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2
兄都會打折你的腿?!毙⊙κ辖釉挼?。 薛繼祖一臉苦瓜相,“阿姐,哪有你這樣拆親弟弟的臺的!” 小薛氏嗔他一眼,“連阿爹都要受你們牽聯!” 阿爹當時沒阻止他,必定也是同意的,可這話不好當著許多下人來說。 薛繼祖笑起來,沒再說話。 小薛氏自然也是懂的,所以也就沒在繼續這個話題,只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你最好也安份一些罷?!?/br> 薛繼祖一臉委屈:“這幾個月,除了你們府上,我根本沒出過門!” 王琳芝饒有興趣地看他們兄弟斗法。 上午的時光很快過去。 很快王慎遠過來了,小薛氏便親自去了一趟膳房。 這是薛繼祖在到公主府吃的頭一頓飯,自然是要隆重一些,不然傳出去,別人笑的就該是整個公主府了。 婆婆將府里的事交給了她,她自是竭力想將它做得更好。 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不少御史開始彈劾起顧鉞來,罪名為忤旨。 但也有些大臣覺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覺得他這樣正是在為皇上分憂。 若這話是別人說的也罷了,偏是御史大夫說的,眾人都靜了下來,昌盛帝便讓他功過相抵,別說沒升職,不被流放就該幸慶了。 又有大臣站出來,說顧鉞目無尊上,根本不配和二皇子連襟! 許多朝臣也趁勢站出來,說顧鉞不配娶章相的嫡女。 皇上只沉著臉不說話。 章相站了出來,連聲稱親事是他自己求皇上做的主,可惜沒想到顧鉞如此狂妄,請皇上取消了這賜婚。 皇上欣然允之。 轉眼到了八月,皇上娶了崔尚書最年幼的女兒為皇后。 崔氏入宮那一天,蜀地的捷報也到了京中,蜀地叛亂被平,敵首領已經自殺。 昌盛帝直接為崔氏賜字“康容”。 正文 240 橫刀 “難怪太子春宴那日,崔老夫人要當眾‘抬舉’meimei!”小薛氏長嘆一口氣。 雖然她并不知道李嬤嬤背主告密一事,但王琳芝被當眾宣旨和事的事她仍記憶猶新,現在才反應過來,崔家早已經和皇上達成了協議。 王琳芝淡淡地點頭。 只怕在這之前,皇上對程靜姝還是有想頭的,結果程靜姝卻得“風流病”,只怕現在就算她變成天仙,也把男人給惡心到了,更不要說有著三千佳麗的帝王。 “可我就是有些擔心,我聽致遠說,當時崔尚書找老爺商量過meimei的親事,但卻被拒絕了?!?/br> 若是平時,自然是不怕的,可如今公主府的情形是越發不妙了,皇上要娶皇后,他們也是禮部去崔家下聘的時候才知道的。 “結親不成就結仇,那這位崔皇后也就不足為懼了?!蓖趿罩ゲ⒉粚⑿┦路旁谛纳?。 小薛氏還是有些擔心。 勛貴之家,若是沒了圣寵,必定會被那些媚上欺下的手段,絆得人起不來。 崔皇后如今勢頭正旺,雖然不像尋常人那般三日回門,但是到第三天的時候,崔家老少夫人全被召進了宮,昌盛帝還給崔尚書賜了一桌御膳。 中元節的時候,兩人又一同祭了祖,據說皇上還特意為崔皇后建了座新宮,取名百福殿,如今夜夜歇息在那里。 如今這中秋賞月宴,也交給了崔皇后來辦,恩寵可見一斑。 “嫂嫂也勿須擔心,早上宮中不是照樣給咱們送來了月餅的嗎?” 小薛氏欲言又止。 送個月餅能代表什么?年年都送的,如今王皇后的冤情剛剛大白,若是不送別人會怎么看帝后? “皇后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愿意繼續送月餅,就表示他現在還不想直接和撕破臉,拿王家的人開刀?!蓖趿罩フf著,壓了壓鬢角,“皇上知道了姑母的事?!?/br> 這話猶如晴天劈雷,驚得小薛氏手腳發軟,癱坐在羅漢床上許多,才道:“那……” 這是欺君之罪,難怪皇上要把小姑嫁到回紇去和親! 現在皇上知道了這件事,會怎么對付王家? 聽說平安大長公主當年就被賜了毒酒! “那御賜的月餅可不可以給浩哥兒他們吃?”其實小薛氏是想問月餅里有沒有毒的,可她根本不敢問。 王琳芝笑笑,“嫂嫂可別忘了,王皇后的冤情剛剛才得到昭雪?!?/br> 小薛氏越發不知道說什么好。 明明皇上知道王琳芝換走王皇后,為什么還要替王皇后平反? 不過當時天時地利人和,皇上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不替王皇后平反也說不過去。 昌盛帝難道是想借平反來坐實王皇后的死? 可無論如何,王家這欺君之罪是沒辦法脫掉的,時刻都像一把橫刀懸在頭頂,讓人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涼氣。 “就算要做什么,也要等個一年半截百姓們忘了雷劈劉太后和吳惠妃的事,再找別的名目對付王家,才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蓖趿罩ト耘f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 而在這之前,昌盛帝必定會待王家更好。 難不成,他要告訴眾人王皇后還活著,被她給桃代李僵給換掉了嗎? 越是頂端的人,越要注重臉面,何況像昌盛帝這種一直以仁君自居的人? 王琳芝猜得沒錯,宮里早早又送來了讓王家去宮里赴宴的口諭,雖然這話由崔皇后交待下來,但也是昌盛帝的意思。 宮中的賞月宴,除了帝后之外,鄭王、寧王、以及昌盛帝所出的各位皇子,都帶著正妃以及子女入宮了。 崔皇后將賞月的地方選在臨湖的水榭上,到處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宮燈。 因地方寬廣,男女雙方的酒席相離甚遠,便沒有擺屏風遮擋,而是把中間空出來,做了表演歌舞的地方。 一曲終了,鳳香公主先站了起來,“兒臣新近得了一舞姬,跳得雖然沒有宮里好,但勝在新鮮,不知父皇可有雅興賞上一回?!?/br> 如今永福公主和魏銘去了邊關,成年的公主中,只有鳳香一人在京中,又逢佳節,昌盛帝雖然對這個女兒意見頗多,卻亦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讓她沒臉,而是淡淡地頷首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