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1
禮儀之邦聞名于世,每年都會有大批的異邦使臣前來朝賀,所有來人一律由鴻臚寺接待,差不多要花費掉所有的茶稅,還要再添兩成。 好客為其一,另一個原因,就是讓這些異邦人知道大周國富民強,絕不是他們那些未開化的野蠻人所能侵犯的。 無論是鴻臚寺,還是下面的四方館和禮賓館,都非常的富麗堂輝,讓這些異邦人心生敬畏,不自覺地臣服于我大周的天可汗。 所以異邦常常想進獻公主給大周,而大周的公主卻不愿意去異幫和親。 可趙氏王朝有祖訓,趙氏皇室的血脈不得和胡人混淆,所以皇帝寧愿嫁女兒去異邦,也不愿意讓異邦的公主來在周和親。 趙柔如今卻巴不得早走的樣子,著實是讓人覺得意外極了 這問題別說是王林芝想不通,就是她的母親寧王妃也想不通。 可毛衛周這時候已經不聲不想地回到了京城,萬一他鬧起來,讓吐藩王子知道,趙柔之前成過親,那么趙柔和脫藩王子的親事肯定要黃。 雖然吐藩和大周的觀念不同,對貞cao沒有大周那么看重,但吐藩王子之前誠心想求娶的畢竟不是趙柔,寧王妃不敢冒這個險。 就是昌盛帝也不想再多生枝節,很快就準了。 吐蕃離京的日子定在了臘月十六。 然而王琳芝派去查看消息的人卻一無所得,雖然進了寧王府的大門,但行走都有趙柔身邊的婆子跟著,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多問那么一兩句,對方還嗤笑了起來,“柔嘉公主還是郡主的時候,就活生生的被人從中作梗,拆散了親事,敗壞了名聲,褫去了封號?,F在,公主早交代了,無論問什么,咱們這些下人一律不知?!?/br> 來寧王府的,本來是王琳芝的奶娘余氏,見對方這樣也就沒再往下問。 和親是大事,趙柔又是個混不吝,萬一記恨著以前王琳芝在昌盛帝面前揭發她的事,用下作手段害人,然后賴在自家頭上,她這個做奶娘的擔不起,唯回去將情況匯報給了主子。 王琳芝得知寧王府內防范的這么嚴,心中的懷疑越盛,可她又不想見到趙柔,畢竟兩人以前割袍斷義過,她肯讓奶娘過去送趙柔一份東西,還被趙榮特意讓身邊的嬤嬤挖苦了一通,也算全了親戚間的情分了。 王林只將小六兒的娘喊了過來,交代她道:“你過去盯著寧王府那邊,看看有沒有什么異常的情況?!?/br> 此時已經臘月十一,還有幾天的時間,趙柔就會離開大周,如果真想做什么,肯定會在最近有所行動。 小六兒的娘答應著去了。 由于寧王和寧王妃都是很仁厚,在宗室中的名聲很好,所以京城里大部分勛貴之家都派了人來寧王府給趙柔添妝。 小六的娘守了兩三天也沒發現什么異常,唯有二皇子妃在寧王府呆的時間要比其他人長一些,大約是整整一上午,而且還被寧王妃留了飯。 她想了想,還是將這件事告訴了王琳芝。 二皇子妃是章相的嫡長女,章家書香門第,二皇子妃一向又自視甚高,和趙柔素無來往,會在寧王府呆那么久,倒是真的挺讓人意外。 而且二皇子前段時間還挺不安份的,讓太子狠狠地栽了個跟頭。 王琳芝還沒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京中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皇上將鄭王和寧王全給了雙親王的俸祿,而清陽公主卻遭到了皇上的訓斥。 事情的起因,是一封彈劾的折子,說清陽公主釣名沽譽,寧愿家里不留一丁點銀子,卻將所有財產,包括皇上賞給清陽公主府的財產,全部捐給了善堂,這種作派是故意求好聽的名聲,不顧皇室的臉面。 剛好是王琳芝陪著清陽公主一起進宮的,當時就認錯了,“皇上舅舅訓得非常對,若不是那兩萬兩銀子撐著,阿娘辦的那個善堂早就經營不下去了,還是請皇上派個能干的人管理這些人吧。臣女那府上,如今除了賞賜,已經沒有其他的財產了?!?/br> 那御史猶是抓住不放,“若不是清陽公主拿錢買名聲,滋長了這些人的惰性,只怕他們早已經找到別的營生了?!?/br> 王琳芝淡淡地看他一眼,“那里面全是老弱病殘,有些甚至缺胳膊少腿行動不便,有手有腳年輕的,早讓他們自食其力了,他們叫什么名字,現在在哪做事,全部登記在冊?!?/br> 她似乎準備好一般,直接將帳冊呈給了昌盛帝。 當昌盛帝看到每年居然要花上好幾萬兩銀子的時候,更吃驚了,“普通的庶民,一月之花銷也就二兩銀子,你們怎么花了這么多?” 王琳芝:“這善堂是從我十二歲的時候開始辦的,到如今已經整整六年,這六年中間,頭一年京城發生了雪崩,第二年黃河發生了水澇,流民四處逃荒,有不少人來了京城。第三年,河東發生了蝗災……御史大人這么閑,緊抓著我們府上不放,何不問問陛下賑災的銀子都去了何處?” 她說完,又很光棍地向昌盛帝道:“阿娘做這些事的時候,臣女便料到她會被有心之人故意曲解為釣名沽譽之輩,可阿娘一心向佛,佛祖曾割rou飼鷹,阿娘不過是被人誤解罷了,無論別人說什么,只要自己無愧于心,又何懼別人說?” 公主府是當然是有不少金磚的,用在那些老弱病殘身上她也不會不舍得,其實就是御史說什么,她都不放在心上,可昌盛帝的這種態度太讓人失望了。 她本就是抱著帳本而來,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她自然也看出昌盛帝對這些帳本將信將疑,但她并不怕,這帳每隔三個月她自己都會親自去查一次,沒有任何問題。 王琳芝巴不得昌盛帝去查。 正文 308 長公主 昌盛帝果然如王琳芝所料,開始派人核查起善堂的情況來,卻發現里面多是些垂暮之年的老人,要么是還沒有生存能力的孩子,人數多的超乎他的想象。 清陽公主不僅請了個落地的秀才教他們識一些簡單字,而且還根本各自的特點,學一技之長,以便以后謀生。 王家買了好幾處荒地,讓那些壯年的人自行開墾,誰墾出來就是誰的,所以這些人都很積極。 建立了三個莊子。 另外還有一件讓他很震怒的事,發生地動那一年,他失蹤了之后,戶部和太子不約而同地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