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8
,還不如不送她來,現在既連累了郡王妃的名聲,又耽誤了時間…… “奴婢瞧著是沒氣了……”其實主要是郡王妃停手了,百靈估摸著,這就是說人沒救了。 “那郡王妃怎么還沒出來?”崔夫人快急死了,真恨不得現在就套個馬車,送桃華離開京城往福州那邊趕。 百靈正要說話,一個小丫鬟從外頭跑進來,徑直往里頭去了:“王爺,王妃,宮里有人來宣旨?!?/br> 這旨意是皇帝的一道口諭,讓桃華即刻動身,跟太醫院院使一起,前往福州去為崔知府診治。畢竟他也是為國力戰而重傷,現在向朝廷求援,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崔夫人聽見這道旨意,只覺得一口氣忽地就松了下來,腿軟得險些站不起來。沈數卻皺起了眉頭,向初一使了個眼色。初一立刻向那內監手里塞了個荷包,送人出去了,片刻之后回來道:“原本皇上只派了院使,是太后讓王妃同往的?!?/br> “太后想做什么!”沈數心里極是不悅。他就覺得不對勁兒,桃華這會兒正主持種痘事宜,只等痘苗制好就要在京城中開始種痘了,何況宮里還有袁淑妃和陸寶林兩個孕婦,皇帝是不會在此時將桃華指派出去的。畢竟這位是郡王妃,并不是太醫,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要她去醫治的。 “應該就是想找我麻煩吧……”桃華覺得這答案很明顯,“都說崔知府已經群醫束手,我過去了,其實也未必救得了……”做醫生的就是如此,治好了一百個人家未見得記得住,若有一個治不了,就好用來做文章了。 “皇上只下了口諭——”沈數沉吟著,“院使那里才有圣旨,可見皇上也料著此事?!比绱艘粊矸钪记巴木褪窃菏?,桃華不過是去幫忙的,真治不好也問責不到她頭上。 “無論如何,我還是去看看吧?!碧胰A嘆了口氣。一個竹青已經不治,崔知府那里,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這會兒就走?”沈數看看天色已經全黑,這時候出京城,只能趕夜路了。 “救人如救火,時間是不等人的?!碧t院院使奉的是皇帝的圣旨,自然是連夜出發,桃華雖然只是跟著去幫忙的,也總不能拖在后頭。 旨意都已經下了,沈數縱然舍不得也不好攔阻:“我不能去,你把初一和十五都帶上?!?/br> “奉旨出行,皇上那里自然會派人的,叫初一跟著我,十五還留在你身邊,橫豎他也不好這樣急急趕路的?!碧胰A想了一想,“那藥你還要按時用?!边@一出去,針灸又要停了,若總是這樣,還真是個麻煩。 這里沈數一直把桃華送出城門不說,宮里太后卻陰沉著臉砸了一只用了沒幾天的玉碗:“她真是好大膽子!” 青玉彎腰去收拾地上的碎片,小聲道:“或許皇后娘娘只是拿去備用,并不曾真的……”這話說到一半她自己也說不下去了,皇后偷了秘藥去,不用只是放著?只有傻子才會信吧。 太后當然不是傻子,臉色沉得能刮下一層霜來:“她定然用在了袁氏身上!”這才是她最憤怒的事情——袁氏能不能生是小事,可她當時明明已經跟皇后說過,袁氏這個孩子必須要容下,皇后卻陽奉陰違,竟私下里偷了她的秘藥拿去下給袁氏!從什么時候開始,皇后竟然已經不聽她的了,而且,還能做戲得如此自然,連她都瞞過了? 想起這些日子皇后那刻薄嫉妒的模樣,與平日里根本沒有任何異樣,太后就覺得心里有些發涼——皇后幾時這樣會演戲了? 其實皇后不怎么聽話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比如說蔣梅華那次小產,她就與太后意見不同。太后原想著叫蔣梅華生下來,養在皇后宮里,可皇后卻直接去弄了只貓來。然而那時皇后是很明顯地表現出不愿,之后不待太后壓服她便做了這事兒,從頭到尾,她的表現太后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明白蔣梅華這一胎保不住。 可這次,太后幾次有些擔憂,可皇后的表現總是及時合理地嫉妒和刻薄,太后竟然根本沒有看出端倪。一直以來她總覺得皇后在她掌握之中,到了此時才突然發現,皇后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她了如指掌的皇后了。 青玉小聲道:“但郡王妃也沒診出什么端倪來……” “不可小覷?!碧罄淅涞氐?,“蔣氏現在或許未曾診出什么來,但她將趙氏的醫案也一并取去,只怕已經疑心了?!?/br> 青玉張了張嘴,沒說出話來??ね蹂昙o雖輕,醫術卻出眾,別人診不出來的病,她未必就診不出來。 太后略有些煩躁地拍了拍座椅扶手,片刻之后冷聲道:“把袁氏這一胎處置了吧?!?/br> 青玉怔了一下,一時沒反應過來:“娘娘——”之前不是一直說要保這一胎嗎?現在若是怕人發現,不是更應該保住嗎? 太后瞪了她一眼:“不趁著蔣氏離京這些日子處置了,難道等她回來嗎?”難得有這么個機會,讓她把蔣氏支了出去,自然要快些動手了。 青玉有些事是不知道的,但她卻知道,袁氏現在就有小產跡象,多半是皇后下藥的量不對。這秘藥必得每次只用少許,才能不落痕跡,可若是用得多了,難保不被診出來,想當年賢妃那一次,她就是心急了,險些被人拿住把柄,若不是及時有了對策,現在坐在太后這位子上的,也未必是她了。 說起來,或許于家真的是跟蔣家犯沖呢,當年給賢妃那個賤人診治的,不就是那個蔣小太醫嗎?竟然真讓他把那母子兩個都保住了!如今那個野種還出落得一表人材文武雙全,若不是最后賢妃死了,那野種也落下了眼疾,先帝臨死之時會不會突然起意立他做太子,還不好說呢。畢竟殷家人手里有十萬西北軍,真要是來個奉旨擁立,又有她的把柄在手…… 直到如今,太后想起當年的事來,都覺得有幾分后怕。那時候她也還年輕,就如眼下的皇后一樣,遇事也沉不住氣。豈不知有時稍稍疏忽大意一點兒,或許就會釀成大錯!皇后如今上頭有她護著,不知是多大的福氣,自己還不知珍惜。想當年,她上頭有誰?老太后根本連先帝都不喜歡,更不必說她這個庶子媳婦了,不給她下絆子就是好的。幸而老太后身子不好,沒幾年就去了,她才真過上了自在日子。 “這時候亂不得啊……”太后喃喃地道。宮里連個皇子都沒有,于家就是有心擁立,又擁立誰呢?皇帝有兩個弟弟,一個沈數不必說了,另一個正親王,當年是二皇子,但因為體弱多病,所以立皇子無望,如今頂著個親王銜閉門不出,在家里享清福,別說朝堂上沒有他的聲音,就是京城里如今還知道正親王的都不多。 不過說起來,雖然正親王身子最弱,如今卻就是他有兩個兒子,雖然年紀還小,身子似乎也并不怎么健壯,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