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8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br> 顧氏聽見女兒的話,對著丈夫說道:“此事你到底說是不說?你若不說,我就說了!” “什么說不說?你真是瘋了,和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說這個,你能指望她聽懂什么!” “她為何聽不懂?我這女兒生來伶俐,若是一早就讓我隨著自己的想法養,何至于到如今什么都聽不懂?”顧氏就這一個嫡女,聽到她做出如此出格的舉動,真是咬掉丈夫一塊rou的心思都有,“你以為珺兒做出這種事,她的婆家還能好好對她?你若還按那種尋常閨秀的方法養珺兒,那才是瘋了!” 陸元皓臉上又青又白,但他畢竟還是希望女兒過得好的,只得說道。 “罷了,此事還是我來說吧?!?/br> 陸珺見父母似是要說一樁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心中升起了向邱老太君退親前才有的那種不安。她隱隱間感覺到這件事只要被她一知曉,她的人生就會走向另外一條道路。 但即便是如此,她也不后悔。 像是邱老太君口中所言那般如同蠢物一般的活著,還不如知道事實有多殘酷,從此清醒著度日要好。 “當年,胡人南下,江南地方是最后被攻克的地區,胡人不善舟船,北方已經被占領了十幾年,我們江南的世族還在依靠大江和堡塢苦苦支撐,那幾十年間……” 陸元皓開始對女兒說起了舊事。 江南士族眾多,但談的上世族的,如今無非也就江、顧、孫、陸四家。原來魏晉時期叱咤一方的江東世族朱、張兩家,早就被后期冒起的江家和孫家吞并了個干凈。陸家多出文人名士。會稽只留下顧氏這一大支,經營多年,英才輩出,一時成為江南諸族之首。 而后胡人讓漢人cao舟,大軍渡江南下,終于還是攻破了江南。顧氏一族成為首當其沖的泄憤對象,被屠戮的干干凈凈,只有一些提早送到江、孫、陸三家的孩子逃過一劫,托庇與三族之中,得以成長。 孫家后來投降了胡人,被江南世族嗤笑,羞于為伍,如今雖然還在,過去的名望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當年,只有陸、江兩家互為犄角,守望相助,愣是沒有讓胡人得了什么便宜。 而后他們獻上錢糧,換來一時安寧,胡人本就不善水戰,也不喜歡南邊的氣候,大小世族乖乖給錢給糧,他們也不愿消耗實力,便一直這么曖昧的共存著。當時許多世族就是如他們這般茍且的生存著的,凡是不屑于過如此生活的大族,大部分都落得顧氏的下場。 有傳聞說李老國公的母親也是顧家女,托庇于故人家里,后來遭遇了變故才下嫁與李老國公的父親。但所有人都覺得那是李老國公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所有僅存的顧氏后人都否認還有族女流落在外面。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楚氏不滿胡人壓迫揭竿而起,開始聯合各方勢力,收復中原。 江南世族當時處于觀望態度,但是也在暗地里給錢給糧,出人出力,希望有朝一日能收復到江南地方來。 但楚家軍沒有先來,倒是胡人對各大世族的反撲先開始了。 到了大楚立國之時,江家因為建堡于水上而保存了絕大部分的實力,而陸家卻是元氣大傷,和全盛時期相比,差不多少了一半的實力。 那時候先皇為了平衡各地世族的實力,向來是扶起一個打壓另一個,或內部分化解決,或通過再次聯姻拆散同盟。 江家經過這場動亂,成了江南地區那笑到最后的一群人。不但如此,江氏還收歸了戰亂中流離失所的流民,無數流民成了江氏的佃戶或隱戶,一下子成了先皇的心頭之患。 但江家兩代族長實在滑溜,從未留下過一絲把柄,甚至還主動向陸家交出了當年吞并的一部分基業,幫助陸家重建根基,以換取江南局勢的平衡。 陸元皓當年是不想來京城的,他家剛剛恢復元氣,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他一上了京,陸氏無人主持,必定要落到二流世族的地步??苫实鄄坏倭怂?,還召了江道奇,他們不得不去,否則就是藐視新皇。 當時江南的江家一家獨大,顧家幾乎全滅,孫家雖然實力不損,但已經無法獲得其他世族的認同,陸家作為最弱的一支,隨時都可能被先皇拿來開刀,試試江南世族的水深不深。 先皇原本也是想這么做的,他不能看著陸氏起來,再跳出一個大族來。 是李蒙當年阻止了先皇的做法。 他認為此時陸家若有事,只會引起江南世族反彈,更加努力的保住陸家,反倒會催生出一支龐然大物出來。此時只有扶植陸家,并聯合孫家,一起打壓江家的勢力,才能繼續保持平衡,不出亂子。 先皇自己就是世族出身,他家就是靠著隱戶起的家,自然知道一旦任憑世族做大,到后來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但李蒙說的也有道理,當年那般局勢,實在是不能再亂,只能徐徐圖之。 所以李蒙找到了陸元皓,說明了先皇的顧慮和對江家的擔憂,陸家根本沒有路可選,要么選擇被先皇開刀,一輩子都拘在京中,子侄不可入仕,慢慢凋零成商家巨賈一般的沒落人家,要么就賭上一把,成就幾十年的興盛。 此乃陽謀,陸家和孫家沒的選。 雖然知道這是與虎謀皮,也只能乖乖入局。 所以陸元皓接受了先皇的安排,將族長之位交予堂兄,其兄在江南繼續經營,朝廷暗地里扶植陸家,他家才能發展的如此迅速。陸家發展壯大,自然就要和江家搶奪生意、搶奪人望、搶奪一切資源,加上孫家的幫助,江氏便一直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 只是光是如此還是不夠的,世族的根基在于家族的傳承,在于名望,在于聯姻后牢不可破的盟友關系。所以在開始之初,便有了李銳與陸珺的親事,有了他家大兒子陸瑾與孫家長女孫元娘的婚事。 因為陸元皓是翰林院掌院,必定要支持科舉取士,可支持科舉取士,無異于自掘世族的祖墳,斷掉他們家中子弟更多的機會。陸家所作的一切,先皇所玩的手段,江南大小世族又不是傻子,所以才會漸漸疏遠陸家,因為誰也不知道陸家下一個受命要吞沒的是誰。 這才是陸家一直不招江南世族待見的原因,這也是其他世族為何疏遠陸家的原因。被皇帝cao縱了的世族,已經不能保持它的獨立性,成為四不像一般的東西。 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