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書迷正在閱讀:宅男穿越手冊、魂圖.勝利與誓約、聽弦宮、甜在我心、貓生贏家、鬼攻、有限沉溺、八拜之交(H)、桃花禍 妖孽成災(NP)、嫁入豪門的Omega
擇。 顧卿和邱老太君在對待“如是庵”上的態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厭惡。 這些女人是新一輪封建里真正的受害者,曾與夫君共患難,而沒有共富貴的她們,甚至連一個好點的下場都沒有落到。 而知道了她們的遭遇,沒有選擇制止這種風氣,卻將“如是庵”擴大到這等范圍的皇后,也實在讓人興不起好感來。這簡直就是變相縱容那些混蛋們這么做。 但由于“信國公府姨娘”的存在,邱老太君也無法對皇后的決定說出不是來,她只能盡量不表現出對“如是庵”的熱絡。 畢竟大部分婦人都是自請削發為尼或者帶發修行的?!叭缡氢帧敝辽偈钦浀幕始意痔?,不是那種藏污納垢的所在,也有收留一些孤兒為尼專門伺候這些“舊夫人”們,說是禮佛,不如說是“出世”更貼切些。 所以這么做,居然也贏得了一些官家夫人們對皇后“仁厚”的稱贊,對如是庵也十分肯定。即使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想法的婦人,也不得不在這種言論下沉默起來。 邱老太君很不喜歡赴別府的約也有這個原因。當年那些熟悉的面孔也都消失的七七八八了。那些李碩昔日的同僚后院,不是娘家勢力強大的新夫人,就是美貌動人的續弦。有些年紀都可以喊她“奶奶”了,可還是按照同輩人的座次來論交,這讓她非常難受。 方氏大概是很喜歡這種場合吧。因為無論在哪個方面,她都是讓人羨慕的。 信國公府,算是整個大楚的閨閣女子都想要嫁入的豪門了。先不說顯赫的家室和皇家的信任,就是兩代都不濫情的家風也讓那些女人們嗟嘆。府里人口簡單不說,有個不攬權也不為難媳婦的婆婆更是難得。她的丈夫身為朝廷重臣,兒子聽說也是從小就聰穎靈秀,盡得他伯父的遺風。 就連那個可憐父母雙亡的嫡長孫李銳,當年父母俱全時和翰林院掌院之女定親,不知讓多少有女兒的顯貴人家摔碎了無數花瓶和茶碗。 久不出門的邱老太君想要去“水月庵”看水月師傅,無論是信國公府,還是如是庵,都動作了起來。 老太太這么大年紀出門,可不是像一般人出行那么簡單的。日常用具要全部帶全不說,一些必備的藥品、隨行的大夫更是必不可少,其他還有烹茶、捧果、揉腿等各色丫頭十幾個。方氏原本也想跟著去,結果那天正好是李銘休沐,從她娘家回來,只好作罷。 就連顧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趟門要弄出這么大的動靜來。 她可是從早上天剛亮就起來,折騰到日上三竿才出了房門! 搬家也不過這樣了! 李銳一大清早也被丫頭們抓了起來,他平日里早上要種菜,剛起身的時候都穿的細布衣服,回來再換一身??墒墙裉焯蛉苏f了,“要把銳少爺好好拾掇拾掇”,好拉出去見人,所以所有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非要把他往“可以好好見人”上打扮不可。 等李銳被打扮的像個吉祥物似的站在顧卿面前時,顧卿非常不給面子的笑了。 “噗嗤!現在又不是過年,穿的齊整些,頭發梳好就行了,這從頭到腳都是紅彤彤的是怎么回事?還有那臉!誰給他涂粉抹脂的?跟個猴屁1股一樣!” 天??!穿地活像個紅色的燈籠椒!一點腰身和脖子都沒有的人這么打扮真的好嗎?除了皮膚白點,她這個便宜孫子半點也和“賈寶玉”扯不上關系??! 顧卿一點也不擔心別人嫌她說話粗俗。一來沒人敢說她閑話,二來邱老太君原本說話就談不上文雅。 “奶奶!”李銳自上次和邱老太君在我坐軒里長談過一番后,自覺自己和奶奶親近了許多。也敢撒嬌耍賴了。親近起來的兩人,都對對方有了新的認識。 ‘奶奶看起來可怕,其實也是個有趣的人嘛!’李銳這么想。 ‘李小胖人是胖了點,其實是個心胸寬廣的小包子嘛!給他個鏟子叫他挖蚯蚓去喂鯉魚什么的都不嫌棄,真是個好孩子!’顧卿滿意地點著頭。 “好了好了,給他穿上次那件綠色的衫子,他皮膚白,穿那個最好。把臉上給擦干凈了!這能見人嗎?快點,別耽誤了出門!”顧卿趕緊指揮著其他丫頭給李銳“改頭換面?!?/br> 花嬤嬤得了顧卿的指示,開了她的私庫,取了一些給李銳舅母的禮物。大都是一些精致貴重,又不會使人覺得炫耀的首飾。其中有一副點翠嵌珠寶五鳳華勝,乃是前朝宮廷所藏,更難得的是沒有任何宮印,最是難得。 花嬤嬤把這些禮物放入匣中,抱在懷里上了老太君的車。 邱老太君和李銳、花嬤嬤坐在第一輛車里。來之前顧卿已經和李銳說明了此次前來是要讓他見見他母族那邊的親戚,所以李小胖異常緊張,連早上被人畫了個大花臉都沒有注意。 他母親投湖自盡后,后宮里頒了一面“忠貞烈婦”的匾額下來,禮部也立了貞節牌坊在他們住的清水坊入口處。但是自那以后,他舅舅家就很少來探望他了,舅母和外婆也不怎么來府里走動。最近四五年,舅舅調任去了外地,年節里除了互送年禮,更是很少往來。 李銳對自己舅舅的印象是一個留著漂亮長髯的中年男人,會對他很溫和的笑。舅母則是臉圓圓的,笑的非常慈善??墒堑人偈箘呕叵雰扇司唧w的樣貌,竟是想不清楚了。 好像從他搬進“錦繡院”以后,他們就再也沒有上過門。直到今年他過了十二歲的生辰從叔叔和嬸嬸園子里搬出來,外家才送了一把名家的雕花大弓并一些賀禮前來。那把雕花大弓現在還掛在他房里的墻上。 “如是庵”早就封了路,除了一些早就約好的婦人,其他外男一律不準進入。這“如是庵”不像其他寺廟或者庵堂那樣建在山上或者郊外地方,而是在京城里靠近內城的一片僻靜之地。那里原是前朝一處達官的家廟,后來給改作了“如是庵”。 正因為如是庵里住了不少京城里各府公子的母親,不管這些公子是受寵還是不受寵,母子天性是很難斷絕的。如是庵里每逢“初一”、“十五”這些對外開放的日子,總有許多府里的兒子、兒媳婦前來探望。今天他們得知“如是庵”要來一位身份貴重的女客,也就索性在庵外不遠的雅舍里等待,想著這位女客和她的家人走了,再進去探望。 于是,當信國公府的儀仗從這條路上先行通過后,這些等候之人還在納悶到底是信國公府的太夫人去了如是庵,還是國公夫人。 等那駕一品國夫人的才能坐的朱漆馬車從如是庵前的街道上通過時,這些人家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來是很少出門的信國公府太夫人出府了。這可真稀奇,聽說這位老太太身體不太好,連皇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