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
氣開始演奏。 他第一首彈得貝多芬的熱情第三樂章。 第三章是整首樂曲的高潮部分,采用f小調,2/4拍和不過分的快板,這一章是奏鳴曲式的。在曲子的開頭以進軍式的戰斗號角作為引子,令人矚目的是這首曲子采用連續的減七和弦,這樣給人一種強烈的激烈、緊張以及不安的情緒感覺,而貝多芬在曲目中并沒有不采取相應的解決技術,這樣人們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鼓舞,那種昏昏欲睡的感覺瞬間被激烈的樂曲帶走。 奏鳴曲第三章是充滿積極高亢精神的鋼琴曲目。不僅是聽眾在傾聽的過程中得到情緒上的洗禮,彈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作者創作時的心情。正因為如此,這首曲目對彈奏者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這首曲子彈得好了,拿來考研究生考演奏學位都可以。彈得不好了,9-10級的小朋友也可以混的過去。 但顯然這一位考生的演奏,相當不錯。整個曲子最重要的就是抓緊速度,快不快都是次要的。(速度分快慢,是針對已經標記的速度符號的??煲彩窍鄬Φ?,但是單獨說是沒有參照的。) 他的十指象颶風般在琴鍵上掠過,他的手像海燕在鍵盤起伏的浪濤上飛舞——暴風雨式的旋律,表現著音樂家壯烈的悲劇主題:一個奮斗的“我”和一個懦弱的“我”在搏斗著、抗爭著,發出石迸天裂似的火山爆發,強力的“我”以勢不可擋之力向前沖刺,弱小的“我”在不時發出悲愴的呼號聲中倒下……人們被音樂的激情所俘虜。 整個樂曲表現出來的音色也富有激情,各種技巧的運用也比較嫻熟。 因為熱情的難度還是很高的,而第一個上臺的考生就表現出了比較高的水平,這讓抽出時間來看無聊考試的上戲學生們喜出望外,覺得當一場鋼琴比賽看也算不錯。 第87章 間奏 因為事關未來,幾乎沒有人敷衍,所有人都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力氣,進行最后的一搏。 第一個上臺的男生,第二首彈得是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11號。彈奏的也有模有樣。 演奏完成以后,不僅僅考官頻頻點頭,臺下的觀眾也毫不吝嗇的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七位考官亮出了打的分數,去掉一個最高85分,去掉一個最低82分,第一位考生最后獲得了83.5分的好成績。 學生會長胡兵在臺上宣布了分數,又依次介紹了七位考官,其中有副校長劉亞,音樂學院院長金國恒,音樂學院副院長胡芳菲,鋼琴系主任李韻伶,鋼琴系副主任孔建軍,鋼琴系教授劉思思,鋼琴系教授段仁杰。 每次介紹都跟隨隆重的掌聲,作為考官這個陣容實在是堪稱豪華,做一場國家級的鋼琴比賽的評委都可以說是錯錯有余的。 第二個考生上來又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到了復試,似乎所有的人拿出了看家本領,演奏的都是難度很高的曲目。 也許是上戲音樂廳的氛圍太好,也許是施坦威的鋼琴太好,也許是上戲的氛圍太好,幾乎上臺考試的學生都表現出了高超的水準。 何明哲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在看考試慢慢進行,看到這一個個考生仿佛開了掛一樣的表現,何明哲暗自偷笑,越是這樣越能映襯出程曉羽的水平低下。 何明哲在考生那兩排搜索程曉羽的影子,然而卻沒有發現程曉羽的蹤跡。這讓他有些失望,還有點擔憂程曉羽是不是嚇跑了。 但他覺得只要能讓端木林莎看清楚這個胖子真面目,怎么樣也都無所謂。 端木林莎坐在臺下跟程曉羽發了短信,叫他快點,下一個上臺的就是她,而她后面的人已經所剩無幾,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程曉羽肯定不會來了,只有端木林莎堅信程曉羽一定會出現。 端木林莎站在音樂廳的側面幕布后,她第一次因為考試有點緊張,商業性質的鋼琴比賽她也參加過一些,都沒有如此緊張過。 但她專業比賽參加的不多,因為蘇虞兮就是橫亙在所有鋼琴少年面前,無法逾越的大山,任何有蘇虞兮參加的比賽,如果分了年齡組,蘇虞兮都是毫無疑問的第一,這讓端木林莎參加比賽的欲望大為降低,已經知道結果的比賽,讓端木林莎覺得無趣。 而且對她來說,鋼琴的意義也不僅僅是比賽而已,她喜歡鋼琴,喜歡沉溺在那些各種音色的符號里。鋼琴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等上一個考生的分數出來,掌聲過后,端木林莎撫了撫心口,深吸一口氣,在炙熱的矩陣燈耀眼的光照射下,端木林莎脫下深藍色的小西裝外套,就著白色襯衣和藍色百折裙,裊裊的走到了音樂廳中央。 今天的她畫了一點點淡妝,卻不是為了考試,而是因為某人。這樣的端木林莎在高光里更顯得晶瑩剔透,尤其是那雙纖細的長腿太漂亮了,雪白圓潤的小腿纖巧盈瘦合度,走路的姿勢也極富韻律,又不矯揉造作,一切看起來那么自然。頭發捋在耳后,露出了白皙修長的脖頸,無可挑剔的側臉讓臺下所有人都不忍呼吸,這美簡直不敢想象。 這樣的極品白菜上臺,臺下的上戲牲口們,立刻響起了雷鳴的掌聲,如果不是在比較嚴肅的音樂廳,臺下還有那么多校領導,估計一群欲求不滿的人早就嚎叫起來了。 端木林莎先是扶著鋼琴鞠躬,然后報出了彈奏曲目舒伯特的降B大調第21號鋼琴奏鳴曲D960第二樂章。 聽到鋼琴曲的名字,臺下就一片嘩然。 這首奏鳴曲,降B大調,D960,作于1828年,音樂評論家認為,此曲第一樂章是貝多芬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鳴曲,也是舒伯特鋼琴曲之冠。 難度自然可想而知。大部分考生選擇的都是耳熟能詳的貝多芬,有極少數選擇了莫扎特,舒伯特這還是第一次出現,而選擇彈奏它的還是個美女,并且這首曲子還是舒伯特的最終章。 端木林莎的老師李韻伶也坐在臺下,她對她這個學生還是很有信心的,雖然不及蘇虞兮天才,但也是個大師的苗子。 端木林莎先調整好座椅,當手觸摸琴鍵的那一刻,所有的緊張都消散了,只有激動和興奮。 臺下考官也知道,這個是李韻伶的愛徒,但在公開考試面前,誰都不會留情面,只能手底下見真章。 當端木林莎第一個音符的音色飄出來的時候,這漂亮的處理就讓所有的考官眼前一亮,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沒有。 聽的出來端木林莎對這首曲子理解很深,李韻伶自然清楚她這個徒弟有多努力,每天五小時只是日常,別的姑娘在追劇,她在練琴。別的姑娘在看,她在練琴。別的姑娘在戀愛,她在練琴。別的姑娘在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