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似乎很久都沒有見到父親母親,他難得有些撒嬌,費力地把手從被中伸出,啞著嗓子說:“娘,抱抱?!?/br>嘉月公主一把把他抱起來,緊緊貼在自己懷中。她真想此刻他還在他肚子里,這樣她就可以用自己的身體養育他,不讓他受到半點傷害。付聰似乎精神了些,他伸手摸了摸母親的頭發,笑著叫她:“娘,娘……”嘉月公主眼睛漸漸濕了,付彥和走到他們娘倆身邊,緊緊抱住他們。付聰又叫他:“爹,餓了?!?/br>付彥和趕緊道:“好,好,聰兒要吃什么都行?”付聰想了想,有點不好意思:“想吃,糕糕?!?/br>他說的糕糕是桂花糖糕,那是他最愛吃的糕餅,可又有些甜膩,嘉月公主總是不許他吃。所以每當他表現好,父親母親要表揚他給他獎勵的時候,他都要吃糕糕。這一次,嘉月公主很干脆地卻一口應下:“好,娘馬上就讓人去買,寶貝先喝點粥,再吃糕糕好不好?”付聰把小臉埋進母親懷中,害羞地點了點頭。這一天,他吃了一碗米粥,半塊糖糕。似乎前一陣子睡了太久,他吃完飯后顯得十分精神,一點困頓的意思都無。甚至還問父親:“爹,我舒服,不疼。病好了?”付彥和強忍著眼淚摸摸他的頭,跟他說:“聰兒病好了,以后就能多吃糖糕?!?/br>小付聰笑得眼睛都瞇起來。用好飯,他又讓謝明澤抱著他出去看看雪景,榮景瑄陪著他們倆一起走出大帳。付聰身上圍著厚厚的棉衣,他小小一個人縮在謝明澤懷里,高興又安然。勇武大營似乎有他好奇的一切,天上燦爛的星,遠處迷蒙的山影,腳下皚皚白雪,還有連綿不絕的營房。勇武軍紅底藍黃繡紋虎旗在凌冽的寒風中翻飛作響。付聰看得目不轉睛。榮景瑄握著他的手,對他保證:“等你長大了,舅舅們帶你游遍大褚河山,好不好?”付聰認真點點頭:“好?!?/br>雖然只看了一盞茶的功夫,但付聰還是心滿意足。回到營房中,付聰又回到母親的懷抱。他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對他說:“娘,困了?!?/br>燈影下,嘉月公主秀美的臉散著柔和的光,她親了親兒子還算溫熱的小臉,說:“好,今天聰兒好好睡,明日還有糕糕吃?!?/br>付聰幸福地閉上了眼。再也沒有睜開過。星夜,萬籟俱寂,嘉月公主抱著兒子,無聲地哭泣。付彥和手持長琴,用斷了的琴弦拉響安眠曲。榮景瑄在屋中呆呆坐了一夜,謝明澤就坐在他身旁,不言不語。那悠揚的安眠曲奏了一整夜,一直到天光熹微,才漸漸弱了下去。新的一天到來了。榮景瑄突然站起身來,迅速跑出房門,直接去了隔壁嘉月公主的營房。謝明澤緊緊跟在他身后。屋子里,嘉月公主已經擦干了眼淚,她已經幫兒子換好了一身嶄新的小衣服,此刻正讓他躺在床上,身上還蓋著厚厚的棉被。付聰的臉蒼白消瘦,他閉著眼睛,仿佛還在安睡。在他們身邊,付彥和抱著琴,閉著眼,臉上淚痕尤在,手上鮮血刺目。榮景瑄突然掀起衣袍,膝蓋一彎直接跪在嘉月公主面前。“大姐,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你們不出城……”嘉月公主猛地轉過身來,她眼睛紅腫,此刻卻并沒有哭。她厲聲道:“我們不出城?不出城就等著一家子被姓陳的抓了去,那是個什么下場?你比我更清楚?!?/br>榮景瑄終于忍不住,痛哭出聲。他曾經發誓山河不復,自己便再也不流一滴眼淚,可如今,面對外甥早夭,他心里的悲苦實在無處發泄,只得這樣宣泄出來。“?。。?!”他大聲叫著。“算了吧,我們別斗了,別斗了,否則一個都活不了,我們都得死!”榮景瑄喊道。嘉月公主快步上前,右手高高揚起,“啪”的一聲直直打在榮景瑄的臉上。她從小養在深宮之中,是個溫柔繾綣的嬌小女子,這一巴掌打在榮景瑄臉上,說實話是一點都不疼的。可是榮景瑄心里卻仿佛要裂開一般,疼痛難消。“懦夫!我的弟弟不是這樣的人!”嘉月公主雙目通紅,卻橫眉冷對。“我做母親的都沒哭,你哭什么?聰兒雖然已經走了,可他走得體面,走得安詳。要是被那姓陳的抓去,他便只能作為階下囚而死!”“他是我的兒子,他不能那樣死去,你明白嗎景瑄?”榮景瑄愣愣看著這個從來溫柔婉約的jiejie。她雖然并不是柔佳皇后親生的公主,可從小在柔佳皇后身邊長大,要說四個孩子里誰最像她,必是嘉月公主無疑。嘉月公主彎下腰,擦了擦弟弟臉上的淚水:“大褚是我榮氏的大褚,百姓也是我大褚的百姓,我嘉月哪怕還有一口氣,也要復歸大褚榮耀,也要為我早亡的聰兒報仇?!?/br>她死死盯著榮景瑄:“景瑄,你的外甥不能白死,你的老師也不能白死,那些死在戰場上的士兵,那些饑寒交迫而亡的百姓,都不能這樣凄涼地死去,你記住了嗎?”榮景瑄點了點頭。他記住了,就算嘉月公主不說,這些接連而亡的親人,也時刻提醒著他過去不能忘記。“大姐,我記住了?!?/br>嘉月公主松開了手,又慢慢坐回兒子身邊。“這里是母后的娘家,她便是在這里長大,如今聰兒在這里過世,我相信母后會照顧好他的?!?/br>嘉月公主摸了摸兒子冰冷的臉,微笑著說。陳順天元年五月二十三,嘉月公主長子聰殤,年不足三。陳順天元年五月末,澧水大旱,豐城雪災,好不容易熬過冬日的百姓,只能面對顆粒無收的田地。北二郡兩郡守聯名上書,為民請愿,先請賑災銀兩,再請減免農稅。六月初,朝廷并未批復。本應溫暖而雨水豐沛的六月時節,澧水所屬澧安郡百姓無水可食,而豐城所屬豐寧郡卻寒冷如冬。只幾日過去,便民不聊生。兩郡守再次上書,懇請朝廷賑災。六月十三,兩匹快馬從永安飛奔而出,往兩郡郡都疾馳。六月十四,豐城郡守收到詔令,命他開府庫賑災,農稅改為次年補交。豐城郡守氣得渾身冰冷。從永延三十五年便天災人禍不斷,豐城雖然看著富足喜樂,可府庫是真的沒有存糧了,去歲年節大雪,要不是他做主開了府庫,豐城百姓斷然熬不到現在。還有……農稅居然并無減免,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