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異士,其中一個,便來自苗疆。蘇盈的蠱來自于她。年紀小,不懂方法,強行種蠱差點要了顧思君的命,更氣人的是,她并沒有將另外一只母蠱種在自己身上。顧思君命大,兼之靜王理虧舍得救人,自己終究熬了過去。結盟之事自然不能因為這一點意外廢了,他爹能屈能伸,咽下這一口惡氣,讓他與蘇盈定親后,回家繼續奮斗大業。他一直以為自己會娶蘇盈,他們兩個是天生注定的一對,從小就定了情,只待年紀夠了就成親。雖然因為*的關系不能像他哥哥們那樣亂搞男女關系,可若是為了蘇盈守身如玉,他心里也是愿意的,只是兄長的目光讓他受不住,只想裝裝樣子就好,反正蘇盈知道他是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的。也給蘇盈寫過信,雖然不多,但算算兩只手也數不過來,蘇盈偶爾回他。他想過去找蘇盈,可是幾次陰差陽錯,時機也錯過了。唯一沒有錯過的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他爹帶著兵殺到了靜王家門口,那時天下幾乎都撰在他爹和靜王手上,可皇帝只能有一個,當初結盟時就知道最后的結局是什么,要么不如其他聯盟牽著小手共赴黃泉,要么成王敗寇。他爹知道他愛蘇盈,可是那愛在江山大業面前,實在太渺小了。靜王最后以*為脅,說蘇盈已經將母蠱種入自己身體,兩人性命相系,這一生注定同生共死,要他爹留蘇盈一命,他爹卻冷冷一笑,一劍刺入蘇盈的心口。……而他終究活了下來。蘇淮為保愛女說了謊,蘇盈身上沒有*。他該慶幸,可又覺得全身發冷,他的父親,英明神武,決勝千里,可是卻為了斬草除根,連他這個兒子的性命都不顧惜。說怨恨也沒到那個地步,帝王之路從來累累白骨,他只不過特殊在是他的血親??墒菑拇撕髤s開始眠花宿柳,成了五兄妹中唯一一團扶不上墻的爛泥。剛才那人竟然是蘇盈,他竟然,沒有認出她來。而流歌的敘述則要從他在蘇長寧房間里發現倒在血泊中的顧思君說起。彼時尚不知道實情,只道顧思君被哪個仇家刺傷,摁住顧思君流血的心口便開始喊救命。那一日蘇長寧早早就出門去了,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顧思君命懸一線,連在宮中養病的陛下的驚動了,與麗妃兩個人一道出宮來看望他。顧翊動了真怒,質問顧思君怎么會在蘇長寧的房間里出事,蘇長寧更答不出個所以然來。既然是從正面刺入,那想必顧思君是親眼見過兇手的。他醒來后,事情便能說出個名堂來。顧翊一邊下令徹查,一邊遍尋良方醫治顧思君,太醫的醫術高明,生生從奈何橋上把顧思君拉了回來,可也留下了后遺癥:顧思君他傻了,他智商倒退為負數,自己是誰都不認識了,更何況爹媽,更何況兇手。別說指認兇手,他能明白他們說話是什么意思已是大幸。顧翊氣得一口血吐在地上,本來就沒好的病又嚴重了幾分。事情是在蘇長寧房間里發生的,顧翊本來想處置蘇長寧,可是傻了之后的顧思君忽然對她粘得厲害,同食同寢,離了片刻就要鬧。太子被廢,顧思君又成了這般模樣,顧翊本就深受打擊,未曾料到二皇子顧思明與四皇子顧思然又為了監國之事掐起來。兄友弟恭的表面之下,流淌著是顧翊一般,生來渴望權力的血液。顧思然指責顧思明與宮女且柔有情,玉妃之事多次保全她,顧思明指責顧思然與顧思嵐姐弟情深,不同尋常,暗指兩個人亂了倫常。朝堂后宮,兩方勢力掐得風生水起,偏偏顧翊那病怎么也好不了,吊了幾個月最后竟然一命嗚呼。顧翊這一死,朝堂是徹底亂了,不止這里,遠在南疆的顧思遠也以吊唁之名匆匆往回趕。所有人都相信,這會是一場血雨腥風內斗。事實也的確血雨腥風,卻并非內斗,因為熱火朝天之際,紅顏禍水且柔出來橫插一杠,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原來她不是個普通的宮女,而是前朝的公主,是君家唯一留下的一縷血脈,她是為復仇而來的。顧思明傷情的厲害,與且柔決裂,對權力越發瘋狂,顧思然姐弟這方也用盡手段,顧思遠相隔千里倒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看著前朝那點星火要起燎原之勢,顧思君這里動了。動的不是顧思君,而是即便他變成了傻子也依然對他不離不棄的皇子妃蘇長寧。就在君且柔牽制了顧思明與顧思然,將顧思遠拒于半途,強迫遣返南疆時,她殺了君且柔。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平了前朝余孽,扶了唯一剩下的顧思君為帝,并告訴眾人,她并非蘇澤之女,而是當初與顧翊一道舉反旗的靜王之小女蘇盈,字長寧,因幼時婚約,得顧翊默認下以字代名嫁與顧思君,她是當初女帝蘇沐言的血脈,與她爹同樣繼承了蘇沐言的遺志,再不讓百姓受戰亂動蕩之苦。這是個牽強的緣由,可誰在意?正如顧翊當初寧愿屠城也不放過蘇家一人,寧愿犧牲他最寵愛的小兒子也要殺掉蘇盈:天下間,那么多路反王,他爹誰都容得,只容不下靜王,理由如同他當初選擇靜王結盟一樣。他與前朝一脈相承。這亦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每一個朝代都會經歷繁華衰敗,前朝璃國君姓也同樣,它出過容貌至今無人能及的天下第一美人,出過唯一的女皇帝,自然也出過,舉世震驚的丑聞。那是璃國最昌盛的時候,女帝蘇沐言死后,將璃國還給了君家,帝王為鞏固地位,立了當朝宰相之女為后。這是帝王權術,該女子自然不會受寵,于是她耐不住寂寞紅杏出墻,勾引的確是蘇沐言私生之子。蘇淮一脈便是這越墻紅杏的結果。在璃國,君姓固然最為尊貴,蘇姓卻也并非軟弱可欺。更何況丑聞也只一時,璃國式微,曾經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君臨天下的蘇沐言的后代舉了反旗,比起其他名不正言不順的反王,人心歸依自然要多得多。☆、第十章被蘇盈扶上帝位的顧思君皇帝沒做幾天就被轟下去了,原因無他,他太傻了。好不容易換上龍袍把他壓在龍椅上,一刻鐘不到,就要找皇后,蘇盈耐不過就陪著他一起上朝,他又說這個皇后不是,真的不在這里,撒潑胡鬧,沒一點上朝的樣子。最后大臣一看,得了,所有的政事都是蘇盈在打理,何必弄顧思君這么一塊兒布遮著呢?皇后娘娘你直接稱帝算了,反正前面有蘇沐言這么個先河,人家做得也挺好的,你也這么著吧。于是,皇后成了皇帝,皇帝反倒成了后宮之一。好在這蘇盈還真是個一心為民的陛下,雖然比不上顧翊那樣凜冽,但清風細雨間也能將這個國家打理得安穩妥帖,更沒有對周國的皇室趕盡殺絕,甚至與顧思君恩愛有加,實在難能可貴。這些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場沒有爆發便成功收盤的宮廷政變,蘇盈登基實乃運氣好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