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7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一眼中二班學生們的表情,覺得自己的一點面子都丟完了。 “先生,我背他去院長那吧?!遍L的和小水牛一般粗壯的王大虎站了起來,他今年已經有十六歲了,在中二班的學生里算年紀較大的。 他父親是鐵匠,他也是一身力氣,若不是他娘哭著喊著要他讀書,他怕是也準備繼承他爹的衣缽,平日里給人打打剪刀菜刀,修修鍋底什么的過一輩子了。 王大虎背著李釗到了陳軼那里,陳軼見李釗陷入昏迷,也是嚇了一跳。 好在陳軼懂醫術,抓著他的手號了號脈,不一會兒,眉頭終是一松。 風寒而已。秋末容易著涼,這風寒來得快去的慢,只是稍微麻煩些,不算是什么大病。 待陳軼給李釗施了針,李釗這才悠悠的醒了過來。陳軼問了他一些問題,才知道他昨夜看書看的太晚,睡得不好,早上起來頭就有點暈,上課到一半就睡著了。 如今已經快到中午,這時候送回信國公府反倒麻煩,陳軼便讓他在自己書房的軟榻上休息,他讓書童抓了一副藥去煎,等李釗好一點了,再讓李府派人來接。 李釗知道這位先生與自己家有舊,所以放心的躺在軟榻上養神。 “你也不必太過逼迫自己,你的底子雖然不強,但比大多數人還是要好的多的,功課不必做的太晚,須知身體才是一切?!标愝W開設行知書院以來,也不知道看過多少徹夜苦讀把自己讀廢了的學生。 寒門子弟得到上進的機會很難,一旦抓住,往往是過猶不及。去年有一個大班的學生把眼睛看出了毛病,今年也有學生因為太過刻苦得了心疾,一下子全部垮掉了。 但李釗不同,李釗雖然家世一般,但畢竟背靠著信國公府好乘涼,完全沒必要徹夜苦讀,將自己弄出一身毛病來。 “我只是見比學生年級還小的孩子都能做的的功課,弟子卻做不出來,心中有些不甘罷了?!崩钺搶﹃愝W實話實說。 往日里他在家中由先生教著讀書,除了兄長完全沒有參考之人,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功課究竟差到什么地步。他兄長讀書雖強,但他也經常用“他比我大呢”的想法來安慰自己,待到了行知書院,才知道像他這般十二歲了連論語都不會背的都是寒門家的子弟,像他這樣家中還有幾個錢的,都不會這么差勁。 “吾生有涯,而學無涯。日子還長,你看那些人年紀比你小,有些發蒙卻比你早得多。遠的不說,你的堂弟李銘,他的功課就不比你堂兄李銳差,若是都按你這樣人人攀比,你堂兄當年豈不是要把自己逼死?”陳軼好笑地搖了搖頭?!暗人巵砹?,你喝上一碗,睡一覺,等家人來接吧?!?/br> 李釗皺起小臉,他最怕喝藥了。 蘇先生明明說的是“勤能補拙”,怎么到了院長這里說法完全不一樣呢? 李釗昏昏蒙蒙的睡在榻上,聽見陳軼嘴里念叨著什么詩。 “一百饅頭一百僧, 大僧三個更無爭。 小僧三個分一個, 大小和尚各幾???” 陳軼正在讀的是一位算學大師出的題目。他幾次請他出山教導學生算學,都被他拒絕了。這位大師教導學生從來不看出身,許多有名的賬房先生都是出自他的門下。但他脾氣也古怪,你上門來學可以,叫我出去親自教就是不行。 陳軼的行知書院講究“學以致用”,他的學生以寒門學子為多,讀書不為考功名,只為能夠在定個契約時不被人騙,官府張榜的時候能夠看得懂。算學對于寒門子弟的作用更是一望便知,小到當個學徒,大到考官府的“算科”去做個小吏,都是極有用的。 只是他算學也不太行,這位算學大師出了十道題,他竟只解出三道來。 李釗閉著眼睛聽著陳院長一直念叨一直念叨,忍不住開了口:“院長,別念了,大和尚二十五人,小和尚七十五人?!?/br> 是他叫他好好休息的,結果自己卻在念咒! “咦?為何大和尚二十五人,小和尚七十五人?”陳軼又看了遍題。一百個和尚分一百個饅頭,大和尚一人三個,小和尚三人一個,大小和尚多少個。 “置僧一百為實,以三和一得四為一組除之,得大僧二十五個?!?/br> 李釗發現大人們算這些東西都好復雜,哪里需要一個個算啊,三個小和尚一個大和尚一組分四個饅頭,一百個饅頭二十五組,里面二十五個大和尚一去掉,不就是七十五個小和尚了嗎? 就連他祖母教他的“代數”,都有些太過復雜了,其實可以更簡單的。 陳軼張大了嘴,聽著陳軼隨口解釋著為何如此計算。 這還是他發著高燒腦子不清楚,若是清楚呢? 李家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個“神童”?! “李釗?!标愝W神色復雜地說,“等你稍微好些了,我帶你去找一位先生?!?/br> “什么先生?我們中二班不是有蘇先生和周先生了嗎?” “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先生,先生帶你去見一見他,說不定他就愿意來給你的同門上課了?!标愝W覺得自己從李家撈出了一個寶貝來,“他是陛下的太傅,原先的戶部尚書,后因風痹而致仕,如今偶爾去國子監教教算學?!?/br> “皇帝老爺的師父?”李釗吃了一驚,感覺頭暈都沒了?!拔胰ヒ娝??” 陳軼點了點頭。 “不用怕,他是個很和藹的人,只是因為得了風痹,腿腳不太好。就算他不能來我們院中上課,若是他愿意教導你,他日你的成就不見得在你兩位堂兄之下?!?/br> 不會讀書算什么,這位“陳四清”也是寒門出身,本身并不精通詩詞歌賦,只粗略讀過四書五經,可是在他掌管戶部之時,就連先皇都承認“有他一人,勝過大臣無數”。 若是能學得他一二本事,那才叫受用無窮! 轉眼間,又過去了兩個月,眼見又要開始忙年。 而這兩個月,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先是李釗拜了前戶部尚書,太子太傅的陳四清為師,正式上門接受老大人的授業。 陳四清的兒子們如今負責打理皇帝的私庫,經營著皇莊和皇家各地的產業,雖并非權臣或重臣,可無論是京中哪一位官員,見了他都得客客氣氣。 在尹朝時,皇帝的內庫和國庫沒有什么區別,到了本朝立國,是陳四清提出皇室的內庫和國庫必須分開,本朝才開始有了皇室獨自經營財產的先例。 戶部因為此項決議受益良多,而先皇對此也是樂見其成。 陳家的幾個兒子繼承了其父的衣缽,開始替皇帝打理內帑,使皇室婚喪嫁娶和封賞皆從內庫而出,一來皇帝花了銀子做了什么不需要再讓朝臣知道;二來戶部統計錢糧支出也就更加精準,不用算上皇帝時不時用上一筆的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