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5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相見。 兩孩子像是有說不完的話要講,直到圍觀胡戲的百姓們都已經漸漸散去了,兩家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別,各自啟程回府。 至于齊邵和趙聃有沒有被這充滿西域風情的胡姬們給迷惑住,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趙聃告辭的時候表情很是愜意,顯然對這場演出十分滿意。 這一群胡人進京將會帶給京城什么變化還不得而知,卻帶給京城人士無數茶余飯后的談資,就連平康里的眾多妓館都在考慮是不是要去采買些胡姬,做個噱頭。 反正聽說西邊許多胡人已經活不下去了,就等著大楚什么時候開關收人呢。 持云院里。 “所以說,你被胡姬擲了一朵花在臉上,所以就成這樣了?”顧卿笑的樂不可支。小孩子免疫系統沒有建立好,容易對各種東西過敏。李銘從小不愛沾花惹草,所以她竟不知道這孩子居然有花粉過敏的體質。 “奶奶還笑!那花莖上還有胡女的口水!”李銘忿忿地控訴著那個胡女的孟浪,“我就不懂了,她叼在嘴里滿是唾沫的花怎么能丟的出手?。?!” 一屋子下人全都噗嗤噗嗤的笑了起來。 文人sao客覺得香艷的一幕,到了李銘這里成了亂噴口水的無良之行。 “家將說你救了燕娘?到底是怎么回事?”顧卿感興趣的問他。她對孫燕妮那個愛笑的小姑娘很有好感,而且性格直率而不粗魯,也很聰明,不是傻大姐類型的,相反情商很高,和年紀大年紀小的孩子都處的好。 李銘把自己如何碰到燕娘到如何一起看演出說了個詳細,顧卿發現自己這個小孫子說著說著臉紅了,忍不住戲謔地突然問了一句:“燕娘好看嗎?” “好看?!崩钽戫樋谝淮?,然后捂住了臉?!澳棠逃中υ捨?!” “這有什么好笑話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她長得好看,我們夸她兩句說的也是實話,有什么不對嗎?” 顧卿突然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當年剛去醫院時,很多小朋友圍著她偷偷和她說“醫生阿姨,我覺得B病房的誰誰誰長得可好看了”或者“醫生阿姨,我覺得A病房的誰誰誰好兇”的那個時候。 李銘光紅臉,不說話。 他還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自己很喜歡燕娘,卻沒有萌發什么其他的感情。 若說關心,顧卿確實是更關心李銳一點的,但疼愛,卻是對李銘更多。她看了看李銘傻呆呆的樣子,摸了摸他的頭,柔聲和他說:“你喜歡孫家小姑娘,以后奶奶經常請她來玩,好不好???” 反正兩家也有姻親,她爹又是李茂的屬官,經常走動也沒什么。 李銘眼睛亮了,卻不肯說話。顧卿以為他害羞到不會再說了,結果還是聽見了他微不可聞的“嗯”了一聲。 直到李銘走后,顧卿一想到那聲蚊子哼哼一般的“嗯”,還要樂上半天。 這一夜,李茂和方氏過的也很好。 方氏請了母親和大弟妹來,一家子人坐在主屋里聊了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方家是倒了霉,但圣眷未失,根本就還在,方氏一個出嫁的女兒反要回過頭來安慰娘家的親人,這讓方老太太和王氏有些羞愧。 談起楊氏和楊氏留下的小女兒,所有人都覺得可惜。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也許只是一念之差,從此就天翻地覆。方家倩娘如今已經被方老夫人親自抱去教養,等再大一點,怕是還要讓信國公府夫妻留意著找個合適的人家。 對于此點,李茂早就已經答應過岳丈,自然是一口攬了下來。方氏見丈夫體貼,心中也是濃情無限。 信國公夫妻倆恩愛美滿,方老夫人心中欣慰,王氏心中羨艷,一老一少相攜回府的時候,還是無限感慨。 前些日子她們才被方氏一口回絕了親事,直言不可能為兩個孩子定下方家的親事,這讓她們想一想還覺得十分可惜。 為人父母的,總是希望女兒能嫁個好人家,過上恩愛美滿的日子的。 中秋過去,天氣漸漸開始轉涼,眨眼間幾個月過去就到了秋末。 顧卿如今精力越來越不濟,低頭看賬簿時,經常出現頭暈眼花的現象,原本賬簿還都是李釗在看的,但天一涼爽后行知書院就開課了,李釗九月的時候被送去了京郊的行知書院,吃住都在書院里,早上去晚上才回。 小孩子長身體正是需要睡眠的時候,顧卿也不好再讓人家孩子晚上不做功課給她算賬。 無奈之下,方氏只好重新出山管家。只是顧卿也不知道皇后會不會忌諱方氏重新管家,讓她管的很低調,很少出院子,有事也都是假借顧卿的名義。 可明眼人都知道,國公夫人又開始掌家理事了。雖然還住在持云院里,但搬出去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李銳的課程越發的重了。他們這群伴讀一般陪著皇子讀個四五年書后就要出仕的,具體授的是什么官,要看跟的皇子到底是個什么前程。如今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摩擦越來越多,李銳的話也越來越少,顧卿都愁著家里有個李銘這樣的“小大人”還不算,居然又多出一個“小老頭”出來。 倒是李茂經常安慰她。以后為了打入世家,李銳要漸漸表現出和弟弟疏遠的樣子的。李銳如今性格越發沉穩,以后和弟弟疏遠開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若是個跳脫的性子乍然決裂,那才叫可疑呢。 即使李茂如此安慰,顧卿還是越發的難過。 李小呆和李小胖的時代,總歸是一去不復返了。 十月初的時候,李鈞再一次出發前往汾州。 這一去就是常駐,非年節時候不能回鄉了。 而作為一位老家在荊南而非京城的官員,以后他年節回鄉,回的也是老家,最多前往汾州的時候路過京城,順便來拜訪一下信國公府里的親戚們。 李茂對這個堂侄寄望很深。他們李家很少出驚才絕艷的人,幾代里也就他大哥這么一個。更多的是踏踏實實低著頭向著自己的目標不停前進的人。 他為官時間也不長,但李茂發現最后能獲得成功的,恰恰都是踏踏實實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 李鈞也許并不是天賦異稟之輩,但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正確道路,一定會走的更遠。 李鈞走了不久以后,張玄和龍虎山的一干道士上了京。 他們這次回來,是接受朝廷封賞的。 江南水災,多虧道庭出手干預,先是動員百姓離鄉避水,后又維持地方秩序,安撫災民。災后更是施醫贈藥,四處渡化百姓。 張玄張遠石益和寇麒的名聲更是傳遍四方。張遠被稱為“霹靂道人”,劍若驚鴻,帶著一干道兵專門懲治災后各地出現的地痞無賴、作jian犯科之人,人人稱快。 張玄是“天機道人”,他多次預測暴雨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