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0
書迷正在閱讀:叫我老公、他的笑容怪怪的、萬爐鼎記、BEAUTY QUEEN、男神,請對我溫柔一點、星際之大演繹家、我是學霸、冥婚、日華為曄、謝御醫的現代生活
解?” 二端在旁邊的小團凳上坐下,關切地望著姥爺。 “唉,其實也沒什么。就是有些感慨。當年一起在黃埔的同學,現在人已經不全了。有些甚至客死他鄉,提起來就讓人唏噓不已?!?/br> 楚文治想起自己當年,年輕的自己何等的意氣風發,和一班同學暢想未來,滿腔熱血。 現如今,他們都是老人了。他們這些活著的,日子過得都還不錯,可有不少同窗當年去了那遠離大陸的小島,最終沒能盼到兩岸三通,到死也沒有再踏上過家鄉的土地。 不去評判當年不同的選擇,可作為根在大陸的中國人,不能魂歸故里,該是多么令人難過的一件憾事啊。 都說落葉歸根,可他曾經的同窗,校友,卻連這個愿望都沒有實現。 人在外漂泊幾十年,死也沒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 姥爺一提,二端就明白了。敢情姥爺是為他曾經黃埔的一些同窗心痛。 軍人的特殊性,服從為天職。所以當年不少人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被帶到了隔海相望的小島,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故土難回的夢魘。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姥爺提到的這些,讓二端不禁想起了詩人余光中的那首,情真意切,把漂泊異鄉的游子對故鄉和祖國的眷戀表達得淋漓盡致。不由得吟詠了出來。 安靜的房內,只有二端清朗的聲音,緩緩地吟誦著這首,楚文治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憶,思緒不知道飄了多遠。 詩很短,二端吟誦完,她和姥爺都沒有說話。 二端悄悄打量姥爺的神情,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吟了這首詩之后,反而讓姥爺的情緒更加低落了呢? 良久,楚文治動了動,目光轉向了一直關注著他的二端。 “端端,姥爺決定在有生之年再折騰一番,隨心,做一點兒該做的事兒?!?/br> 姥爺臉上竟然帶上了一絲笑意,似乎是想通了什么,整個人精氣神兒都上來了。 二端心中驚奇,不由得好奇姥爺到底想干啥。 “姥爺,您這是要做什么該做的事兒?” 二端把桌上已經不燙的茶水遞給姥爺,出了趟門兒,也不知道顧不顧得上喝口水。 姥爺接過去喝了幾口,才回答二端的問題。 “姥爺準備聯系一下那頭,幫助海峽那頭已經過世的老兵回家!” 說到自己的決定,姥爺的聲音都大了許多,似乎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十分激動和興奮。 這回二端聽明白了,因為戰亂,不少士兵糊里糊涂地就去了海峽的那頭,卻到死也再沒有機會回家。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即便是死,也要埋到自家的祖墳里,否則就像是那孤魂野鬼,總是飄在外頭。 況且家鄉的親人,可能也在等著他們魂歸故里吧。但是做這件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首先得弄清楚現如今的政策,其次這是純義務的事情,沒半點兒好處,全憑一顆助人為樂的心。 后者姥爺肯定沒問題,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家里頭肯定全力支持,況且這確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可能才能明白在戰火中背井離鄉的對家鄉的渴望。 第九百六十八章 王牌欄目 姥爺找到了退休許久之后發揮余熱的方式,打定主意就開始積極聯絡起老同學,并且開始接觸相關部門,搞清楚幫助過世老兵的骨灰回家鄉需要的相關手續。 飯要一口一口吃,做這件事并不簡單,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恒心。 不過每天看姥爺精神奕奕的忙活,二端倒覺得忙碌起來的姥爺氣色似乎更好。 二端有空也幫姥爺整理資料什么的,畢竟姥爺上了年紀,工作量太大的話二端怕他身體吃不消。 周景林得知老丈人竟然悶聲不吭地折騰起這么一件在他看來很了不起的事兒,不由得更加敬重自己的老岳父。并且拍著胸脯保證,老丈人有任何需要,他都鼎力支持。 后來二端自己的學業和實習忙不開了,索性請爸爸給姥爺安排了一個助手。 助手的工資從云林集團走賬,工作關系也掛靠在云林集團。只不過工作內容就是給姥爺當助手,整理資料,跑腿兒,給姥爺開車,陪他跑相關部門審批材料啥的。 姥爺是做事情十分認真的人,開始了,就會有始有終。在姥爺的cao持下,在次年,他成功地幫助一位老兵的家人,把老兵的骨灰從海峽那頭的海島,請回了位于山東的老家,入土為安。 二端覺得這一刻非常有意義,所以特意請假陪同姥爺走了一趟,全程用相機記錄下了很多珍貴感人的畫面。 回來之后,她整理并發表了長篇紀實文學,并且發表在了上,引起了不少人對背井離鄉在海峽那頭的老兵的關注。 姥爺的一次成功,讓他信心大增,此后的數年,一直致力于幫助隔海相望的老兵和他們的家人團聚的事業。直到他年邁,身體情況實在不允許他再進行這么高負荷的工作,才由他一直帶在身邊的助手接手。 二端幫張海靈拉的贊助也順利到位,新節目的籌備工作也有序進行。 新節目二端其實上輩子經???,后來成了電視臺的王牌欄目,就是每天新聞聯播之后的。 能成為這個節目組的一名成員,即便是實習生,二端也十分高興,畢竟這也算見證了國內電視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欄目的誕生呀。 節目開播,二端也曾經有那么一瞬間后悔了一下,后悔沒答應張海靈擔任這個欄目的主持人。 不過當她看到欄目第一任主持人敬亦丹坐在演播室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沒答應就對了。這可是一位二端非常敬佩和喜歡的主持人呢,她的主持風格非常大氣,給人的感覺既專業又不過于尖銳。平和寬容,針對選題的新聞熱點,總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二端不禁覺得張海靈真的很厲害,能挖掘到敬亦丹這樣厲害的主持人。 這還擔心什么收視率啊,還巴巴兒找她幫忙拉贊助,這節目是未來十幾年收視率都很高的欄目呢。 而且因為是相關部門重點關照的欄目,作為電視臺新組建不久的新聞評論部,一直都在給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