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白勇搶了話頭:“他前些年就在行假癡不癲之計,那油鹽不進的雷州守將早年跟他交好,除了他以外再沒有什么熟識的人了,誰能煽動他起兵!”羅文謙冷冷地道:“景王以前不也老往那邊跑嗎?這些年才安份些,”說罷又看了君閑一眼,“在你這小子跟景王好上之前,他可是仗著陛下的寵愛常往那些地方跑,雖然不多,但個個都是值得深究的。比裝瘋扮傻,誰比得過景王跟武侯世子?年初為何會有人在武侯府看到暗中控制風州的韓淵?世子你去年大半年到哪里去了?可有看到被稱為修羅地獄的風鳴谷?”此言一出,連趙礪都有些驚訝。君閑心底大驚,面上卻沉靜如故:“羅大人請慎言,君閑早已不是武侯世子。何況去年所行之事,君閑完全是奉太子之命,跟景王沒有絲毫關系?!?/br>羅文謙步步緊逼:“你有何證據說你早已在那時就效忠于太子?”此時一個渾重的聲音傳來,“本官可以作證?!?/br>眾人聞聲皆有些詫異,因為這聲音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朝中最為忠直敢言的蔡老御史。蔡老御史由趙礪的親兵引路走進來,身邊跟著早已升為郎中令的蔡子言。他先是跟趙礪打了招呼,才道:“去年拙荊病重,想吃新獵的鹿rou,我這不肖子就違反禁例到城外獵場捕獵,不巧張統領正巧跟景王亦從不遠處的武生營走到獵場。張統領幫他瞞下了這件事,又請景王為拙荊帶來御醫。子言便應了他一件事?!辈汤嫌冯[去蔡子言娶孿生姐妹的事不提,接著道:“子言所做的這件事就在去年年初,景王殿下遇襲前,長天居內,有許武,段子良等人為證?!?/br>蔡老御史還想重頭細說,不止羅文謙,白勇這些直腸子一聽到蔡老御史這架勢就犯暈,連忙阻止道:“那件事到底是什么?”蔡老御史沉聲說:“助張統領掩人耳目暗會太子!”蔡子言嘴唇微動,那件事后沒幾天就被蔡老御史逼問出來了。他下意識地望向君閑,只見他神色寧定,并不在意。羅文謙不甘心地問:“難道蔡公子也見到了太子?”蔡子言正要答,趙礪揮手打斷,因為現在已經不容他們細說了,“太子是從我引去見張統領的,羅督軍不必再懷疑?!彼捴械牟荒蜔┖苊黠@,顯然早就對羅文謙不滿了。若不是君閑非要等蔡老御史來了以后才說,他早就把羅文謙往死里反駁。羅文謙顯然沒想到君閑居然與趙礪有舊,頓時語塞。說起來,君閑與趙礪認識還是因為當初景桓將樓船拆得面目全非。誰能想到當初那個怒斥兩個敗家子不學無術的將軍居然有個怪癖,就是喜歡把無關緊要的事寫成長信讓密探拿去練手,有個可憐的密探在任務時失誤了,被迫一個月跑了三趟風州,送了三封跟韓淵詳細描述三道菜色的‘密信’。要知道來回往返最快都是十天,這密探一個月都是在馬上度過的。君閑的院落還算守衛森嚴,很快就被趙礪拿來試手,他正是這樣搭上趙礪的,一來二去,也知道這人腦袋里純正的武人心思。君閑收回思緒,微笑著說:“現在輪到羅督軍來說說,你是怎么知道韓淵來到帝京的,難道帝京里羅督軍手下有人見過韓淵?還是巡防營中有人見到他稟告給羅督軍聽?韓淵露面的那次,不正是在武生營里跟趙將軍相見嗎?羅督軍怎么不說趙將軍與韓淵勾結?或者羅督軍知道趙將軍這樣做是經過太子授意,誣陷趙將軍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才將矛頭指向武侯府?還是說只是奉十七王爺之命將武侯置諸死地?”一口氣問完,君閑已斂笑,趙礪則立刻命人將羅文謙拿下,羈押到別處。連蔡老御史都沒有反對,在場本就與督軍不和的諸將自然沒有意見,對羅文謙的辯駁聲充耳不聞。待帳中安靜下來,蔡老御史臉色凝重:“十七王爺當真要反了嗎?”御史所做的事其實跟唐清的差不多,都是注意朝中及各州官員的異動,所以一經分析,立即明白誰說的是假話。事先他遠沒有料到十七王爺居然會鋌而走險,自然沒往壞的方向聯想。趙礪不想直言打擊這位老臣,抹抹臉上的胡渣子,開始調配巡防營諸將。君閑一語不發地聽趙礪說完,凝視著百里外的火光,心中百味雜陳,那年的宮宴里,十七在他耳邊說他是那個因。十七的心思跟景王一樣,只不過更癡狂,更不顧一切,也更憎恨……白勇卻有些疑惑,“常山呢?江口我有把握守著,而常山雖然尋常百姓不敢定居,接受過訓練的人要翻越卻也不難?!?/br>見趙礪面帶憂色地望過來,君閑沉沉應道:“常山,交給幼軍?!?/br>在場的人都是軍中老人,也都見識過當朝的幼軍是什么模樣,當然感覺到這話到底有多沉重。只不過已經不能分兵了,皇城跟城西都是重中之重,即使是靠完全消耗幼軍守住常山,也好過這其中一個失守。他們第一次正眼看這個年幼的幼軍統領,離他最近的白勇更是用力一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活著回來我給你敬杯酒!”君閑黑眸邃亮,笑著說:“一杯恐怕不夠!”眾人已經知道自己的職責,心中反而輕松了許多,聽到這年輕人都這么爽快,朗聲齊道:“當然要喝個不醉不歸!”目光相觸,俱是一笑。眼前一派歡欣,蔡家父子思及朝中毫不知情的官員,這么多年來最為清晰地感覺到朝局如死水,再沒有當年的朝氣。蔡老御史步出帳外,閉起眼,神色微慟:“臨朝,安逸太久了啊?!?/br>第22章夜雨(中)帝京中的異常,早已被常山猛獸夜襲弄得警惕非常的幼軍將士很快察覺出來,不約而同地趕往常山。而君閑并不是一個人回到常山的,他身邊還有趙礪手下的一名將領,叫徐江。徐江三十出頭,曾跟趙礪攜手擊退遼軍,是臨朝有名的儒將。后來因為受傷就退回了帝京,擔任清閑的職位。沿路交談,君閑簡要地向徐江說了幾個方案,在計劃反復被糾正之后,很快就已經接近幼軍新營。從前徐江也不是沒有到過幼軍,當知道臨帝同意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擔任幼軍統領時,他們巡防營諸將還認為臨帝終于下決心廢掉幼軍。當然,這點在景王出任督軍時又變得不確定起來。景王的立威之舉傳到他們耳里,連趙礪都贊不絕口(徐江當然不知道趙礪為什么那么痛快)。只不過他將幼軍所有編制重排的舉措在他們這里則如同兒戲。即使要安撫平民,也不能一下子廢除世家子弟的所有特權。果然如他們所料,幼軍很快亂成一團。在白勇摩拳擦掌想要接手幼軍兩萬兵力時,那個一直閑散度日