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眼郭竣,見他很是平淡接受了看著劉蘭被帶走的結果也沒有什么異樣。礙于先前徐鵬舉與朱麟爭奪伏娘時的反轉,徐秀也不由謹慎了,難道這樣一個看上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十惡不赦的大案要案,里面還能有什么隱情?難道還能有什么反轉的好戲?那這官當的也太累了。對張璁打了個手勢,等他近前來才低聲耳語道:“你確定所說的三世冤都是正確的嗎?”張璁對徐秀的想法也很是理解,冷靜的他對徐秀道:“大人不要偏聽偏信,固然是不能輕信與我等,但是,同樣也不能輕信于他人,看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了,劉節的情況明白的不能再明白,還能有假嗎?”的確,徐秀暗道:自己或許過于謹慎了一些,這世界上或許有陰謀論的東西,但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能夠清晰分明的,若這案子還有什么陰謀論,乘早辭官回家為妙,這關不是人當的。劉節案清楚的擺在了徐秀的面前,郭竣誣枉走馬村解戶劉節就算他不畫押,都可以當堂結案,然而此案干系重大,劉老漢枉死的案子還牽扯到了傅海,這里面的文章味道卻又有了不同,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案子也要一個一個辦。徐秀道:“劉家案干系重大,將郭竣收監候審。仵作作偽杖一百革出縣衙。裴生員作偽發學道衙門審問,本縣不判。左右?!?/br>“有!”“退堂?!?/br>“威!武!”徐秀轉身就走,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處理,時間耽擱不得。☆、第四十七章三世冤韓邦文南京大理寺一大早韓邦文就把自己鎖在了辦公室內,任誰都不許去打擾,如今已經接近了黃昏。至于所愁何者?不過是江寧縣徐秀差人送來的卷宗罷了,江寧縣的這位爺曉得應天府不太好計較,只得送來大理寺,以期望韓正卿能夠秉公而斷。韓邦文走走停停,屢次提筆想要寫回文,然而反復思索之下也只能繼續放下,皺眉悶坐。許久,搖頭自語,“小娃娃,你愁煞老夫了?!?/br>摞得老高的卷宗放在案頭,上面明明白白的將郭竣的案子交代了清楚,物證,人證,多方證詞。郭竣不認罪就不代表這事兒就不能判。徐秀整理過的卷宗一目了然,環環相扣,證據鏈犯罪事實與經過緊密相連,讓人挑不出毛病,但若是個尋常案件,韓邦文就是批下來又有何妨,然而礙于南京刑部,包括那位多有業務往來并且十分有力量的應天府尹陸珩的關系,甚是苦惱。常人都道天子腳下難當官,兩京的府尹更是難上加難,這卻是個十分無知的誤解,若兩京府尹這樣的三品高官都當的窩囊,那沒有什么官是不窩囊的,至于勛貴高官多如狗,府尹當的艱難,那也是太小瞧兩京的府尹了,府尹的實權比之六部同級的侍郎都強的多,就是有些方面比尚書都還要有能量。或許存在有政治上面的考量,官場傾軋的顧慮,但若真有人敢打府尹的臉,府尹大人不會管你是哪家王公貴族,哪位大學士的子弟,照樣有能力讓你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南京最大的兩位國公只能說他們是地頭蛇,真正牛的可是府尹,那可是霸王龍的級別,南京六部都不見得比得上應天府尹對本地的掌控,更別提大理寺了。這也是韓邦文顧忌陸珩的一點,不得不將他考慮進來。同理,北京也是如此,北京那位或許更多的有政治考量,但若說首善之地的府尹怕事怕得罪人,那就是對這個職位構成,和這么一個三品品級的府尹嘲弄了,純屬笑話。這邊是多年好友楊廷和拜托下的照料看顧,那邊是有切實利益的潘蕃陸珩,若不能居中調停,想來此事也是難以周全。門外老幕僚低聲道:“東家,刑部潘大人來了?!?/br>韓邦文摸了摸胡子道:“先接待一下,我隨后就來?!?/br>“是?!?/br>翻看了一下卷宗,便將涉及傅海與吳鴻的案子抽出一旁,來到外廂。潘蕃見他過來起身打招呼,若是真論品級,那是潘尚書大,不應當如此,然而兩人都是成化五年的進士,同年關系,現在又在南京一起當了緋袍大官,私下關系又不錯,那也就不用很見外。潘蕃笑道:“大經兄,別來無恙?!?/br>都是老于世故的高級官僚,若將來翻臉因為政見不合相互攻殲,這里韓邦文若是認為他的客氣自己就可以隨便了,那就可以做一筆失禮的文章,寫一篇斷絕關系的文書,吃消不起的。韓邦文連忙回禮,心思一轉聽他喚自己的字,便知道不一定是為了公事而來,順水推舟道:“廷芳兄久違了?!?/br>刑部、大理寺這兩個衙門若說能夠客客氣氣友好往來那純粹是扯淡,大理寺的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復審刑部案件,理論上刑部所經手的所有大小案件都需要大理寺來一個駁正,看看有無冤屈,看看用律是否合規等等,若是兩位主官關系可以那還罷了,若是政敵,那絕對能夠惡心的刑部尚書罵娘跳腳,這倆部門要能合得來,才是見鬼。然而同年和私下關系,使得這兩位自然不同于前任,更何況韓邦文如今也是知曉六扇門事物的一員高官了。韓邦文替他倒了一杯茶,笑道:“廷芳兄今日來我這個大理寺所為何事?”潘蕃點了點茶杯示意他停下,聞了一下這上好的金陵本地茶,才道:“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主要還是來看看大經兄,聽聞你近日偶感風寒,特來看望?!?/br>“哎不妨事,那位老太醫幾帖藥下去就藥到病除,沒事?!?/br>“如此就好?!?/br>不過是三五個機鋒,品了幾杯香茗,對兩人來說,都是習慣性的對話方式,繞圈子而已。覺得時機差不太多,潘蕃隨意的引導了話語,道:“聽聞江寧縣將郭竣收監了,案子未呈到我刑部,陸大人那里也未接到,想必就是入了大理寺?!?/br>韓邦文點點頭,這個東西沒什么好隱瞞的,整個應天府想知道的人,都能知道。道:“是,江寧縣把郭竣的卷宗送到我這里了?!?/br>潘蕃好奇的道:“不知道江寧縣小娃娃判的是什么刑?”“斬?!?/br>潘蕃挑了挑眉頭道:“這江寧縣的小娃娃倒是個激進的主,如果沒記錯,自老夫上任南京刑部以來,江寧縣所批核的斬刑一起都沒有呢?!?/br>東南省份若有死刑,基本是報備于南京刑部,而不必報備北京,故潘蕃有此一說,只有刑部點頭,才能殺罪犯,如果其中有翻供,那么大理寺又能出場了,反正若想惡心刑部,死刑犯臨死前翻個供勞駕大理寺出馬,或許兩邊不對付,自己還能落一個減刑,得到一個傳說中的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