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的美麗人生、叫我老公、他的笑容怪怪的、萬爐鼎記、BEAUTY QUEEN、男神,請對我溫柔一點、星際之大演繹家、我是學霸、冥婚、日華為曄
,從來不會想當個什么官兒之類的,那不是自己找事兒嗎?如果不是這么一個非常的歷史階段,李越肯定覺得趙宇不正常。想到他們的時代,李越就想起了那個御醫的話,問趙宇道:“你怎么中毒了?”趙宇反問道:“你來了以后,得過什么病嗎?別說病了,你被蚊蟲蟄咬過嗎?”李越想想:“還真沒有過耶。你看那端午節什么的,阿卓都得戴艾草驅蚊,我從來沒被咬過?!?/br>趙宇哼道:“那是你種了多少疫苗!你的那些基因改造!你以為這些都沒有代價嗎?”李越也想起來了,他連西尼羅河病毒的疫苗都種過,從小到大,人類要接種的疫苗已經接近七十種。李越嘆氣,趙宇安慰道:“你也許還有希望吧,剛剛二十出頭,畢竟年輕幾年就是不同?!?/br>李越不在乎地說:“我與你作伴吧,省的你傷心?!?/br>趙宇說道:“誰傷心,我只當你是兒子就是了,有什么可傷心的?”李越咬牙看著趙宇,“你今年幾歲了?不會五歲就那個了吧?!”趙宇不在乎地說:“‘只當’,明白嗎?就是雖然你現在二十一歲,但心理年齡也就五歲,所以可以‘當’我兒子,又不是你就是我兒子。除非,你堅持那樣?!?/br>李越叫起來:“誰堅持了?!”趙宇擺手:“不堅持就算了,‘只當’也不錯?!薄?/br>兩個人拌著嘴走回了董義的茶樓,向董義告別,出福州城之前,在城中買了大堆顏料和一些中草藥?;氐斤w船的后面幾天,趙宇和李越日夜繼續他們“北伐”所需的準備,中間自然要巡視常州和潭州。元軍正大批涌入臨安,封存各種藏書典籍,清理人戶,同時也追殺抵抗將領及家人,常州暫時沒有受到圍攻。潭州元兵方從流感中解脫出來,開始整列隊伍,看著是攻城在即。☆、第57章四天后,趙宇和李越再次來到了陸秀夫的小院。從史料上可知,此時這些流亡的人們也深陷權利斗爭中,除了陳宜中對立張世杰,日后又對立陸秀夫,國舅楊亮節也對著趙氏宗親秀王趙與檡。趙宇和李越為了防備有人不服張世杰和陸秀夫的建議,以大逆不道的借口殺了他們,手中拿著電擊器,包裹里背著治療儀,準備看著情況不對,掉頭就跑。院前滿是宋兵,見到趙宇他們到了,忙向里面通報。陸秀夫親自迎了出來,他們隨著陸秀夫走進了庭院。只見院子里面也擠滿宋兵,張世杰正等在正廳,桌子上有一襲黃白的衣袍,簡單地繡著幾條龍??磥硭麄儾挥脫牧?,張世杰和陸秀夫決定立趙宇了。張世杰臉色沉重,趙宇向他施禮,張世杰有些木然地還禮,示意幾個人坐下,然后說道:“如果君要登基,就不用如此施禮了?!?/br>趙宇一笑道:“現在是不是皇帝并不重要,要緊的是如何抗元。君等不必太在意禮節,如果不是為了抗元,君等都不會遇見我們,陌生之人,談何禮遇?”張世杰和陸秀夫同時一愣,只有李越明白趙宇的意思,如果不是趙宇想插手抗元,他怎么可能見到他們?他和李越并不屬于這個世間,肯定會天高地遠地遨游四方,誰還在意怎么施禮?張世杰說道:“關于登基的告示今日已張貼到大街小巷,吾以兵士封鎖了周圍幾里,明日吾會與君實擁你登基,楊妃和益王廣王都會在場,楊國舅持意不肯,但吾已對楊妃言說厲害,楊妃明白立幼帝恐加害益王,遂一直在說服國舅。陳……”他深嘆氣道:“與權(陳宜中的字)定恨我入骨,秀王也十分不以為然,但我用軍兵強圍其宅,等君登基后,再撤去?!?/br>看來這幾乎是一場軍事政變了。趙宇點頭說:“如此甚好,我北伐后,有消息傳來,眾人便知君之遠見?!?/br>見張世杰不像是相信的樣子,趙宇又一笑說:“我若身亡,正可鼓舞士氣?!边@個時代忌諱如此談論死亡,陸秀夫終于說道:“趙官人不可信口?!币郧摆w宇多次說過自己可以死,可今天卻刺耳起來。張世杰介紹了次日的程序,反復說到只是從簡,趙宇表示不必多慮,就是沒有什么形式也不要緊,關鍵是要把他親自北伐的時間迅速傳播出去,兩人再次明白趙宇是認真的。陸秀夫告訴趙宇他們定下了國號“景炎”,帝號宋瑞宗。這些與歷史上給小皇帝的一樣。景炎兩個字字體平衡,正反都是一樣的,表示長久美滿,而瑞宗的瑞字,取祥瑞之意,都寄托了他們殷切的期待,可惜事與愿違。李越心說但愿這次能心想事成。兩個人當夜就宿在了張世杰的府中,次日凌晨,張世杰就來叫醒了趙宇,問用不用人服侍。趙宇說不用,自己穿了那襲簡單的黃袍,李越幫著把他的頭發梳了梳,扎了個髻,張世杰找來了一頂不合適的帽子,給趙宇戴上了。然后一行人在重重軍士的保護下到了一處大的宅院,應該是楊淑妃帶著兩個孩子住的地方。歷史上張世杰擁立了小皇帝后命令兵士砍伐木頭,在福州造行宮,可惜還沒有住穩,就被元軍趕跑了。進了宅院,在最大的院子里,已經站了許多人。他們到了以后,有人請出了一個兩個婦人和兩個孩子,這應該就是楊淑妃和她的親生孩子,七歲的趙昰還有俞修容和她的孩子,五歲的趙昺。李越后世在電視電影里看到的那些皇帝登基大典,此時自然都沒有。他有種感覺,趙宇當皇帝的確只是戰略上的一步,張世杰和陸秀夫同意立他,也不可能把他當成真的皇帝來看待,這是個過場。這也難怪,他們大概把趙宇看成了那些為了朝廷一無反顧沖入了元軍的死忠義士之一,只不過這個人臨死要頂個皇帝的頭銜。這個時候,就給了他吧。按理說第一件事該是念遺詔,但是現在五歲的小皇帝并沒有死,哪里有詔?于是只好略過,陸秀夫開講,對著大家說了通臨安陷落,國于危難之中,不可一日無帝這類的話,遙上被俘的小皇帝為宋恭帝,就表示把他虛架了。然后示意一個太監上前念了段太祖的遺訓,說的是保留柴氏子孫,不因言殺士大夫,并不加農賦。相傳這些遺訓是被刻在石碑上,藏在太廟,只有新任皇帝才能讀到。金兵打入了汴梁,破了太廟大門,才看到了。無論真假,有宋一朝的確不因言治罪,宋朝可謂是文人政治最開明的朝代,與殺氣騰騰血流成河的明清乃至后世都不可同日而語。趙宇這邊表示遵守遺訓。接著是封神和祭天。封神應該去泰山,現在在元軍手里,自然不成,就又念了一篇文字,許愿打退元兵后親至泰山封禪。然后是祭天,有樂人在院外奏起鼓樂,人從院子后面端來了五杯酒。這時一個穿了紫衣的道士后面跟著一小道士隨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