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是九皇子殿下要用,特地挑了一匹騸馬,喚作烏啼月。 這匹馬通體雪白,四蹄烏黑,額間鬃毛打了半個彎旋,好似一輪殘月,又因著此馬脊背寬碩,就算兩個人共騎,跑起來也穩穩當當四蹄生風,太仆寺里有個小吏便玩笑道,若當年牛郎織女騎著這樣一匹神駿私奔而去,哪還會有后來“牛女相望處,星橋不礙東西”這樣的詩。也因這一句趣意之言,就給這馬起了名叫烏啼月。 作者有話要說: 渣作者科普小課堂 1、關于這個身高七尺的問題。 古代不同朝代一尺的標準不一樣,商朝大約是15-16cm,戰國時期23cm左右(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大約就是184的美男子)漢代是23-24cm((諸葛亮)身高八尺,猶如松柏——,丞相大約也是184-192的美男子),隋唐一尺就有30cm左右了,到了明清時期,一尺約34-35cm,現代一尺33.33cm?!驹髡叩倪@個尺取24cm多一點,七尺大約也就是個170cm ,現在168-172的妹子也很多嘛!而且重點是,小殿下也只有170 哈哈哈哈哈哈(突然笑死)】 2、關于秋狝 秋狝又叫秋獵,古代有這個傳統,春秋末年就有關于秋獵的記載了,(:“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保┕艜r候打秋獵一般是田獵,為了讓動物不要去吃莊稼保豐收,還有就是為了練兵啦。 3、關于烏啼月 是宋代詞人賀鑄的一首詞,又叫烏夜啼,全文是這樣的:“牛女相望處,星橋不礙東西。重墻未抵蓬山遠,卻恨畫樓低。細字頻傳幽怨,凝缸長照單棲。城烏可是知人意,偏向月明啼?!?/br> 你們以為渣作者是真的想給你們科普嘛?顆顆,當然是為了花式普雷了(×喂) 這個是前天欠的更新Orz 渣作者高估自己了,狀態真的是超級差,卡得要死人又喪,寫到半夜寫了一半實在寫不動了說第二天起來寫吧,結果起來一看昨晚寫什么jb玩意然后就全刪了。。。。 真·渣渣作者QAQ ☆、第 29 章 秋狝大典少則半月,多則持續一月有余,除去護衛皇室安危的內宮禁衛,王公大臣,入圍狩獵者有上萬人眾,多是各地征調出來的精銳將士。平日里很多駐守在外的將軍們也借此時機受詔入京,率領將士,以圍獵猛獸,向天子及朝覲藩屬夸耀大兆三軍的雄姿。 北郊圍場占地橫跨了一州四縣,內里峰巒疊據,溝壑縱橫,群林蔽日,南起京郊,北抵商州東南,是一所縱橫方圓兩百里的大型皇家獵苑。圍場深處是大圍座,可獵虎豹豺狼這樣的大型野獸,外面是小圍座,多野雉野兔狐鹿這些體型稍小性格也不兇殘的動物,專供隨行的王公大臣們游獵取樂。大小圍座之間用天然的山石屏障圈界相隔,皇帝的御營大帳就設在北郊圍場外圍的行宮之中,供隨行的皇族貴戚歇息之用。 漓央隨皇帝出行前一晚,本要跟著他去北郊圍場伺候起居的書棋不知怎么的,居然吃壞了肚子,看診后說是痢疾。書棋一下病得不能隨行,皇子行獵,又不同于那些女眷誥命夫人小姐們,帶著侍女一來不大方便,二來也叫人恥笑。 流蘇更為上火,直說平日要是宮里多備著幾個使役宮人,何至于這等當緊時候無人可以支使。言語間隱隱有些怪怨安如眉的意思。安如眉倒是體諒她為母的心焦,只在一旁委屈地努努嘴,也不接茬去火上澆油了。 再者,她反而覺得,漓央這孩子雖然身子孱弱,心性卻極為堅強,也并不是吃不得苦。不過一場隨獵而已,難道他還照顧不了自己十來天了? 漓央反倒寬慰流蘇道:“皇兄們隨父皇狩獵時,身邊多跟隨著的是武衛近侍,不帶小廝的。我本來也不欲帶書棋,只是為了不讓母妃和姑姑擔心,才答應姑姑讓書棋隨行,而今書棋去不了,看來是天意如此。我有韓隊正護衛,流蘇姑姑也不必太過擔心?!?/br> “這怎么行!去年我沒讓人去照顧你,你便從馬上跌下來將我嚇個半死,今年我怎么能不擔心呢?”流蘇執意,兩人相持不下,“要不然這次你帶詩琴去吧,她心細,照顧人又周全,必定不讓你受委屈的……” 安如眉暗暗蹙眉,叫了已經急得顧不上些許體面的流蘇一聲:“你且不要說胡話了,皇家圍獵,哪能讓漓兒在陛下面前壞了體統。再說,詩琴心細是心細,可那婢子膽子小你又不是不知,見了老鼠都要嚇得叫起來,你怎么叫她跟著漓兒去獵場那種地方伺候?” 流蘇還是不依:“那星兒月兒……” 站在外殿的星兒月兒聽見,也是驚嚇著連連搖頭往外面躲。圍獵場里那些捕殺獵物的血腥場面,她們也不大敢見。 “行啦,你以為這些小宮女都是我呢?”安如眉攬了攬流蘇的肩,也許是在漓央面前,行為還克制些,沒把急得哭出來的流蘇摟進懷里哄一哄。 流蘇伊伊囔囔地說:“娘娘不就是十五歲的時候跟著相爺進了秋獵圍場么!還是當年京城貴女中行獵的頭籌呢!星兒月兒今年都二十了,詩琴也十八了,她們的年紀比娘娘當年還大呢,可怎么就這么不頂用??!” 被點了名的三個小宮女縮著脖子,兢兢戰戰做鴕鳥狀。貴妃娘娘年輕時的風采,現在宮里都有姑姑還曾說起,故而她們也曾有所耳聞。圣上剛登帝位時,年輕氣盛,八方諸侯多有不服,而他為了震懾諸侯,也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秋狝大典。 那一年秋狝中,陛下曾在一日內連射中六只獾豬,射術引得眾人無不誠服。也是那年,剛行了笈禮還未出閣的安如眉跟著相爺參加了那場秋狝,以一鹿一狍的驕人戰績成為參獵諸多貴女的表率而備受矚目。 那場秋狝讓安如眉名動京師,城中盛傳安相府中的千金不止相貌姣美似仙子,更有一手好騎射之術,知書達理文武兼備,就連陛下也對其大加贊譽,稱她頗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氣概。 一時間朝中王侯將相競相來安府求娶安如眉,提親的人差點將門檻都踩破了。而這些人里,多是少年將軍,意氣風發,竟沒一個能入安如眉的眼。后來皇帝便親自來將安如眉以貴妃金冊求娶了去,不知道傷透了多少五陵少年心。 此刻安如眉摟著流蘇的肩勸慰著,旁人只當她與流蘇姐妹情深,漓央卻不自在地撇開了頭,神色也略微有些僵硬尷尬,應了一聲:“母妃說的正是,兒子不能在父皇面前失了禮數體統,帶著侍女照料一事,流蘇姑姑再不必提了……” 他轉過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