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神經病一樣看著他。我也不能免俗:“薛卿啊,去年修大興律例,朕記得你也參與了。方才殷大夫說朕宮外遇刺一事,你應避嫌,不讓你參審,你沒吭聲,想必對大興律例是十分理解的。但為何要舉薦當案原告人去當主審官呢?”第12章偷聽薛賞看衛裴不順眼,也是上輩子已然的事情了。良王的不待見是拒人千里,薛賞的不待見則是笑里藏jian。薛卿作為一個眼高于頂的官二代,上輩子我只見他舉薦過三個人:他舉薦殷載之子去憫州賑災,殷載之子染疫死在了憫州;舉薦晉王世子去流州平亂,晉王世子中箭歿在了流州;舉薦燕王外甥出北羌談判,燕王外甥的腦袋到是回來了,脖子以下部位卻再也沒有回來。如今他舉薦衛裴執掌鴻都令……歷任鴻都府尹都是怎么死的來著?教我念書的老翰林常說,“貪生不入鴻都,畏死茍藏翰林”。我說:“薛卿,此事容朕問過衛裴本人?!?/br>雖然衛裴本人是一定不會拒絕的。果然,衛裴說:“陛下,草民何時方能上任?”我沉吟良久:“你要想好,入翰林,也是一樣的。朕已允了你,詩書作伴,在里頭磋磨幾年,便可提官。青州案子,沒有你,薛賞也照樣得辦,有朕做主,定會還你公正?!?/br>衛裴端端正正地坐在輪椅上,垂下眉眼,輕聲道:“草民不為提官?!?/br>我只好頒了道旨,讓人去修一修鴻都府那篩漏子似的屋頂。屋頂修了個差不多后,皇祖母她老人家封棺入陵,上輩子的那三/反一仗也如期而至。首先是流州的異姓王越王反了,說實話這位好漢造反,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他是德妃的親哥哥、晉王的親舅舅,他造反的目的是把德妃從京都的太妃宮擄回去,并要求實現流州自治、恢復南越國的獨立主權。南越都歸我大興幾百年了,他可真敢開口。我派人跟他打了一架??梢哉f是輸得非常悲慘。幸好最后他的親外甥看不下去了,在西北蒼州與親舅舅隔了大半個江山扯開嗓子對罵。大意是:老舅,那可是我的娘,我娘不去你那破地兒,說吧,跟不跟我干,反正我不跟你干。我連忙把德妃打包送去了蒼州,又派人找越王談判,我說:“老國舅啊,朕把流州往后十年的賦稅給你,別再打了,打過京都,要和北面你大妹子和外甥動刀劍嗎?”越王勉強接受了我的建議。群臣痛斥我喪權辱國:“流州十年賦稅啊陛下!北方蒼、云、憫三州年年災荒,您置百萬難民于何地??!越王他連賦稅都能自征了,流州還是我們大興的嗎!”這一波罵聲還沒消停,第二個造反的好漢橫空出世。這位好漢名叫公孫小石,時任云州府尹,原是跟著我燕王三哥一同造反的。我三哥拒絕帶良王回封地,讓公孫大人很氣悶。公孫大人嫌棄我三哥死腦筋搞不起來事情,決定自立門戶搞事情。他偷了我三哥的兵符,指揮燕王軍和云州府軍打了起來……公孫小石呼吁云州實行“軍政合一”,要求我裁撤云州將軍府,把云州兵權交給他管。我讓云州府軍把這廝給我往死里打,天大地大還容不下你這塊破石頭了怎么著?原本依我看,云州府軍揍燕王軍,最不濟也能博個勢均力敵。但……云州軍和上輩子一樣,中途倒戈了。我找來左相趙光:“閣老啊,前陣子八州府軍勤王,云州軍也在其中啊,怎么說造反就造反了呢?”趙光說:“陛下,八州勤王軍,是為了太皇太后、為姜氏而來。樹倒猢猻散,猢猻們,要找下一棵大樹的啊……”“這幫猢猻,是看不上朕這棵樹?”我很生氣。“陛下切莫急躁?!壁w光慢條斯理地捋著白胡子,“那云州府軍的主將,畢竟不姓姜,是個外人,可青州、西州、憫州、直隸中州這四州府軍,都是姜姓主將。先帝幾年前已為陛下定了一門親,陛下冊立姜放之女為后,此四州必定長治久安?!?/br>我知道啊,閣老,朕的皇后姜平容是大將軍姜放留下的孤女,是你的外孫女,朕也很想馬上冊她為皇后,可是她八歲起就跟自稱蓬萊仙人的臭道士跑了,要十年后才回來啊。我只好搬出上輩子的法子來:“要么這樣,閣老,平容眼下也不在京都,朕先頒立后詔書,大典且耽擱著,左右給四州將軍們吃顆定心丸罷了,您看如何?”“這……陛下……”“朕知道,”我連忙解釋道,“平容回來前,朕不納妃,姜家還有什么不放心的,讓他們直接來找朕,祖母的棺材蓋還沒釘嚴實呢,叔伯侄甥們還想把她老人家氣出來不成?”“陛下,”趙光對朕的抓心撓肺視若不見,氣定神閑馬后炮道,“老臣是想說,老臣的孫女兒,回來啦?!?/br>什……什么?我驚嚇地一口茶水噴向蒼天。又只聽里邊暖閣中一聲咕咚巨響……我撇開趙光撒丫子往里跑。只見皇侄干愣愣地杵在書案前,墨汁潑了滿衣滿地。皇侄眼底閃過一絲驚慌,強作鎮定道:“臣侄魯莽,打翻了硯臺……”我連忙伸手捂住他的嘴:“噓!”那可是趙老頭割rou送給朕的寶貝,讓他聽見還得了!我三下五除二打發走趙光,順便把流州和云州的爛攤子也往他懷里一甩,準備拎著皇侄換身衣服去御花園賞紅楓:“你這孩子,朕說給你找個貼身侍候的人來,糖糕蜜餞你說夭壽,小宮女你說造孽,侍讀郎你怕旁人議論舊東宮結黨,先前跟著你的老太監,你又說該讓他老人家享享福了。你這毛手毛腳的,能自己過一輩子?”大夫說,良王箭傷雖已無大礙,但因其長期以來思慮深重,肝氣郁結,身體狀況仍不甚樂觀,除了藥石調理,還需要旁人多加開導,莫使情志郁結、憂思傷身。聽了大夫的話后,朕先后采取了三大措施。一,給皇侄找個小伙伴。我從前住在宮里,除了陪皇娘看花,就是跟老翰林念書,做過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養過一只老虎,要不是父皇請了左相府的大孫子進宮來做我伴讀,我差不多也是個被悶死的命。但這個措施顯然失敗了,皇侄拒絕接受任何小伙伴。我不禁想起上輩子御史臺彈劾良王的話,說他:“無妻,無子,府中唯二三老仆,其言寡而心險,暗圖不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采取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