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1
書迷正在閱讀:當小白羊遇上面癱狼、宿主他想毀滅世界[快穿]、國師快穿指南、娛樂圈吉祥龜、骷髏女王的后宮、家師是條魚、[劍三同人/丐花]望春、藍星物種觀測日志、海盜船醫[重生]、(盜墓筆記同人)情深不壽
就是半年(期間躲過了兩場空前激烈斗爭的朝議),公開曠工。 皇帝拔河拔不過他,只好準奏。 照皇帝的預想,與其來一個不得心的首輔,不如叫這老滑頭繼續干著,待時候差不多了,頂上自己的心腹即可;皇帝信重的姚大人進內閣不久,資歷尚淺,申時其這時候撂挑子,皇帝心中的人選還頂不上,能頂上的皇帝不放心。 老狐貍很上道,一獲了準奏,立刻向皇帝推薦了個人選,波云詭譎的朝堂中,皇帝一眼就瞄見了半瞌睡狀態中的盧老大人——得了,就你吧。 “這老家伙……”顧廷燁提起他,就免不了咬牙切齒。 其實盧老大人比申時其還老,人家就淡然多了,該說說,該做做,只要皇帝不討厭他,他就為國貢獻到棺材。 臨走前,申時其把最看好的一個侄子和一個孫女婿都外放到安全的地方上,朝中有他外甥和門生看顧,精神抖擻的辦完了這些事情,他才一副鞠躬盡瘁的勞心模樣,登上回鄉馬車。 大約是盛紘從盧老大人那里聽說了什么,或是自己看出了些什么,覺著與其叫剛入政壇的兒子被牽扯著趟進渾水,不如先避一避,看看風向如何,免得折了大好前程。 顧廷燁十分贊成。以他官位顯赫,圣眷隆厚,且武將不大涉朝議(他還是以武為主),都尚有人下絆子,何況盛長柏。 待夫妻倆去了盛府,才知道盛紘有事托顧廷燁。 “澤縣山高路遠,地處偏僻,我倒不怕你大哥吃苦,年輕人吃些苦是好的;就怕這一路草萊荒僻,官道尚不太平……” 顧廷燁立刻明白:“岳父顧慮的有理,我這就給舅兄尋幾位得力的護院,定能保得安穩?!?nbsp;他頓了頓,心里轉了一圈,又道,“陳州府離澤縣近,我恰有幾個舊識,回頭我去幾封信請他們也關照一二,莫叫蟊賊擾了舅兄?!?/br> 盛紘松了一口氣,欣慰道:“府中家丁的那點兒能耐,我一向信不過,你但凡開口,只要本事好性子忠厚,盛家斷不會虧待了他們,若能緣分長久,生老病死一概有說法?!?/br> 顧廷燁點頭道:“如此甚好?!?/br> “有勞妹夫?!遍L柏拱手而鞠。 內里屋中,王氏正哭的跟個淚人一般,扯著明蘭的袖子不斷哭訴:“你說你爹到底安著什么心,如今咱家又不是沒本事,就算要外放,也尋個好地方,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那地方…我只怕,我只怕…” 上首坐的盛老太太臉色發沉,很是不悅,一句話都不想說的樣子。 明蘭撫著被掐疼的手腕,不斷安慰:“太太且寬心些,爹爹素來明達,他自是為著哥哥好,才出此下策的?!?/br> “什么為他好?我看他是老糊涂了!”王氏哭的肝腸寸斷,“你大哥哥自小是金玉堆里大的,哪里吃過苦頭,這可怎么好喲!” 明蘭頭痛之極,勸了半天,王氏依舊哭個不停,還越哭越大聲。 盛老太太終于忍耐不住,一拍案幾,呵斥道:“你有完沒完!外頭還坐著姑爺,你不要臉了?!我看你是老毛病又犯了,外頭是男人的事,你少過問,免得又生事端!” 王氏捂著帕子,略略降低聲音,抽泣道:“外頭的事我自不敢過問,可這是柏哥兒的事呀!他,他……聽說那兒的人多蠻荒,柏哥兒這輩子何嘗見過這樣的……” “住口!你知道什么?!”老太太恨鐵不成鋼,手指緊緊攥著茶碗,恨不能砸過去好扔醒她,“那澤縣雖窮僻,亦非要沖,可越是這種不顯眼的地方,越少些利益糾葛,只要柏兒安健無虞。待好好經營地方,與民休息,修橋鋪路,鼓勵農桑,反而能做出一番成績來。要去那么舒坦的地方做什么,撈錢么?” 王氏聽的發愣:“真,真是如此……?” 老太太見此情形,只有嘆氣的份兒了,“你當那些富庶之地的知縣好做么?魚米之鄉,鹽鐵濱海,各種關系糾纏,后頭層層勢力,咱家根基尚淺,柏哥兒動不得,碰不得,才是不好過?!?/br> 王氏泣聲漸止,猶自神色憂心,似還未全信,老太太不耐煩了,直接道:“反正這事已定了,你也少說些聳人聽聞的,叫柏哥兒兩口子出門的安心些,別嚇著他們?!?/br> “兩口子?大奶奶也去?”王氏的注意力很神奇,一邊揩著眼,一邊就抓住了個次重點,不滿道,“人家兒媳婦都是留下服侍公婆的!” “自是一起去!”老太太瞪眼罵道,“你當那窮山惡水是什么好地方,大奶奶不去照看著,你能放心?難不成你要叫柏哥兒獨個兒赴任?你別張嘴,我來說。別急吼吼的抬姨娘,沒的路上添別扭,尋幾個周全體貼的婆子丫頭給他們兩口子倒是真的?!?/br> 王氏被說的一臉青紅,訕訕的垂下頭,老太太面帶諷刺的添了一句:“你放心,要是爺兒們有了那心思,做媳婦的能攔得???這當口了,你就別興什么幺蛾子了!有功夫,多去瞧瞧如丫頭,眼看她就快臨盆了?!?/br> 明蘭始終低著頭,恭敬的站在一邊,祖輩訓斥父母輩,做晚輩的不好說什么,何況她覺得老太太也沒罵錯。王女士宛如一只呆呆的鐘頭,不上緊發條,關鍵時刻就掉鏈子。 又說得幾句話,盛老太太打發王氏出去招呼顧廷燁,總不好姑爺難得來一次岳家,連岳母的面也見不上罷;王氏聞言,趕緊回屋洗臉,重新梳妝去了。 老太太獨留了明蘭一個在壽安堂,問了幾句家常后,直入主題:“聽說你們侯府要分家了?圣上不是撥了建府的賞銀么,這都快兩個月了,你們怎么還不并府?” 明蘭苦笑,她就知道老太太會問這個,便索性說開了:“分家我們原就想過的,廷燁斷斷不愿和那些人住一塊兒的了??墒窃趺撮_口,怎么趕人,還沒想好,正想轍呢……唉?!?/br> 這件事真是沒人想到。 當時顧廷煜眼看著不好,金陵和青城老家的族親也陸續趕到了,誰知就在病床前,當著眾人的面,他忽掙扎著起來,從枕下拿出兩張紙。 一張紙上,寫著他自襲爵位后,侯府的財產明細,一應田莊,庫銀,鋪面,還有祖輩傳下來的貴重物件,以及歷代的書畫收藏累積。 當時,太夫人臉色隱隱發青。 另一張紙則是舊年的文書,寫的是約三十年前,顧廷燁的祖父母給幾房子女分家時寫的文契,上頭明白記錄了三房嫡支(大房,四房,五房)各分了多少,幾房庶支(早分出去的庶子)又分了多少,房產,銀兩,田地,都寫的十分清楚。 四房和五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