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4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一定也沒有不愉快的樣子。 嫡子和一般的皇子不同,楚睿有預感這一定是個男孩,就連做夢都看見一個帶把的男娃娃笑著朝他爬過來。 所以朝臣們吵的熱火朝天,楚睿眼里的情景卻是這樣的: “劉大人既然已經在幾年前被撤了尚書一職,便是不稱職。不稱職之人,怎能因職位空缺就任由他尸位素餐?” ‘唔唔唔,說的不錯,劉家那家伙是賢妃的堂伯,若是當了吏部尚書,別人還以為我屬意二皇子,若是二皇子抖起來欺負我的小兒子怎么辦?不能讓他當?!?/br> 楚睿贊同的點了點頭。 反駁的大臣立刻滿心鼓舞,繼續爭辯了起來。 “齊大人也不妥,國子監祭酒掌教導諸生,并無從政之經驗,須知官員任免考校與學子完全不同,怎能一概而論?” ‘嗯,是極是極,齊煜學問雖好,但為人太過保守,只是善于教書育人而已。齊煜可以留著給我小兒子做老師,但不能做尚書?!?/br> 楚睿又點了點頭,示意此人不做選擇。 “鴻臚寺卿裴大人雖然經驗資歷都夠,但如今互市之事還需他主持,他代了吏部尚書之職,鴻臚寺卿又有誰能出任?以后祭祀、經筵、冊封,難道都不需要了嗎?” ‘裴愛卿年事已高,就算做了吏部尚書沒幾年也要致仕了,不妥不妥。再說我小兒子出世,肯定還要入冊開廟的,裴愛卿精通周易,我小兒子的定名還得請教于他,還是讓他留在鴻臚寺吧?!?/br> 楚睿贊同了一聲,略過了鴻臚寺卿失望的眼神。 李茂在一邊心中越來越是疑惑。這位陛下是勛貴派的人選也不提,世族派的人選也不用,齊煜和鴻臚寺卿是中立派的老臣,他也是搖頭。 總不能用宗室吧?先皇定下的規矩,宗室不得入六部為官,就算只是暫代幾年,和任了正職也沒什么區別了,陛下不可能點了宗室的啊。 楚睿心里喜滋滋的想著自己的小兒子,只覺得底下的朝臣都吵得緊,讓他沒辦法好好想問題了,再一抬眼看見李茂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張口問道: “李愛卿一直沒有發言,可是有何見解?” 趕緊給朕搞個說法出來,快點結束今天的朝會,朕還要回去看小兒子呢! 皇帝的話一出,所有人都往李茂那看去。 勛貴派們更是翹首以望,希望這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國公大人能說出他們的名字來。 李茂心里暗暗叫苦,這得罪人的事情皇帝干嘛要問他意見? 須知他一貫是爭千秋不爭一時,這種情形屬于他最討厭的一種情景。 這吏部尚書之位乃是六部中最關鍵的職位,甚至比他這個兵部尚書還要更受重視。若是勛貴派,如今朝中資歷夠的都快致仕了,后起的年資和經驗都不夠,當不得此任。 若是世族派,如今六部尚書里除了兵部尚書的自己不是世族出身,其余各部尚書身后都有累世大族的影子。如今態度曖昧的張寧丁憂了,皇帝肯定不想看到這位子上坐上一個旗幟鮮明的世族子弟,前任劉尚書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中立派的人選又被皇帝連駁兩人,李茂此時也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了。 “這……臣并沒有吏部任官的經驗,不敢妄言……”李茂開了口,然后突然靈光一閃,急著又說了下去,“但吏部尚書張寧在任期間政績卓越,又了解所有官員的履歷,吏部之事,他才是最了解也最有資格發言之人。臣認為,這吏部尚書一職該有誰接任比較合適,不如請張大人自己擬個折子,推薦幾個人選?!?/br> 丁憂之后,并不是每個人返回官場原職都有空缺的,這時候就需要換官。也許是現有的吏部尚書換走給丁憂的官員挪位子,也許是丁憂的官員平級換了個官位成了閑職,都看皇帝如何抉擇。 張寧當了這么多年吏部尚書,有多少可以調任的官員,官員的能力如何,哪些人幾年后他回任就該丁憂,他自然是比誰都了解。 李茂此舉一來是賣了張寧一個人情,二來張寧是老成之人,提出的幾個人選肯定是不會讓皇帝忌諱又讓眾人信服的。李茂自己本身就代表著勛貴派,提出誰來都會被世族派大力反對,還不如把這個推薦的事情交給原本就干這個的張寧。 楚睿正愁著這場爭論要吵到天荒地老,一直不得下朝,聽到李茂輕飄飄就想了一個又拖延幾天的好法子,忍不住眼睛一亮,立刻拍板。 ——就這么定了! 今天大朝之后是人日,后面又要放三天假,再等張寧擬折子、上折,再廷議,不知道要過多少時間。 人日過后沒多久上元節又要放假,討論不出結果再拖幾天。 楚睿去年累的夠嗆,本來就打定主意今年趁過年好好休息一陣,休假休假再休假,皇后懷了身孕,大家一起休假! 朕要休假! 楚睿愉快的定了張寧提名的決議,然后飛快的下朝回后宮去了。 世族派都想著是不是去拜訪一下張寧,又覺得孝期上門功利性太強,怕反被張寧反感。 張寧是李茂的姻親,勛貴派都盲目樂觀的以為李茂和張寧事先通過氣,李茂會這么做一定是對勛貴派有好處的,所以都對李茂和顏悅色,這個約了去吃酒,那個邀了去聽戲,倒讓李茂哭笑不得。 他哪里有那么多運籌帷幄哦,都是靠隨機應變! 這誤會大發了! 東宮,上陽殿。 李銳的放假時間和官員是一樣的,今日宮中第一次大朝,他便也是今天入宮拜見大皇子,直到傍晚出宮回家。 第二日是人日,放假三日后才要正式入宮進學。 他在上陽殿里拜見過了大皇子,而后四個孩子又被引著去后宮的坤元殿給皇后娘娘請過了安,得了許多賞賜,這才又回到上陽殿,各自分享過年間的趣事見聞。 四個孩子和大皇子不同,他們過年返家,自然是要到處走親訪友,不會悶在宮里的。大皇子過年間要忙許多事情,他是兄長,還要負責這一輩的祭祀,宗室里有些老王親也要他代替皇帝去慰問,這么算下來,倒是他這個年過的最差。 好在皇后娘娘又有了身孕,算是喜事一件,否則大皇子楚承宣怕是今年最苦逼的一個了。 待李銳和幾個孩子在宮中待到了下午,眼見著天色已晚,便和大皇子開始告辭,準備趁著宮門沒有落鎖往家趕。 李銳在宮門口和幾個同學別過,正準備上馬回家,宮門外有一個老太監此時也要出宮,和他打了個照面。 大楚宦官并沒有什么權利,唯一好處就是并不是不能出宮的。若是有差事,內侍監和奚官局的太監也可以拿著牌子出宮辦事。 一個眼神對接,李銳覺得此人好像對他笑了一下,又覺得是自己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