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4
,“我今天讓和和喊皇上伯父,沒有先征求你的意見,你不會生氣吧?” “嗯?”蕭沐仁一愣然后搖頭,“沒有,不會,你別多想,我能明白你的意思?!边线嫌兴叫?,他何嘗沒有私心,要不然怎么會也妥協下來稱呼皇上為“皇兄”呢? 兩個人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了,做法雖然不一樣,可是目的都是相同,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他們愛的也愛他們的人。 “其實,我還是喜歡你外放?!边线项^靠在蕭沐仁的肩膀上,聲音低低的說。 蕭沐仁被她的話說的一愣,他一直以為呦呦喜歡京城,喜歡同家人在一起,沒先到她心底竟是這樣的想法。他突然明白,她想要他外放,更多的是為他著想。對于他的身份來說,京城,不是一個安全之地。 “先等一等,等兩年,等到你肚子里這個生下來,大一點,我再同皇上說?!笔掋迦室皇汁h著呦呦的腰,一手握著她的手,安撫她道。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四章 蕭沐仁和呦呦帶著太皇太后給的箱子回了花家, 呦呦沒有跟譚麗娘隱瞞, 直接給她看了箱子和箱子里物品,然后向譚麗娘詢問, “娘,要不要拿出一半來給jiejie?”她估計太皇太后不會想到已經嫁給皇商的陶陶。 沒想到譚麗娘斷然拒絕了,“不用。太皇太后當初也給了我東西, 說是給我和你們幾個孩子的, 我分了三分之一給你jiejie,本來想再分三分之一給你,既然太皇太后給你留了, 那我就不給你了?!?/br> 呦呦對著譚麗娘看了看,無法分辨出她話語里的真假,想了想覺得還是要拿出幾幅字畫給陶陶才行,譚麗娘反對, 但是又說讓呦呦自己跟蕭沐仁商量。 呦呦想想也是,也就作罷了。 呦呦帶著兒子在娘家住了半個月,蕭沐仁也想天天住這里, 不過他才從嘉峪關回來,要先去吏部報道, 然后又要跟往來的官員和曾經的朋友飲宴來往,半個月里幾乎每天都要帶一身酒氣來到花家。 譚麗娘心疼蕭沐仁, 天天讓人醒酒湯人參茶地伺候著,蕭沐仁嘴甜,感謝的話一串一串的, 說的譚麗娘心花怒放。倒是呦呦,抱著兒子在一旁看著,冷哼了一聲。不過心底也是心疼他,然后又一次地想起外放的好,他在嘉峪關的時候,除了要賣倪將軍的面子,誰都要看他臉色的。 蕭沐仁到吏部交了印信留了名,和別的進京的官員四處活動不一樣,他喝了半個月的酒之后,再誰叫都不出門,說喝酒喝得頭疼,要養一養。 然而實際上卻是人窩在家里陪兒子玩,陪夫人養胎。呦呦在娘家住著的半個月,經過丁香以及丁香叔父丁太醫的診脈,已經可以確定,她現在有三個半月的身孕了。 不過,因為最危險的頭三個月已經在路上過去了,所以呦呦并不需要臥床休息,反而每天坐在廊下看著蕭沐仁同和和父子倆一起玩。 此時已經進入八月,不過京城的天氣還很好,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的。他們一家已經搬回了蕭府,蕭府本身就比花家大,更別說是嘉峪關的家,而且又是皇上暗示按郡王的規格修整的,處處都十分講究精致。 這樣大的一個宅子,最高興地就是小和和,他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又是男孩子,機會沒有一刻閑下來的時候,每天的活動就是在家里玩探險,前院、內院、客院、花園、武場,沒有一處不去的,蕭沐仁也不攔著他,只跟在身后保護。 沒過幾天,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蕭沐仁和安寧侯府已經很久不來往,中秋節頭一天,福賢王按照皇上的想法和吩咐,將安寧侯和蕭沐仁叫到一起來,又請了誠國公和魏國公還有大長公主駙馬以及順天府知府做中間人和見證人,將蕭沐仁從安寧侯府里分家出來,另立宗祠族譜。 安寧侯以為是蕭沐仁的主意,而蕭沐仁又以為這是安寧侯的主意,兩個人見面都沒有好顏色,一個說蕭沐仁背根棄源數典忘祖,蕭沐仁則是冷哼一聲心想你也是為老不尊為老不仁。 福賢王見安寧侯一點都不給自己面子,十分生氣,本來還想著看在老安國公的面子上回頭跟皇兄說說,讓他對安寧侯不要下手太狠?,F在看來,沒有必要了,他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可以公開了。這也是為什么皇上讓蕭沐仁盡快同安寧侯府分家的原因。 財產交割完畢,在官府留下文書備案,將安國公長子和長媳的牌位挪到蕭沐仁家的新祠堂,商議下移墳的日子,從此以后,蕭沐仁與安寧侯府再無瓜葛。 分家后的第二天就是中秋節,一大早上蕭沐仁就帶著呦呦和兒子去了花府。他現在還沒有被安排官職,時間自由的很。 在花家吃了一個午飯,又吃了一個晚飯,入夜時蕭沐仁才帶著呦呦和兒子回去。呦呦本來想在娘家住一晚上的,小和和卻鬧著回去,說他昨天在后院種下了蘋果籽,今天要回去看有沒有發芽。 呦呦翻個白眼,且不說蘋果籽能不能發芽,就算是能發芽也不會一點就長出來,不過花易巖卻同意他們回去,說孩子有好奇心有耐心是好事,讓他們回家去,有空再來。 譚麗娘本來想給外孫親香親香,結果被花易巖一番話給落空了,有些不高興,瞪了他一眼,親自抱著和和送到馬車上。 呦呦早就想到譚麗娘會對和和好,但是一開始以為她又有孫子孫女又有外孫外孫女的,不至于對和和十分溺愛,可是現在看來,她也無法脫離一般祖輩對孫輩的態度。 回到家,小和和的蘋果籽當然沒有長出來,他失望了一晚上后就拋在了腦后,繼續玩探險游戲。不過探險也總是有盡頭的一天,等和和過了四歲生日,呦呦琢磨著不能讓他這么瘋玩下去了,先不提別人家的孩子三歲就已經啟蒙了,就是在現代,四歲的年紀也可以上幼兒園了。 于是呦呦開始給和和設定每日的活動日程,可惜呦呦忘記了,四歲上幼兒園的都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能干嘛呢,還是玩的時候多啊。 這個時代,沒什么物理化學這類的學科,除了武藝,就是學文,學文自然是四書五經,呦呦想了想給加了一科算數。 蕭沐仁看到呦呦這份計劃表的時候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覺得太早了,而且呦呦一下子要和和學這么多東西,他肯定受不了拘束。 “你也不要急,慢慢來?!笔掋迦拾矒徇线?,“才四歲就讓他坐到學堂書桌前背書,萬一養個小書呆子出來怎么辦?咱們兒子那么聰明,就是比別人晚學一兩年都能追的上?!?/br> 呦呦對蕭沐仁的話翻了個白眼,不過也承認他說的是對的,學科太多了,四歲的孩子肯定受不住拘束,只能循序漸進一步步來了。 “你也別看別人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