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遣媒人去雅州。 季夫人見到媒人,皺眉道:“張家窮到如此地步?” 李簡夫勸她道:“定禮都收了,還嫌這一步?” 季夫人想到李舒極為豐厚的嫁妝,忍不住又嘀咕:“便宜張家了?!?/br> 李簡夫聽到這話,斥道:“婦人見識,我這般厚待張大郎,只要他有能耐出仕,必定對我感激不盡,我這一派,又多一助力?!?/br> 季夫人不懂朝堂上的那些,撇了撇嘴,沒有作聲。 至此定、聘、財三禮已成,張李兩家通過媒人來往,將成親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底。方氏對此很不滿意,抱怨道:“大熱天的,席面上吃不完的飯菜都得餿了?!?/br> 張梁不耐煩道:“餿了就餿了,拿去喂豬?!?/br> 方氏道:“咱們家哪里還有豬?!?/br> 張梁不管家事,不曉得豬圈已易了主,奇道:“那間成日鎖著的屋子,里頭總有豬叫喚,難道不是豬圈?” 方氏恨恨道:“那是林三娘喂的,我把豬圈租與了她,一年五百文?!?/br> 張梁怔道:“咱們家竟連豬也喂不起了?” 方氏見他是要發脾氣的模樣,連忙朝后退了幾步,免得被板凳砸中,道:“你莫急,新婦嫁妝豐厚,待她進門,咱們就又興頭了,再說她官宦小娘子,必定見不得咱們家喂豬,還是不喂的好?!?/br> 張梁不甚在意兒媳嫁妝,只一想到有了李簡夫這位親家,就是吃完飯擺龍門陣,也能壓得住人,更不消說兒子們的似錦前程。他越想越樂,就忘了去打罵方氏,自出門喚張棟吃酒去了。 方氏見他出去,才松了一口氣,挪到椅子上坐了,命任嬸取賬本,準備張伯臨成親的各項事宜。 第70章 伯臨成親 七月初,張八娘產下一子,張家接到消息,全家喜氣洋洋,方氏親自準備了雞魚蛋等物送了去,謂之“送蛋湯”。張梁與兩個兒子道:“當初你們都勸我莫與李家結親,免得讓伯臨走了八娘的老道,現在看如何?” 林依直慶幸張八娘終于熬出了頭,將出錢來,向楊氏買了一只母雞,與張八娘送了去。 七月底,張伯臨婚期至,因雅州與眉州路途遙遠,因此省去了催妝與鋪房一節,新婦到達眉州后,直接上花轎,抬往張家拜堂成親。 新婦進門,照例要先攔門,鄉下人都愛湊熱鬧,圍成一群,嘻嘻哈哈笑個不停。方氏坐在堂上,等著新人來拜,又問任嬸林依何在。任嬸到攔門處看了看,回報道:“林三娘沒來?!?/br> 方氏存心想讓林依瞧瞧官宦兒媳的氣派,好打消她嫁入張家的念頭,便命任嬸務必要請林依來吃酒。 任嬸問過青苗,尋到田氏房中,笑道:“三少夫人,三娘子,二夫人請二位去吃喜酒?!?/br> 田氏淡淡道:“我一個寡婦,吃哪門子喜酒,莫沖撞了新婦?!?/br> 任嬸請她,本就只是客氣,眼睛只盯著林依,道:“請三娘子賞臉,去吃杯喜酒?” 林依驚訝抬眼,任嬸何時變得客氣起來,其中定有緣故。她細一思忖,今日是張伯臨大喜的日子,方氏雖討厭,張伯臨待自己卻還算友善,實是該去吃杯酒的,再說今天怎么也輪不到她做主角,方氏應該不會針對她。 想到此處,她與田氏抱歉道:“說好陪你的,卻要出去,你且先坐坐,我馬上就回來?!?/br> 田氏不甚介意,道:“去罷,多吃幾杯,不必管我?!?/br> 林依便隨任嬸去了,此時已攔完門,正在撒谷豆,她站在一旁瞧了會兒熱鬧,就見李家小娘子由兩名親信丫頭扶持著下轎來,踏上青布條——大宋規矩,新婦自下轎起,雙腳不能著地。旁邊有幾名送親的女客在嘀咕:“張家怎么這樣窮,連個青錦褥都沒得?!?/br> 流霞聽了,直覺得好笑,與青苗道:“二房恐怕連甚么是青錦褥都沒見過罷?!倍祟^湊著頭笑開來,林依趕忙把青苗拉走,道:“莫要瞎說,與大少爺幾分面子?!?/br> 青苗點頭,道:“大少爺還算不錯,沒跟著二夫人欺負咱們,那我再不說了?!?/br> 林依見廚房門口圍了幾條貓狗,問道:“黑七郎呢?” 青苗道:“人多手雜,我將它留在屋后看菜了?!?/br> 林依笑道:“只他最忙?!?/br> 二人商量,要去向楊嬸討幾根骨頭與黑七郎送去,正說著,突然聽見堂屋那邊吵嚷起來,青苗自己愛吵架,也愛看別人吵架,馬上拉起林依的手跑過去,道:“三娘子快些,準是二夫人?!?/br> 二人擠進人堆一瞧,還真是方氏,她正被幾名送親客圍著,急急辯解:“鄉下哪來這么多規矩,不信你問?!?/br> 原來城里風俗與鄉下有不同,攔過門,撒完谷豆,還有跨鞍、坐虛帳等諸項程序,但鄉下沒這許多講究,撒過谷豆,直接就是進堂屋拜堂了。 女家認為規矩不全,新婦受了委屈,方氏認為李家仗勢欺人,強人所難。雙方人馬爭吵多時,眼看著吉時就要過了,尚還蒙著蓋頭的李舒遣錦書來傳話,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是來了眉州鄉下,就要遵照鄉間習俗。送親客們見她發話,這才罷休,勉強散開,讓出路來。 張伯臨手執槐筒,身掛紅綠彩,綰了同心結,掛到李舒手上,再面向她倒行,將她引至堂前,二人并立。張家一雙全女親,用秤挑開李舒蓋頭,請新人行參拜之禮。來吃喜酒的鄉民,全擠在堂屋門口觀看,林依也瞧了一回,只覺得新婦臉上的粉,涂的太厚了些,叫人看不清真容顏。 大宋正經婚俗,挑開新婦蓋頭后,應是先拜家廟,再回房夫妻交拜,次日才拜見舅姑諸家長。但鄉下禮儀一切從簡,李舒的蓋頭剛掀開,任嬸就端上了茶盤,請她與公婆敬茶。送親客們又見張家不合規矩之舉,欲要叫嚷,讓李舒一個眼神止住了。 方氏方才在門口受了氣,本想此時耍一耍婆母威風,給新婦一個下馬威,不料她伸出去接茶的手才慢了半拍,張梁的眼神就橫了過來,她嚇得一個哆嗦,連忙接茶,不料動作大了些,將茶水灑了些出來,立時就聽到送親客里有人道:“果然是鄉下婆子,沒見過世面,接個兒媳的茶都能弄灑?!?/br> 方氏借新婦打擊林依未遂,與兒媳下馬威也沒得逞,最后丟丑的反是她自己,一時間又氣又羞,一張臉漲得比新婦的蓋頭還紅。 張伯臨與李舒又參拜過張棟與楊氏,再回房夫婦交拜,撒帳、合髻與交巹。林依隨眾客人擠在新房門邊瞧著,張仲微突然湊到她身旁,悄聲道:“晚上你早些睡,莫要出來?!?/br> 林依莫名其妙,今日張家大喜,難不成還有賊人來擾,非要早關門窗?青苗也覺著奇怪,便問張仲微緣由,張仲微卻紅了臉,支支吾吾不肯講。 屋里那對新婚夫婦禮畢,屋外酒席便開場,張伯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