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仲微忙道:“咱們先回家去,既是要做長久生意,急不得?!?/br> 第134章 籌備開店 主仆三人回到家中,繼續商討開酒店一事,東京城腳店極多,遍布大街小巷,蓋因各大正店提供酒水,眾多經紀人提供下酒菜,使得開腳店成為極容易的一件事。 雖然店址還沒著落,但林依依舊興致勃勃,道:“這腳店,真是說開就能開,怪不得街頭巷尾,隨處能見?!?/br> 張仲微被她的情緒感染,笑道:“你這娘子店,不用開在鬧市,盤店的錢還能省下不少?!?/br> 青苗走到后窗前,朝外一指,道:“我看這里就不錯,不如把我住的下等房改成店面?!?/br> 張仲微質疑道:“開在這里,哪里有人來?” 青苗道:“咱們這條巷子里,住的娘子也不少,怎會沒人光顧?” 張仲微駁道:“也就前面這排上等房的租戶寬裕些,余下的那些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哪有閑錢來吃酒?!?/br> 林依也不同意,道:“咱們是想搬離的,還在這里開個店作甚么?!彼m不贊同青苗的建議,但卻因此話突生靈感,何不尋個大些的房子,前開店,后住家,豈不美哉。 她將這想法講與張仲微聽,張仲微覺得很不錯,道:“正好咱們準備要搬家,就尋個達官貴人聚居的所在,租一間房子住?!?/br> 他是為客源考慮,想法不錯,但達官貴人聚居的地方,房屋租金一定很貴,林依不免猶豫。張仲微笑道:“說了你別不信,歐陽翰林,如今的歐陽府尹,還有我那位上司王翰林,都租住在小巷中,屋子還不如咱們這間呢?!?/br> 林依質疑道:“既然都是窮官,咱們將腳店開在那近前,哪有人肯來花錢?” 張仲微道:“他們雖不富裕,倒也算不得窮,只不過是無錢買房而已,誰叫東京房價高得離譜?!?/br> 林依緩緩點頭,道:“官宦夫人,想必比商人婦更風雅,閑在家中又無事,時常來吃兩杯,也是有的?!?/br> 張仲微卻道:“怎會沒事,聽說她們時常需要應酬呢,前幾日還有同僚替她夫人向你問好,大概是要邀你聚一聚?!?/br> 林依越聽越興奮,道:“你說她們都是租屋住,哪來的地方聚會,不如都到我的腳店來,我與他們便宜些?!?/br> 張仲微謹慎,建議道:“娘子,你還是先算算成本?!?/br> 青苗馬上磨墨鋪紙,林依坐到桌前,開始羅列條目:“房租;酒水;桌椅板凳及柜臺;溫酒的爐子,炭火費;酒器碗盤;人工?!?/br> 張仲微道:“我看費用不少,你還是先去打聽清楚再行事?!?/br> 此話有理,林依將這差事,派給了青苗,青苗最怕閑著,聽說有事做,十分高興,將成本表朝袖子里一塞,立時就去巷口打聽桌椅板凳的價錢去了。 林依給張仲微也派了活計,讓他當差時,向同僚們打聽租房信息,又叮囑他不可將開店一事講出去,免得有人也窺見商機,捷足先登。 林依如今也是位官宦夫人,不比在鄉下時,事事可以親力親為,張仲微不陪著,她就不好到處跑,因此等她分派完活計,發現自己反倒是最清閑的那個,雖不習慣,卻也無法,只好向青苗學了手藝,在家做姜辣蘿卜和醬甘露子。 青苗白日里四處打聽價格,搜羅信息,晚上則去夜市,賣林依做的那兩樣小菜。放在對面小酒肆代賣的小菜,也銷得極好,婆婆每日都要來端上數十碟,為他們增添了些許收入。 過了兩三日,青苗將價格打聽齊全,來報與林依知曉。她自懷里掏出一張單子,遞與林依,笑道:“多虧二少夫人教會了我寫字,不然這許多條目,我可記不住?!?/br> 林依展開報價單,先來看酒水,各大正店皆有粗劣黃酒出售,每斤十文至三十文不等。她搖頭道:“既是想接待有頭臉的娘子,怎能以這樣的酒水示人,若是怕投入太大而虧本,哪怕種類少些,也切莫檔次太低?!?/br> 青苗點頭,用心記下。 再看桌椅板凳及柜臺各項,青苗細心,每種樣式還畫了簡圖,桌子是八仙桌,凳子為圓凳或方凳,柜臺同對面小酒肆的差不多。林依極想做幾張吧椅來,仔細思忖一番,覺得太過特立獨行,恐怕夫人們并不會太喜歡,只得罷了。吧椅做不了,吧臺倒是能做個改良的,北宋已有瓷制酒瓶,林依便想在柜臺后豎一面格子柜,用來擺放各種好酒。 青苗聽過她的想法,卻質疑道:“二少夫人,做格子柜不難,但你擺上一墻的酒瓶,誰分得清哪種是哪種?” 林依道:“貼上酒名即可,這有甚么難的?” 青苗好笑道:“二少夫人,咱們家的幾位夫人都識字不假,可不認得字的夫人也很多呢?!?/br> 這倒是個問題,不過并不難解決,林依想了想,道:“酒瓶只管擺精致的,能引得客人來問就行,她不識字,你便報給她聽?!?/br> 青苗笑道:“我認得字,倒不難,往后咱們招工,只怕招不到能識字的?!?/br> 林依道:“這有何難,叫她們記住各個酒瓶的方位即可?!?/br> 青苗歡喜道:“還是二少夫人有主意?!?/br> 林依看了看價錢,青苗本著節約的原則,挑的都是最便宜的,八仙桌每張一百文,方凳圓凳價錢都是一樣,每個四十文。林依敲著桌子想了想,問道:“這家賣桌椅的,是木匠本人么?” 青苗點頭道:“是,不然不會這樣便宜?!?/br> 林依又問:“若是訂做,是不是貴些?” 青苗搖頭道:“這個不知,得去問問,二少夫人要做甚么?” 林依提筆,畫給她看,八仙桌改為長方形,使得客人能兩兩對坐,方便聊天;凳子坐久了累人,因此改為椅子,但北宋椅子多為交椅,費工又占地,因此林依只畫了一把樣式簡單的靠背椅。 這圖青苗一看就懂,心想木匠應是會做的,于是將圖紙收起,等聽完林依其他的意見,再出門去問。 林依繼續看報價單,接下來的一項,是溫酒的器具,她回想在各酒店打探時看到的情形,道:“我看那些酒店不論大小,都有個嫂嫂專事燙酒,可有甚么講究?” 青苗道:“涼酒可不中吃,時人不論天冷天熱,酒都是要溫過才端上來的?!?/br> 林依又問:“你可會溫酒?” 青苗答道:“不會,但想來應該不難,多試幾回就會了?!?/br> 張仲微自翰林院回來,聽見這話,連連搖頭,道:“溫酒可是有講究的,太冷不行,太燙也不行,哪家酒店有個好‘焌糟’,吸引多少人?!?/br> “你們管那溫酒的嫂嫂叫‘焌糟’?”林依好奇問道。 張仲微點頭稱是。林依心想,整個東京城,各腳店所賣的酒,皆出自七十二家正店,在品種上的確沒甚么競爭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