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人懷抱,“怎么回事兒?。??”楊大郎難得嘆口氣,“都是湊巧?!?/br>他都不知該感嘆的是息壤種出的好果子,還是小哥兒本身的運氣。想起當時快馬沖回蘇城的許喚,連氣都來不及喘地說了自家果子被選上貢品的經過,也是神奇。一連串陰謀算計的最后,倒是湊巧同路的他們家莫名得了最大的利益。而這許家,不就是小哥兒引來的了。當然這中間過程也是有緊張、有波折的。正是過了審,第一批下訂的那幾百箱,遭到了其中一位試官非常嚴厲地挑剔與檢查。然而,品質過硬、包裝過硬、運費也過硬的這批果子,全沒讓人挑到毛病,順順利利過了最后一關!那時便是連楊大郎都給叫了進去,就防著官員找碴提問。換句話說,楊大郎連宮里都去過了。聽的苗禾“嘩---”“嘩---”地感嘆。一旁兩小子可愛學了?!皣W?”“劃~”“畫畫!”“花花花??!”明明緊湊刺激的故事充滿不太搭配的背景音。所以理所當然的,這個消息在蘇城傳開后,哪還愁沒有訂單?果子賣價水漲船高以外,雪片而來的訂單,還讓楊大郎弄了個“限購”活動,以最大程度平衡供應與需求之間的落差。“嗨,連號碼牌都用上了么?”苗禾匝觜。楊大郎是個好學生,“你說過,我便試試?!?/br>無論如何,一塊“貢品”的金字招牌,就這樣砸到苗禾與楊大郎的腦門上。不過這并不意味他們就成了皇商。上貢給宮里的商家還有許許多多,也只有累積多年信譽,又得官員推薦,才有被封為皇商的可能。目前來說,他們頂多就是皇帝老爺的供貨商之一而已。然而單單這樣,日后他們家出的果子也不愁賣了。誰都想與皇帝老爺吃同一座山種出的果子么,就算跟貢品不是一個品種的,能沾沾龍氣運氣也是好的。此后就算他們不主動賣,也會有人問到他們頭上。因此可以預見,往后運果子上京上蘇城,必將成為常態。雖說開店還不在計劃內,但機會來了擋也擋不住,楊大郎于是直接在蘇城選了鋪子買下,店里也安排好固定的人手待著。別說,接下來的十一月,就是蜜柑陸續熟成的季節,如今名氣響亮,楊大郎手頭甚至已經接了一些訂單了。苗禾一聽,登時肩膀有些垮,“對喔。我都忘了還有蜜柑……”見人小臉都皺了,楊大郎摟摟人,“待店里人更熟練,日后便不需我這般跑?!钡昀餂]有太多進貨開銷之類的問題,就需要個地兒留人接單送貨,管理上相對簡單。苗禾也只能點頭,不過好好夸獎一頓還是要的。就看人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城,能這么快安頓,這么快找到得用人手,又能這么快穩當接下突然涌入的大量訂單。一環環、一關關的克服,其中辛苦,不是自己在這里摘摘果子、裝裝箱那般輕松的。更別說只要他一夸人,楊大郎偶爾就會流露出一些緬腆神色,苗禾看著就覺得可愛。不過之后苗禾也把他這頭的狀況給細說了遍。比如訂船期的細節、急單加班的人力與狀況、地窖里的空間規劃又或者冰塊消耗。這次他們沒怎么抓緊開銷,一些浪費無可避免,苗禾手頭上的現金一度還不夠用,這些都還有改進空間。兩人于是把這次經驗,好好總結了一遍。楊大郎在家歇了幾天、吃了幾頓苗禾特意給燉的雞,帶上一批這次煮的果醬,就又去了蘇城忙碌。而人去蘇城之前,兩人還做了一件事。便是把手里的半數荒地,正式租人。如今季節有些晚,但勉強還能種上一季冬小麥。這次租金就沒花生田那般優越,直接是扣了地稅后平分收益的,要收益不夠地稅,損失也得平分。不過外頭多是地主六佃戶四,苗禾他們開的五五算是佛心。用的種子自然就是息壤改出的良種小麥。這也是六月花生收成那時,兩人討論出的結果。那時苗禾說,“看這次種了花生,大伙兒高興的模樣。我就想,是不是把息壤出的好種,也這般散出去讓大家種了。像大米、麥子這些,讓大家收成更好一些?”楊大郎瞧著人一陣沒說話。苗禾摸摸鼻子,“以前沒這么想,也是怕人懷疑。如今我們漸漸好了,若村里也漸漸好起來,日后饅頭窩頭也能有好的吃,我還不知能不能把息壤留給他們了。你說呢?”楊大郎忍不住抱過人,摟了摟。總是樂呵呵的小哥兒,沒想心底已想得這么遠。雖說是為饅頭窩頭,可他們日后留下的錢財與山頭,一定不愁兒子們生活,小哥兒會這么想都是一份善念而已。不求全部,不求為旁人犧牲,只在能力所及,多幫一點。而這一點,或許就能改變一些事,或者很多事。“好。不急,慢慢來?!?/br>如今,時機也算成熟。而楊大郎都去京城晃了一圈回來,帶回什么金貴的好種也不奇怪。這個消息,自然把村長震的話都說不出來。第73章驚見村長拿著人帶來的文書結巴道,“你,你說,從鎮南邊到你家的地,都買下來了?還,還有兩個山頭?”“恩。地契在這,麻煩村長確認一下了?!?/br>“喔,喔……好的好的……”“另外這片往北,我跟大郎打算租人種冬小麥。下種時間有些不夠,就請村長幫忙在村里遞個消息,有意愿的快些來找我們。這事兒我們也會對外說的,怕人向村長問起,先給您打聲招呼?!?/br>而如今招不招呼的,村長又怎么敢有怨言。且不說花生田的事,九月那時苗禾家采果收成,當時據說一請將近二十位嬸子,最后每人竟都領到了一兩多的工錢??!一兩多啊,表示做兩個月不到的活兒就能賺上人種田大半年的錢了,這陣仗可比先前工坊那會兒都大了!現在竟還要租人地種冬小麥……把這些個家族加一加,日后村集會上人要有意見,怕是半數都會附和的吧!想起以前自己干的蠢事兒,村長揉揉胸口,人到底還記得多少了?!澳?我,我兒子成么,我有三個兒子,都種田的,能租多大???禾哥兒你說說看,村長我當先響應的……”之后消息自然迅速傳遍了苗家村上下。與租人花生地不同,菜地稅賦較輕,但糧地稅賦就重了,若是有底氣能租人田地種糧,那就是傳統意義上、真真正正的大地主了?。?!尤其楊大郎還是外姓人,買地的錢,就算買的時候是荒地,也是比苗家村里姓苗的人買地更貴的??!而這都能輕易買上一大片……楊大郎,當真是發家了啊。之前還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