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2
,也用拳頭堵著嘴抽噎起來。 良子雙腿一軟就跪在了地上,膝行幾步上前,抓著老爺子的手就開始哭:“祖爺,祖爺我是良子啊,你睜眼看看我,你還說等著我生兒子,您要抱大胖小子呢……”說罷趴在炕沿兒上泣不成聲。 鄭大夫上前查看了老爺子的傷勢,又細細地把了脈,看了之前大夫開的方子,說是極對癥的用不著添減,聽說老爺子還能自個兒咽得下藥,點點頭說:“比我路上想得情況要稍稍好些,這幾日繼續吃這個藥,我給針灸著看看有沒有效驗?!?/br> 但是出了屋子卻又叫了祝家三個兄弟到跟前兒說:“我當著你家老爺子說得樂觀些,不過我也少不得叮囑你們,老爺子年紀大了,別說是這么嚴重的傷勢,就算是個小病小痛的都容易壞事兒,你們該準備的就都得準備起來了?!?/br> 祝老大一聽這話,人就頹然地蹲在了地上,揪著頭發不吭聲,祝永鑫和祝老四也都忍不住背過身去抹眼淚。 最后反倒是楊氏先抹了把淚說:“行了,我知道你們心里都難受,可如今最難受的是你爹,都按著你爹夜里說得去忙活,外頭的事兒你們兄弟三個商量著辦,家里做飯熬藥和置辦東西這邊我盯著點兒?!庇峙ゎ^對方氏道:“讓荷花趕緊給博榮寫信,看能不能趕回來見一面……” 大家各自應了就去忙了,小一輩的都守在炕邊,荷花一邊擦眼淚一邊給博榮寫信,寫完低聲念給方氏聽了一遍,又依著方氏的要求加了幾句囑咐的話,便封了信交給博凱,讓他到城里去尋人送信。 鄭大夫每日三次地把脈,早晚兩遍給施針,老爺子一直沒醒,但是喂湯湯水水的卻還都能自個兒喝下去,便這樣不好不壞地拖著。 壽板是老爺子七十大壽那年就備了的,上好的紅松木料,祝老大按照天六寸、幫五寸、底四寸的規格,已經尋了工匠開始拾掇。 壽衣是這幾年閑暇時候慢慢做起來的,上九下七,從貼身的到棉衣再到罩衣都準備妥當,妯娌幾個細細翻查了都沒有線頭疙瘩之類,就都疊好擱在西屋炕上,另去扯了布縫孝袍子、孝帽子,還要做棺中的鋪蓋、枕頭踮腳等物。 鄉下俗令兒,老人咽氣之前須得把這些都備好穿上,東西全都要鋪陳妥當,不然就叫光著身子走的,是活著的親人最大的遺憾。所以幾個人每日除了照顧老爺子,就都是湊在西屋里做針黹,不到半月就都累得眼窩內陷,一個個強自撐著。 荷花雖說心疼方氏,但更擔心祝老爺子,而且這時候大家都在忙,誰也沒法踏實地歇著,倒不如就由著去了。倒是王寡婦總記掛著方氏對她的幫襯,在這個時候了也不避諱,閑暇時候就到家里來陪方氏說說話,幫她做點兒活計。 就這樣拖了進一個月,剛開始是因為每日只吃些湯水,人rou眼可見地就瘦下去了,到得大半個月后,手腳就都開始浮腫,原本褶皺老干的皮膚被撐得緊繃,連施針都沒法子只得停了,湯藥也已經基本喂不進去,大家也都明白,許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家里的氣氛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那許多的人在屋里,卻偏生都沒什么聲響,也沒人說話,偶爾誰不小心咳嗽一聲,都驚得全家心里一跳。 壽衣已經都擺在了祝老爺子身邊的炕上,鋪蓋、枕頭也都準備妥當,一口上了漆的大棺材已經做好,放在院中的草棚中擱著。 方氏扯著袖子抹眼淚,伏在祝大姐的肩頭,低聲道:“老天保佑博榮快快地趕回來,能見最后一面也是好的……” 要說這人也是不經念叨,方氏說了還沒兩日功夫,這一日天還沒亮,外面就是一陣急促地拍門聲,這夜正是老大媳婦姜氏守著,趕緊攏著燈出去應門,問清楚了是博榮從南邊兒回來,這才敢給開了門,迎進來說:“趕路累了吧,先到屋里來困一覺,有啥事兒明早再說?!?/br> 博榮急著去看了老爺子,見到這般光景自是大哭了一場,然后去見了老祝頭和楊氏,又惦記著家里,直接辭了這邊回去。 方氏正睡得迷迷糊糊,就覺得自個兒一直在做夢,夢得不是有人追自己,就是有人來害自己,一晚上都沒睡踏實似的,聽到拍門聲還以為也是夢里頭的,煩躁地翻了個身,伸手揉了揉枕頭又要再睡,就聽見外面有人喊娘,這才一骨碌坐起來,推著祝永鑫說:“快,快點燈出去看看,是不是老大回來了?!?/br> 博榮離家大半年,如今兩下想見,他看著祝永鑫和方氏滿臉憔悴,方氏卻又看著兒子一路風塵仆仆的樣子可憐,各自都紅了眼睛。 “看過你祖爺沒?”祝永鑫急著問。 “看過了……”博榮低頭抹著眼淚,“我先去的那頭,然后才回得家?!?/br> 方氏卻朝博榮身后看看,沒見到有別的人影,急著問:“小秀和栗子呢?” “我急著騎馬回來,她娘倆坐車慢,還在后頭呢”博榮應道。 “胡鬧”方氏氣道:“她一個女人家,還帶著個孩子,你怎么能拋下他們娘倆兒自個兒先回來,這路上若是出點兒什么差錯,你還不得后悔一輩子” “娘不用擔心,是跟著我們當地來北邊的商隊走的,都是那邊鎮上知根知底的人家,也有好幾戶的女眷隨行,我有分寸的?!辈s忙寬慰方氏道。 方氏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又囑咐道:“你岳丈在咱家守著一個多月了,明日見了你先把小秀的事兒說個清楚,讓他放心才好?!?/br> 祝老爺子就勉強剩下一口氣吊著,家里兒孫都圍了滿屋子,連辦白事的張羅都已經請到了家中。 張羅是當地的土話,大家都這么隨口叫著,就是專門承辦喪事的人,各項習俗他們都懂,家里又是傷心又是忙亂,只能靠張羅一項項地提點指揮著做事,所以他們都是見慣了這些的,見老爺子臉色都已經灰白,卻還余著一口氣吊著,不由問道:“你家是不是還有什么人沒回來?老人沒看見閉不上眼呢!” 方氏忙道:“我家大兒媳和孫子還沒回來?!?/br> “難怪,老人還是惦念著呢”張羅點點頭說。 “算日子這兩天也該到了?!辈s這幾天都亂得糊涂了,被張羅這么一說才想起來掐算掐算日子,“按照路程是該差不多了?!?/br> “那先給老人擦身、穿送老的衣裳,別到最后光著身子走?!睆埩_開始一一分派活計,眾人都聽著吩咐,燒水的燒水、準備衣服的準備衣服,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