會帶上。此外,陳軼先生也要同去,他善醫術,會辨毒,又足智多謀,有他相助,想來兒子不會有太大危險?!?/br> 李茂聽見母親擔心他的安慰,心中也十分感動。 如今局勢十分嚴峻,他身為朝廷重臣,食朝廷俸祿,自然是要為皇帝和百姓分憂解困的。只是他自己知道自己這個兵部尚書一不擅長軍事,二不會武藝,到了前線也只能當當擺設,還是帶上專業人才比較合適。 陳軼跟著父親那么多年,即是幕僚,又精通戰事,他愿意相助,自然是如虎添翼。 顧卿心中一片蒼茫,她總覺得李茂一走,自己就再也看不見他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這種焦慮從何而來,但這種不安如此之重,讓她不得不出聲相詢: “非要你去嗎?換個人不行?” 李茂啞然失笑。 “娘,這是圣令,不遵就是抗旨。我知道您擔心我,但國家有難,我身為一國國公,怎能在此時退縮?” 顧卿失望的點了點頭,“那你出門多加小心。什么時候走?” “在等欽天監和太常寺占卜吉日,還須是晴天。如今雨水多,三萬大軍疾行到幽州至少一個月,若出發就遇見下雨,那可就太糟糕了?!?/br> 顧卿了然的點點頭,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天氣全靠欽天監檢測。太常寺管著祭祀,鴻臚寺負責儀仗,想來李茂出京也是為了鼓舞京中的士氣,自然是要謹慎。 只是秦老將軍已經死了,李茂到幽州還有一個月,中間這么久,范陽沒問題嗎? 她將心中疑問問出口,倒是李銳接了話。 “秦老將軍的副將華鵬還在,此人堪當大局?!?/br> “咦……”李茂正視起自己的侄子,“你竟知道前線之事?” “我與秦斌在宮中經常推演,華鵬跟隨秦老將軍二十余年,與秦家是世交,所以我知道華鵬此人?!?/br> 李銳說起華鵬,兩眼熠熠生輝。顧卿也不知是自己啟蒙的太好,還是李銳天性就喜歡戰爭,一說到打仗的事,整個人就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李茂自去年叛賊南下就開始和部中的屬官研究各場戰役中的利弊。他爹當年建立了完善的“戰報”制度,所以京中的消息來得雖晚,卻并不耳聾眼瞎。李茂自知自己并不聰明,但他肯放下身段,四處虛心請教,他父親的老交情畢竟還在,大多數人都愿意教導與他,讓他看清戰局。更有老將自告奮勇想要出征, 此時他聽到自家侄兒居然也經常推演,不由得升起了興趣,想看看他究竟學到何等地步。 “既然如此,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