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李舒想了一時,問道:“那任嬸為何罰跪?是銀姐將她供了出來?” 甄嬸止不住地笑:“銀姐已將‘安胎藥’的事推到如玉身上去了,還供任嬸作甚么。任嬸罰跪的緣由,大少夫人決計猜不出來,她是因為不肯借錢與二夫人,才叫二夫人動了怒?!?/br> 李舒愕然,主人向下人借錢,借不來還要罰跪,這是哪門子的規矩?她咬牙暗恨,自己這位婆母,竟做些丟人現眼的事,自己不要臉面,也該替小輩們想想。她氣過方氏,又問道:“如玉一事,可還有合適人選?” 甄嬸搖頭道:“銀姐才小產,不能輕易行事了,恐引人懷疑?!?/br> 李舒斬釘截鐵道:“不成,再不動作,孩子就要落地了?!?/br> 甄嬸無法,只得領命,自去尋機安排。 且說方氏,還不曉得李舒早已知曉如玉一事,她為了瞞著,只好自籌款項,其實賬上還有些錢,但那是留著與兩個兒子進京作盤纏用的,張梁看得緊,她無法下手,只好偷著賣口糧,好將方大頭討要的二十貫錢湊齊。 其實方大頭家好幾個兒子,根本不將銀姐小產的這個放在心上,敲詐了二十貫錢,就心滿意足地鳴金收兵,打酒吃rou去了。 李舒當初使的計,卻讓方氏倒了霉,不知這叫不叫另一種陰差陽錯。不過家中口糧短了,倒不是方氏一人的事,沒過幾天,張梁率先發現桌上的撈干飯少了,稀粥多了,立時不滿問道:“家里的糧食呢?我每日辛勞,竟連碗干的都吃不上?” 此話一出,人人都暗自撇嘴,張家二房事務,從田里到家里,都是方氏一人打理,他能有甚么辛勞。還是冬麥心疼他,忙道:“二老爺你等著,我去糧倉舀米,與你做撈干飯?!?/br> 張梁十分得意有個知冷知熱的丫頭,捋著胡子樂滋滋等著。方氏臉黑似鍋底,連連與任嬸打眼色,叫她去攔住冬麥,任嬸才挨過跪的人,哪里肯理她,別著臉只當沒看見。 不多時,冬麥跑了回來,驚慌失色道:“二老爺,不好了,糧倉的糧不見了?!?/br> 因方氏有前科,張梁首先望她,問道:“糧食呢,是不是又讓你低價賣了?” 一語中的,方氏難得地臉紅起來,支支吾吾道:“咱們回房再說?!?/br> 兒子們都在,張梁忍了忍,還是與她留了臉面,起身隨她回到臥房,才問:“究竟出了甚么事?” 方氏怕挨打,瞞去如玉一事,只道方大頭家遭災,缺錢使用,她欲借錢,又怕張梁責罵,因此才將家中糧食賣了些。 張梁并不是小氣之人,又一向不理事,不曉得她將糧食賣了多少,就緩了神色,道:“親戚有難,幫扶一把是該的,你瞞我作甚么,只是叫他早些還錢,畢竟兒子們上京要盤纏呢?!?/br> 第82章 方氏敗露 方氏沒想到這樣容易就混了過去,暗喜,連連點頭,重回堂屋吃飯。李舒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但如玉還未解決,她便只裝作不知道,若無其事替張伯臨夾了一筷子菜。 飯畢,各人離桌,方氏回房,卻發現方大頭又來了,吃了一驚,慌忙朝外面望了望,見張梁出了院門,這才放下心來,問道:“錢不是已經把給你了,怎么又來?” 方大頭道:“我今日來有兩樁事,一是知會二夫人,你家那個丫頭如玉,昨兒夜里生了個小子……” 方氏聽到這里,已然大喜,雙手合十,念了幾聲“阿彌陀佛”。 方大頭不知詳情,暗自奇怪,不過是多了個家生子,怎這般高興?他此行另有重要目的,不理會方氏念佛號,繼續把話講完:“當初講好一個月一貫錢,你已欠了一個月的,再加上請產婆,我媳婦的辛苦費,二夫人須得再付一貫五百錢,如玉才能在我家繼續住下去?!?/br> 方氏氣道:“孩子是如玉生的,你媳婦要的哪門子辛苦費?” 方大頭理直氣壯道:“誰曉得她昨日夜里發動起來,鬧得我們全家沒睡好,我只要一人的辛苦費,還是看在咱們是親戚的份上?!?/br> 產婦生孩子,的確是折騰自己,也折騰旁人,方氏自己生過,曉得其中道理,就再講不出話來反駁,嘀嘀咕咕地討價還價:“一貫三百文?!?/br> 方大頭爭辯一時,說不過她,暗道,每月一貫錢,包吃包住,每日還要吃雞,根本沒賺頭,現在添了個孩子,日夜哭鬧,更是煩人,不如趕了的好。他打定主意,并不立時講出口,只催方氏趕緊付錢。 方氏已是山窮水盡,哪里去翻一貫三百文與他,只好打了個欠條,先欠著。方大頭見拿不到現錢,更是不愿留如玉,便道:“我家窮著呢,哪有閑錢替二夫人墊著養丫頭,你還是趕緊叫如玉搬出去?!?/br> 方氏自然不愿意,軟語相求,那方大頭是她親戚,同她相像,也有幾分不講理,道:“你若不來接,我回去就趕人?!?/br> 方氏不擔心如玉,卻擔心剛出生的孫子,好說歹說,被逼著在欠條上添了一百文,才求得方大頭再寬限幾日。 方大頭剛走,李舒那里就接到了如玉產子的消息,任嬸道:“我冒了被二夫人瞧見的風險,扒在后窗那里聽來的……” 李舒心慌意亂,哪有精神聽她邀功,忙抬手打斷她的話,叫甄嬸取錢與她。甄嬸聽命,打發走任嬸,捶胸頓足道:“我接連幾天都遣了小丫頭去,沒想到還沒尋著機會下手,她就生了?!?/br> 李舒手里絞著手帕子,問道:“二夫人那里甚么打算?” 甄嬸道:“任嬸方才不是講了,二夫人是想將孩子的年紀,瞞下兩個月?!?/br> 李舒恨道:“原來她不是不懂得規矩,而是故意為之,連后路都備好了?!?/br> 甄嬸問道:“那現在怎辦,只怕大少爺那里也曉得了消息,此時再下手,動靜可就大了?!?/br> 李舒思忖,既然壞規矩的事已成定局,倒是方氏那法子還強些,于是與甄嬸商議,且先按兵不動,靜觀方氏動作。 甄嬸卻不贊同,勸道:“大少夫人,你若等到二夫人將人領回來,可就失了先機了?!?/br> 李舒猶豫一時,還是聽了她的話,吩咐道:“去請大少爺?!?/br> 甄嬸領命,到張仲微房內去喚張伯臨。張伯臨正在背書,聽得李舒有請,一臉不高興地回房,道:“喚我作甚,有事趕緊講,莫要耽誤我正事?!?/br> 李舒起身,盈盈一福,笑道:“恭喜大少爺添了長子?!?/br> 張伯臨聽得一頭霧水,怔怔問道:“甚么長子?” 李舒還道他裝傻,嗔道:“官人是嫌我不賢惠,因此不以實情相告?未免也太小瞧人,你告訴我孩子現在何方,我立時遣人去接他們母子回來,擺酒相賀?!?/br> 張伯臨越聽越糊涂,不耐煩道:“莫要胡鬧,我哪里來的兒子。我看你是太閑,胡思亂想,若是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