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就該給我們家讓道?!?/br> “咦?你就伸頭看了一眼,怎么就知道那是劉尚書家的女眷?” “本朝規定,三品以上車蓋為皂,一品以上車蓋為朱,三品以上姓‘劉’的人家,就吏部尚書劉文興一家?!?/br> 顧卿在心里暗贊了一聲小胖子厲害,竟連朝堂之上的官員姓名都記住了。兩位先生入府以后,教授李銳的學問倒是其次,教導的最多的,反而是本朝的各種歷法、風俗、禮儀、乃至朝廷官員的品級,在這些位置上的人出身,以后身后的各種龐雜勢力等等。 可笑方氏和李茂還以為自己孩子把書讀的跟個狀元似得就算成才了,李小呆也被活生生的教歪了。李銘剛從外家回府,去和李銳到明輝先生那上課時,聽見這些世家的各種小道消息,還覺得是浪費他讀書的時間,聽了一半就告罪跑了。 他不聽,明輝先生也不勉強,反倒是看起來行事簡單粗暴的李銳,聽得是津津有味,統統記在了心里。 顧卿聽了李小呆在她面前的嘮叨,挺擔心李小呆以后被教養的不通庶務,只會讀書,還特地找李小呆深聊了一回。結果她發現李小呆是真的不耐煩這些牽扯復雜的關系,只喜歡讀書寫字,看一些先賢的至理名言,就像后世那些學者或者學術型人才。 至于禮儀規范,天文歷法,人際關系等等,他只想通個皮毛,不失禮于人就行了,無意去深研。 這是天性,逆轉不了的。就和你明明喜歡語文,非要你去把自己最討厭的政治考到最好一般,心里自然會有抵觸。顧卿見無法勉強,也就作罷。 “原來是這樣?!鳖櫱渎犃死钿J的解釋,了然的點了點頭?!爸皇?,這劉尚書聽起來怎么這么耳熟?” 顧卿扭頭問車里的花嬤嬤,“是不是她們府上的女眷給我們遞過帖子?” 花嬤嬤搖了搖頭?!皠⒏疀]有老太君,女眷的帖子應該是直接到夫人那邊的?!?/br> “咦……我現在記性也混亂了嗎……” “奶奶你肯定是故意的!”李小胖氣急敗壞地紅著臉說:“就是上次那個打了孫兒的劉尚書家啦!那個把我打得像豬頭一樣的劉二狗!” 噗!原來是他家!難怪要讓車馬。 托宮中禁衛的福,信國公府的馬車在一處極好的位置停了下來。顧卿四周全是點燃了的各色燈火,內城里的燈火是最精良的,大多是內造和各府里提供的精致樣式,這燈火通明的景象,直映的整個內城猶如琉璃世界一般。 見信國公府的車馬在燈樓前停下,許多相熟人家的女眷都下了車,來這邊拜見。只因車廂里還有已經十三歲的李銳,來的多是各府的夫人或封君,也就匆匆寒暄上幾句,就各自回了車,倒讓怕麻煩的顧卿安了安心。 一陣亂七八糟的應酬過后,顧卿在車廂里猛聽得鞭子抽地發出的巨大拍響聲,還有各種鐘鼓禮樂的聲音,心中想著大約是圣駕降臨了。再一看李銳和李銘兩個小家伙嚴肅的臉龐,心中又肯定了幾分。 李銳提醒他們此時應該出馬車迎駕,于是一家子人全部下了車,跪地迎駕。 顧卿跪在地上偷偷往四處張望,除了御前拱衛的禁衛有一部分站著,四下里至少幾千的人頭,居然沒有一個是站著的。更可怕的是周圍鴉雀無聲,剛才那般喧鬧之聲就像是一下子被人掐斷了,只剩禮樂。 要知道,就連她們學校當年幾千人在cao場上開大會,各種大喇叭叫著要肅靜,也做不到這樣的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啊。 顧卿這才驚覺以前看的那些古裝戲里,有人在宮外沖去圣駕旁行刺都是扯淡,若此時有一個人是站著的,恐怕立刻就被抓走了,更別說去皇帝跟前行刺了。 怎么去?跪著爬過去嗎?旁邊的老百姓第一個納悶就把人給抓了邀功了好嗎? 大約跪了五六分鐘吧,她聽到燈樓上傳出了“平身”的高亢聲音,然后身邊的小胖小呆立刻利索的起身,把她也給攙扶了起來。 顧卿聽到那中氣十足的聲音,不由地小聲吐槽:“這皇帝身體還真不錯,底氣足!還是個大嗓門!” 李銳攙著顧卿的手一僵,用更小聲的聲音和顧卿耳語道:“奶奶,那是唱者的聲音,專門給圣上傳話的?!?/br> 顧卿:…… 還好黃桑聽不見。 皇帝在門樓上駢四儷六的說了一通,燈樓下山呼萬歲,直引得樓上的皇帝也興奮了起來,愣是待了半天還不走。 楚睿還是新君,登基不到四年,此時國孝剛過不久,百姓正是好不容易解了禁,想要松快的時候。楚睿做太子也有好多年,為太子時就以寬厚沉穩聞名,現在登基為帝,國泰民安,百姓對新皇的能力也頗為肯定,自然歡呼之聲不絕于耳。 若任哪個文人sao客看了此幕,都能寫出一大堆歌功頌德,歡唱盛世的詩賦來,這原本是非常讓人熱血沸騰的場景,可在燈樓下急不可耐的想去玩兒的顧卿卻焦躁極了。 她就在前排,抬頭往上看,也就看到三樓高的地方站著一排小人,相信后面的人恐怕更是看不到圣上“龍顏”的,也不知道這群人為何如此狂熱。 無奈皇帝親自出來“與民同樂”,無論是哪家想去坊市里開心,都得先去皇帝面前走個過場,她也不敢先撤,直等了許長時間,御駕離開,他們才啟程往外城去。 此時全是內城往外城走的車馬人等,除了一部分看完內城燈火和圣駕就回府的官員家眷,大部分人在中秋燈夜里出來,都是要到處晃晃的。 一時間“哎喲誰踩掉了我的鞋”、“你怎么能推人,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聲音不絕于耳,把馬車里聽到那些尖叫聲的顧卿逗得樂不可支。 呵呵,這個沒有城管沒有交警的時代,就靠著那一群拿著小棍子的京兆府官役想要維持治安?他們自己的鞋都被踩掉了好嗎? 好在大部分百姓都不會做沖撞朱漆馬車的這種妄行,官宦人家更是客氣,信國公府的馬車一路通行無阻的到了外城。 外城門外,早有李茂安排好的家人和護衛等候好了,手中拿著明火迎了上來,護在馬車的旁邊,驅趕閑雜人等往外城里走。 “奶奶,我們下去晃晃吧?在車里看有什么好玩的!”李銳睜大了眼睛看著外城里來來往往的人群,不停地嘮叨著。 外城里最熱鬧的是東市和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