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8
不由有些生氣,雖然知道宋明軒是一片好意,不想讓她跟著自己跑這么一趟,可一想到這么重要的日子,要是自己不親自送宋明軒過去的話,一定成為一生的遺憾的!宋明軒如何知道,作為一個參加過高考的現代人,對于送考這件事的執著呢! 楊氏從灶房里出來,見趙彩鳳也起來了,只開口道:“彩鳳你也起來啦,正好正好,喝一碗熱小米粥,我做了雞蛋餅,我們一起送明軒過去?!?/br> 趙彩鳳只點了點頭,去院外洗漱,楊氏這時候走到門口,伸著脖子往外探頭探腦的看了一眼,并沒有瞧見錢木匠的人影,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這時候呂家老兩口正好推著豆漿攤子往外頭去,見楊氏開了門,只招呼道:“彩鳳她娘,今兒宋秀才是要去下場子去了吧?” 楊氏只點頭道:“正是呢,才起來,吃過東西就要出發了,也不知道今兒貢院門口會是個什么光景,少不得早一點去才行了?!?/br> 趙彩鳳這時候已經洗好了臉,坐下來喝起了小米粥,宋明軒也坐在那邊安安靜靜的吃東西,放滿了東西的書簍擱在一旁的地上,里面的東西裝得滿滿當當的,倒是像極了要外出多日的人。 吃過了早餐,宋明軒便背起了東西,打算出門了,楊氏只把圍裙下了,急忙跟上了道:“我跟你們一起去,這一路上我不放心?!?/br> 趙彩鳳只開口道:“娘你還是在家呆著吧,小蝶還沒睡醒,一會兒醒了見不著你,又該哭了?!?/br> 楊氏只還是不放心,又道:“我把小蝶抱去余奶奶家去,讓余奶奶照看半日吧?!?/br> 趙彩鳳見楊氏堅持,便也應了下來,楊氏只把還沒睡醒的趙彩蝶抱去交代給了余奶奶。正巧余奶奶家那兩個孩子也沒睡醒呢,三個孩子就一同在炕上睡著。 余奶奶瞧著趙彩蝶那可愛的樣子,心里只忍不住的喜歡,只想要了過來給涵哥兒做媳婦,可就怕楊氏不答應,所以一直都忍著呢!見楊氏把趙彩鳳送來照看,心中只歡喜還來不及,只巴望著幾個孩子玩熟悉了,從小自己就看對眼了,也就省得他們當長輩的多口舌了。 宋明軒背著書簍,楊氏幫他拎著燒火的小煤爐,趙彩鳳把宋明軒帶著換洗衣服的包裹背在身上,三人一行出了巷口。 這時候時辰尚早,幾家攤子都剛出來開早市,客人都還沒來呢,見楊氏他們出來,只紛紛拿了自家的東西送他們,有送燒餅的、送包子的、還有送窩窩頭的。 楊氏一路謝著收了好些東西,等過了攤子的時候,才瞧見有一個魁梧健碩的身影,正站在巷子的背面,瞧見宋明軒他們過來,才稍稍露出半個身子,正是一直在這里等著他們的錢木匠。 楊氏也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就一陣感激。錢木匠見他們來了,只從墻后面閃了出來,迎上去對宋明軒道:“來,身上的東西我先給你背著?!?/br> 宋明軒只不好意思的推脫了幾句,錢木匠便笑著道:“你要逞能那我可不管了,一會兒要是背累了,考不上舉人,連累彩鳳當不成舉人太太,那我可不饒你!” 宋明軒聽了這句打趣的話,只就乖乖的把背后的東西讓給錢木匠背了。 錢木匠身材魁梧,以前又是習慣了背著自己那些做木工的行頭到處走的,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壓根算不上什么,只伸手在后背掂了掂道:“還行,算不上太重!” 趙彩鳳想起方才宋明軒蹲下把這些東西背起來時候那面部扭曲的表情,只低頭笑了笑,宋明軒便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從討飯街到貢院的路并不遠,但走路還是要小半個時辰,一路上到處都有送考的人群,動不動就是全家出動的。 不過姑娘家出來送考的還在少數,京城大多數的姑娘都是不拋頭露面的。況且也沒有多少姑娘會來送考,這若是送自己的兄弟來考試,也犯不著。送自己未來的相公,這還沒過門呢,也輪不到。 所以像趙彩鳳這樣沒過門的姑娘出來送考的,還是少數,大多數都是過了門的小媳婦,條件好的坐著馬車來,條件不好的,便只像趙彩鳳他們一樣,踏著自家十一路來了。 越靠近貢院,人群就越多。宋明軒自認今天起的很早,就是為了能早些過來,省得和上次一樣,人都快被擠成rou餅一樣,可萬萬沒想到,時隔三年,秋試的盛況更比三年前還厲害了幾分。 楊氏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大場面,倒是覺得有幾分新鮮,只小心翼翼的跟在趙彩鳳的身邊,瞧見身旁有一個挑著擔子的老人家過去,只小聲問道:“彩鳳,那人挑著擔子往里頭去是做什么的?難道這貢院里頭還可以做生意不成?” 宋明軒見了,只開口道:“大嬸,他也是這一屆的考生,上次趕考我遇上過,平常在京城做賣泥人的生意,我去年聽說,他這都在京城考了五六屆了?!?/br> 楊氏一聽,頓時都嚇傻了,只盯著那挑擔子的佝僂身形又看了幾眼,開口道:“他這把年紀,便是考中了,朝廷還會讓他做官嗎?” 這個問題倒是把宋明軒給難住了,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好。正這個時候,忽然就聽見后面有人喊他的聲音,宋明軒只回過頭,瞧見劉八順和王彬身后各跟著一個書童,也一路往這邊來,見了宋明軒只先作了揖,開口道:“外頭的路都堵住了,車子進不來,我便讓我娘他們在外面等著,讓這兩個書童跟著進來了?!?/br> 宋明軒只邀了劉八順他們一起往里頭走,“這會兒人多,是進不來,每年因為送考擠丟的人都不是少數,你們大家都跟緊一點?!?/br> 趙彩鳳墊著腳跟四處張望了一圈,只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人頭,各處的角落里也站著送考的人群,三五個一群的,年輕的小媳婦偷偷拿帕子壓著眼角,只勸著自己的相公進去后好好加油,爭取一舉高中,讓她也有個舉人太太當當。 趙彩鳳這時候心情倒是淡定了幾分,這會兒說再多的話,似乎也沒什么用了。宋明軒不是三歲的小孩子,這一科對他意味著什么,他自己完全清楚。趙彩鳳想了想,還是把自己想說的話給收回了,繼續跟在他們的身后,跟著人群一路往貢院那邊擠進去。 現代高考的時候,考點門口都要搞車輛管制,古代雖然沒有車輛管制這一說,但也差不多了,送考的馬車都在外面,里頭基本就進不來了。 趙彩鳳又不死心的踮起腳看了一圈,終于發現了宋明軒說的賣饃的小攤販了。只見那個小販挑著兩籮筐的饃饃,站在馬路對面的一小塊地方,周圍擠滿了貧寒的學子,幾個人正爭相遞錢進去。 小販用繩子把饃串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